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換機與路由器配置
- 邱洋 王華
- 748字
- 2020-09-18 18:11:46
2.5 課后實驗
實驗1 構建簡單網絡
實驗目的:
● 掌握交換機用戶界面配置方法。
● 掌握主機名、IP地址的配置方法。
● 掌握測試兩臺直連交換機連通性的方法。
● 掌握Wireshark的捕獲數據包的基本方法。
實驗拓撲:
本實驗的網絡拓撲如圖2-21所示。

圖2-21 實驗1網絡拓撲
實驗內容:
1)根據圖2-21所示的網絡拓撲在eNSP軟件中搭建網絡。S1交換機型號為S3700,S2交換機型號為S5700。
2)計算機IP地址參數配置。
3)根據圖2-21,配置兩臺交換機的主機名和VLAN1的邏輯接口IP地址。
4)分別在兩臺交換機上配置用戶test只能通過Console端口登錄交換機,且認證密碼為test123,權限級別為3。
5)在交換機S1上對交換機S2的IP地址發ping命令測試連通性。同時在S1和S2之間的鏈路上捕獲ping命令觸發的消息。
6)在任意一臺計算機上分別對另一臺計算機和兩臺交換機的地址發ping命令測試連通性。
7)保存配置文件。
實驗2 交換機的連接和基本配置
實驗目的:
● 掌握交換機的連接方式。
● 掌握登錄交換機的方法。
● 掌握交換機的配置視圖和命令使用特點。
● 初步認識配置交換機的基本命令。
● 掌握端口配置的基本命令。
實驗拓撲:
本實驗的網絡拓撲如圖2-22所示。

圖2-22 實驗2網絡拓撲
說明:由于進行Telnet測試,因此使用S3700作為測試設備來模擬PC2。
實驗內容:
1)根據網絡結構圖在eNSP軟件中搭建網絡。
① 利用Console端口配置線纜,將測試用PC1和S1進行連接。
② 利用雙絞線將PC1、PC2與S1進行連接。
2)計算機IP地址參數配置。
3)利用Console端口登錄交換機。
4)練習進出不同視圖的命令,了解不同命令視圖的基本作用和提示符形式。
5)配置控制臺端口登錄交換機的密碼,密碼為huawei。
6)配置Telnet登錄交換機的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為test,密碼為123。
7)繼續對交換機進行適當的配置,然后通過PC2以Telnet的方式登錄交換機。
8)設置所有連接計算機的端口描述為“Computer”,端口的通信速率為100Mbit/s。
9)查看配置文件信息。
10)保存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