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土建質量員
  • 沈璐
  • 1437字
  • 2020-09-17 18:40:03

1.2.3 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審核有關技術文件、報告和直接進行現場質量檢驗或必要的試驗等。

1.審核有關技術文件、報告或報表

對技術文件、報告、報表的審核,是項目管理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體內容有:

1)審核有關技術資質證明文件;

2)審核開工報告,并經現場核實;

3)審核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

4)審核有關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報告;

5)審核反映工序質量動態的統計資料或控制圖表;

6)審核設計變更、修改圖紙和技術核定書;

7)審核有關質量問題的處理報告;

8)審核有關應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的技術鑒定書;

9)審核有關工序交接檢查,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10)審核并簽署現場有關技術簽證、文件等。

2.現場質量檢驗

(1)現場質量檢驗的內容。

1)開工前檢查。目的是檢查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

2)工序交接檢查。對于重要的工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實行“三檢制”,即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進行工序交接檢查。

3)隱蔽工程檢查。凡是隱蔽工程均應檢查認證后方能掩蓋。

4)停工后復工前的檢查。因處理質量問題或某種原因停工后需復工時,亦應經檢查認可后方能復工。

5)分項、分部工程完工后,應經檢查認可,簽署驗收記錄后,才允許進行下一工程項目施工。

6)成品保護檢查。檢查成品有無保護措施,或保護措施是否可靠。

此外,還應經常深入現場,對施工操作質量進行巡視檢查。必要時,還應進行跟班或追蹤檢查。

(2)現場質量檢查的方法。現場進行質量檢查的方法有目測法、實測法和試驗法三種。

1)目測法。可歸納為看、摸、敲、照四個字。

2)實測法。就是通過實測數據與施工規范及質量標準所規定的允許偏差對照,來判別質量是否合格。實測檢查法的手段,也可歸納為靠、吊、量、套四個字。

3)試驗法。指必須通過試驗手段,才能對質量進行判斷的檢查方法。

3.質量控制統計方法

(1)排列圖法。又稱主次因素分析圖法,是用來尋找影響工程質量主要因素的一種方法。

(2)因果分析圖法。又稱樹枝圖或魚刺圖,是用來尋找某種質量問題的所有可能原因的有效方法。

(3)直方圖法。又稱頻數(或頻率)分布直方圖,是把從生產工序收集來的產品質量數據,按數量整理分成若干級,畫出以組距為底邊,以根數為高度的一系列矩形圖。通過直方圖可以從大量統計數據中找出質量分布規律,分析判斷工序質量狀態,進一步推算工序總體的合格率,并能鑒定工序能力。

(4)控制圖法。又稱管理圖,是用樣本數據為分析判斷工序(總體)是否處于穩定狀態的有效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為此,應隨機地連續收集數據,繪制控制圖,觀察數據點子分布情況并評定工序狀態;二是控制工序質量,為此,要定時抽樣取得數據,將其描在圖上,隨時進行觀察,以發現并及時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失調現象,預防不合格產生。

(5)散布圖法。是用來分析兩個質量特性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即根據影響質量特性因素的各對數據,用點子表示在直角坐標圖上,以觀察判斷兩個質量特性之間的關系。

(6)分層法。又稱分類法,是將收集的不同數據,按其性質、來源、影響因素等加在分類和分層進行研究的方法。它可以使雜亂的數據和錯綜復雜的因素系統化、條理化,從而找出主要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7)統計分析表法。是用來統計整理數據和分析質量問題的各種表格,一般根據調查項目,可設計出不同格式的統計分析表,對影響質量原因作粗略分析和判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荣成市| 留坝县| 龙陵县| 泽普县| 扶沟县| 阿坝县| 察隅县| 桑日县| 台南市| 隆尧县| 博湖县| 永仁县| 临高县| 芒康县| 沂南县| 大城县| 迁西县| 新龙县| 正蓝旗| 绿春县| 万安县| 高台县| 长葛市| 邯郸市| 闽侯县| 荃湾区| 沛县| 青海省| 张家港市| 仙桃市| 福海县| 凤台县| 巧家县| 涿州市| 金坛市| 富锦市| 抚州市| 柳河县| 莒南县|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