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筏式基礎
筏式基礎由鋼筋混凝土底板、梁等組成,適用于地基承載力較低而上部結構荷載較大的情況。其外形和構造類似于倒置的鋼筋混凝土樓蓋,一般可分為梁板式和平板式兩類(見圖2-11)。前者用于荷載較大的情況,后者一般用于荷載不大,但柱網較均勻且間距較小的情況。筏式基礎不僅能減小地基土的單位面積壓力,提高地基承載力,而且還能增強基礎的整體剛度,有效調整各柱的不均勻沉降,在多層和高層建筑中被廣泛采用。

圖2-11 筏式基礎
1—底板;2—梁;3—柱;4—支架
1.構造要求
1)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當有防水要求時,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不應小于0.6MPa。必要時宜設架空排水層。鋼筋無特殊要求,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0mm。
2)基礎平面布置應盡量對稱,以減小基礎荷載的偏心距。底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和板厚按計算確定,梁頂高出底板頂面不小于300mm,梁寬不小于250mm。
3)底板下一般宜設厚度為100mm的C10混凝土墊層,每邊伸出基礎底板不小于100mm。
4)筏式基礎配筋應由計算確定,按雙向配筋。
2.施工要求
1)施工前,如地下水位較高,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不小于500mm處,以保證在無水情況下進行基坑開挖和基礎施工。
2)筏式基礎澆筑前,應清掃基坑、支設模板、鋪設鋼筋。
3)混凝土應順次梁方向澆筑,對于平板式筏式基礎則應平行于基礎短邊方向澆筑。
4)施工時,可先在墊層上綁扎底板、梁的鋼筋和柱子錨固插筋,然后澆筑底板混凝土,待其達到25%設計強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板,繼續澆筑梁混凝土;也可將底板和梁模板一次同時支好,混凝土一次連續澆筑完成,梁側模板采用支架支承并固定牢固。
5)混凝土澆筑應一次完成,一般不留施工縫,必須留設時,應按施工縫留設要求進行留置和處理,并應設置止水帶。
6)基礎澆筑完畢,表面應覆蓋和灑水養護不少于7d,并防止地基被水浸泡。
7)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時,應進行基坑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