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排水用附件及安裝
室內排水用附件,主要有存水彎、檢查口、清掃口、檢查井、地漏、通氣管等。
1.存水彎
存水彎是設置在衛生潔具排水管上和生產污廢水受水器的泄水口下方的排水附件(坐便器除外),其構造如圖3-36所示。在彎曲段內存有60~70mm深的水,稱作水封。其作用是利用一定高度的靜水壓力來抵抗排水管內氣壓變化,隔絕和防止排水管道內所產生的難聞有害氣體和可燃氣體及小蟲等通過衛生器具進入室內而污染環境。存水彎有帶清通絲堵和不帶清通絲堵的兩種,按外形不同,還可分為P型和S型兩種。水封高度與管內氣壓變化、水蒸發率、水量損失、水中雜質的含量及比重有關,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若水封高度太大,污水中固體雜質容易沉積在存水彎底部,堵塞管道;水封高度太小,管內氣體容易克服水封的靜水壓力進入室內,污染環境。

圖3-36 帶清通絲堵的P型存水彎水封
2.檢查口
檢查口是一個帶蓋板的開口短管(圖3-37),拆開蓋板即可進行疏通工作。檢查口設在排水立管上及較長的水平管段上,可雙向清通。其設置規定為立管上除建筑最高層及最底層必須設置外,可每隔兩層設置1個,平頂建筑可用伸頂通氣管頂口代替最高層檢查口。當立管上有乙字管時,在乙字管的上部應設檢查口。若為二層建筑,可在底層設置。檢查口的設置高度一般距地面1m,并應高出該層衛生潔具上邊緣0.15m,與墻面成45°夾角。
3.清掃口
當懸吊在樓板下面的污水橫管上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的衛生潔具時,應在橫管的起端設清掃口(圖3-38),清掃口頂面宜與地面相平,也可采用帶螺栓蓋板的彎頭、帶堵頭的三通配件作清掃口。清掃口僅單向清通。為了便于拆裝和清通操作,橫管始端的清掃口與管道相垂直的墻面距離,不得小于0.15m。當采用管堵代替清掃口時,與墻面的凈距不得小于0.4m。在水流轉角小于135°的污水橫管上,應設清掃口或檢查口。直線管段較長的污水橫管,在一定長度內也應設置清掃口或檢查口。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時,若管徑小于100mm,其口徑尺寸與管道同徑;管徑等于或大于100mm時,其口徑尺寸應為100mm。

圖3-37 檢查口

圖3-38 清掃口
4.檢查井
為了便于啟用埋地橫管上的檢查口,在檢查口處應設置檢查井,其直徑不得小于0.7m,如圖3-39所示。對于不散發有害氣體或大量蒸汽的工業廢水的排水管道,在管道轉彎、變徑處、坡度改變處和連接支管處,可在建筑物內設檢查井。在直線管段上,排除生產廢水時,檢查井的距離不宜小于30m;排除生產污水時,檢查井的距離不宜大于20m。對于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在室內不宜設檢查井。

圖3-39 室內檢查井
5.地漏
地漏主要設置在廁所、浴室、盥洗室、衛生間及其他需要從地面排水的房間內,用以排除地面積水,見圖3-40。地漏一般用鑄鐵或塑料制成,在排水口處蓋有箅子,用來阻止雜物進入排水管道,有帶水封和不帶水封兩種,布置在不透水地面的最低處,箅子頂面應比地面低5~10mm,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其周圍地面應有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地漏。
6.通氣管
通氣管是指最高層衛生器具以上至伸出屋頂的一段立管。
通氣管作用是使室內外排水管道中的各種有害氣體排到大氣中,保證污水流動通暢,防止衛生器具的水封受到破壞。要求生活污水管道和散發有害氣體的生產污水管道,均應設通氣管。
通氣管必須伸出屋面,其高度不得小于0.3m,且應大于最大積雪厚度。在通氣管出口4m以內有門窗時,通氣管應高出窗頂0.6m或引向無門窗的一側;在經常有人停留的屋面上,通氣管應高出屋面2m。通氣管不得與建筑物的通風道、煙道連接,不可設在建筑物的屋檐檐口、陽臺或雨篷下。如果立管接納衛生器具的數量不多時,可將幾根通氣管接入一根通氣管并引出屋頂,以減少立管穿過屋面的數量。通氣管出屋面的做法如圖3-41所示。

圖3-40 地漏的構造

圖3-41 通氣管穿過屋面作法
在冬季室外采暖溫度高于-15℃的地區,可設鋼絲球;低于-15℃的地區應設通氣帽,避免結冰時堵塞通氣管口。
對于低層建筑的生活污水系統,在衛生器具不多,橫支管不長的情況下,可將排水立管向上延伸出屋面的部分作為通氣管,見圖3-42。
對于衛生器具在4個以上,且距立管大于12m或同一橫支管連接6個及6個以上大便器時,應設輔助通氣管,見圖3-43。輔助通氣管是為平衡排水管內的空氣壓力而由排水橫管上接出的管段。

圖3-42 通氣立管

圖3-43 輔助通氣管
輔助通氣管的管徑規定如下:
1)輔助通氣管管徑應根據污水支管管徑確定,當污水支管管徑為50mm、75mm和100mm時,可分別采用25mm、32mm和40mm的輔助通氣管。
2)輔助通氣立管管徑應按表3-32規定采用。
3)用通氣立管管徑應比最底層污水立管管徑小一號。
表3-32 輔助通氣立管管徑(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