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沫滅火技術
- 秘義行 智會強 王璐
- 1159字
- 2020-09-17 18:30:30
第一章 緒 論
泡沫滅火系統(除引用標準與文獻外,以下簡稱泡沫系統)主要由消防水泵、泡沫滅火劑及其儲存裝置、泡沫比例混合器(裝置)、泡沫產生裝置及管道等組成。它是通過泡沫比例混合器(裝置)將泡沫滅火劑與水按比例混合成泡沫混合液,再經泡沫產生裝置制成泡沫并施放到著火對象上實施滅火的系統。泡沫體積與其混合液體積之比稱為泡沫的倍數,按照系統產生泡沫的倍數不同,泡沫系統分為低倍數泡沫系統、中倍數泡沫系統、高倍數泡沫系統。
低倍數泡沫系統的應用可追溯到20世紀初,1925年英國人厄克特發明了干法化學泡沫后,出現了化學泡沫滅火裝置并得到了應用,1937年德國人薩莫研制出了蛋白泡沫滅火劑后,開發了空氣泡沫系統并逐步推廣應用。隨著泡沫滅火劑和泡沫滅火設備及工藝不斷發展完善,低倍數泡沫系統作為成熟的滅火技術,被廣泛用于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使用甲、乙、丙類液體的場所,并早已成為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及石油化工裝置區等場所的消防主力軍。1992年1月原建設部發布了國家標準《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92,規范了低倍數泡沫系統的設計應用。
高倍數、中倍數泡沫系統是繼低倍數泡沫系統之后發展起來的泡沫滅火技術。20世紀50年代,英國Buxton礦山安全研究所首先將高倍數泡沫應用于礦井火災,他們將約1000倍的泡沫壓送到較長坑道內進行滅火,取得了一定效果。20世紀60年代瑞典等國在船舶機艙、泵艙進行了高倍數泡沫滅火模擬試驗,之后在美、英、西德、日本、丹麥、瑞典、荷蘭等國家得到了推廣應用。20世紀60年代,我國煤炭業的有關單位進行過多次用高倍數泡沫滅礦井巷道火災試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并開始使用。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開發了高倍數泡沫滅火劑和系統設備,1993年12月原建設部發布了國家標準《高倍數、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6—93,高倍數泡沫系統在我國得到了一定的推廣。不過高倍數、中倍數泡沫系統在其使用場所中并不是唯一選擇,甚至不是最佳選擇,致使其應用較少。
2006年,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批復,在2000年版《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與2002年版《高倍數、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6基礎上將這兩部國家標準進行了合并修訂,并于2010年發布了國家標準《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2010。
為了規范泡沫系統安裝、驗收、維護管理,1998年9月原建設部發布了《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81—98。2006年6月又發布了全面修訂后的《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81—2006。
目前,國家標準《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2010和《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81—2006正在進行整合修訂,修訂后規范更名為《泡沫滅火系統技術標準》。
自20世紀90年代起,泡沫滅火技術隨石油石化工程建設的突飛猛進得到了廣泛使用,并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泡沫系統產品標準和工程建設標準相繼發布實施,形成了完整的標準體系,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