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云原生的未來
2019年5月,著名分析機構Gartner發布了一份有關云原生基礎設施的報告。該報告指出容器和Kubernetes是構建云原生基礎設施的關鍵,有助于提升軟件效能和開發生產率。該報告預計2020年所有領先的容器管理軟件均內置服務融合技術,到2022年,全球化企業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的應用比例將從當前不足30%發展到75%,應用軟件采用容器化技術適應多云環境的比例從現在的少于20%發展到50%。
云原生應用不適合在傳統的基礎設施中運行,因為它需要更高程度的服務發現、可編程性、自動化、可觀測性、強大的網絡通信及安全性等。從Kubernetes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年,容器化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著云原生基礎設施發展并產生重大變革。這些變革主要出現了三種新興趨勢:新用例、超越核心構建的技術演進、生態系統成熟,具體有:
(1)混合云環境中使用云原生基礎設施架構。
(2)在邊緣計算中引入云原生技術,簡化管理。
(3)服務網格繼續發展,并以Istio領先。
(4)發展基于Kubernetes的融合函數即服務的技術fPaaS(又稱FaaS)。
(5)基于成本考慮,云原生技術更多部署在裸機或者針對容器化定制的微虛擬機上。
(6)越來越多的第三方軟件提供商采用容器化技術輕量級部署。
(7)對有狀態應用的支持越來越豐滿。
(8)跨Kubernetes的成熟項目將會越來越多。
推薦閱讀
- 零起步輕松學單片機技術(第2版)
- 數據產品經理:解決方案與案例分析
- WordPress Theme Development Beginner's Guide(Third Edition)
- Embedded Programming with Modern C++ Cookbook
- 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
- JSP從入門到精通
- 傳感器與新聞
- Linux嵌入式系統開發
- Extending Ansible
- ESP8266 Robotics Projects
- 重估:人工智能與賦能社會
- 工業機器人入門實用教程
- 機器人制作入門(第4版)
- PostgreSQL High Performance Cookbook
- Hands-On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 J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