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復利,奇跡的力量!

股市,是人生的杠桿!花更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更多的回報。很多事情,拉長時間看,就很美好。

比如,有人從小孩出生的第一年開始,就每年把小孩的壓歲錢,“存”進股市投資,每年“投資額”是5000元,假設年回報率是10%,這樣,大學畢業后,孩子就會有一筆近40萬元的生存啟動基金了。

再比如,有人在自己40歲的時候,已經有一筆100萬元的閑錢(如果更年輕、錢更多,就更好),未來20年,如果有能力做到年復利回報率為15%,那么到了60歲。即便這20年一分錢都不再投入,退休的時候,也將得到1600萬元的“零花錢”。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一、復利法則

復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特殊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雞生蛋、蛋又生雞。以前社會里,有很多名詞,說的都是復利,比如“利滾利”“利疊利”“驢打滾”。

復利有個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數。這個“期數”時間因子是整個公式的關鍵因素,一年一年(或一月一月)地相乘下來,數值當然會越來越大,到了后期,就會呈現指數級增長。巴菲特在其2006年致股東的信中,舉了一個例子:從1900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道瓊斯指數從65.73點漲到了11497.12點,足足增長了170多倍,是不是非常可觀?那它的年復合增長率是多少?答案并不是讓人信服的,僅僅是5.3%。這個增長率意味著,你有10萬元錢,每年才增加5300元錢。你覺得它很少,但時間長了,就極為可觀,但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關于復利,有更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傳說中古代有個國王和大臣下棋,輸了,國王慷慨地說要滿足大臣一個愿望。而這個大臣和國王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要求在第一個棋格中放上一粒麥子,第二格放上兩粒,第三格放上四粒,即按復利增長的方式放滿整個棋格。不懂復利增長的國王一開始過意不去,想多給。但到了一半的時候已經大汗淋漓,知道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按照復利的規則,整個國家的糧食都無法滿足他。

復利的力量,正是資本積累的動力,是奇跡一般的力量。

為了更容易理解復利公式,我習慣把它簡化為:

投資的收益=本金×復利復利的時間

這個公式,有人看到本金的重要性,所以他投資股市和買房子一樣,有首付、有月供,不斷增加本金的基石。有人看到復利的重要性,知道每提升兩個點、三個點,都會決定未來。所以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去提高。國債的利率只要比銀行理財高0.5%~1%,就會被哄搶!有人看到時間的重要性,下決心活久一些,或者更早開始投資。公式在那里,每個人可以由此制定自己的大策略。但要小心一些的是,復利不宜設定太高,8%~15%為宜。不是再高做不到,而是在乘法運算中,虧損50%,是需要翻倍才能彌補的。降低預期,對于長期投資來說,一是不會涉險去跨越高的欄桿;二是會心平氣和,看慣漲跌,不會因夢想而窒息。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還很容易推算出一些并不顯而易見的結論,比如,有些人動不動說想年復利率達到30%或50%,這些都是妄念。我們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復利計算,算完我們就大體知道,什么樣的預期會是更好的預期。

100萬元的資金,如何達到1個億?平均30%的超級復利率,只要18年;平均20%的巴菲特式的復利率,要26年;平均10%的中級復利率,要49年。

再換一種更直觀的算法,假如初始投資資金是10萬元,投資20年。如果復利率為5%,20年后,復利的收益是26.5萬元;如果復利率為10%,是67.3萬元;15%呢,是163.7萬元。

巴菲特非常厲害,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賺取復利收益的能力太強了,每年能達到20%;再一個原因是,他投資的時間太長了,從十幾歲開始投資,現在他已經投資了70多年,所以巴菲特有千億美元,最厲害的還是他的長壽啊。有很多基金經理,投資水平也很高,投資時間并沒有那么長。

所以,大多人制定復利策略要明白一點,堅持二三十年,是成功的時間基礎;另外一方面,如果你非常厲害,能做到10%~20%的復利率,那么財務自由不在話下。但這終究是少數,畢竟能從100萬元變成1個億的,即便過幾十年,終究也是極少數。

復利中,有個“72法則”,就是以1%的復利率來計息,經過72年以后,你的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兩倍。假如像巴菲特一樣的投資高手,他的投資回報率是年化20%,那么他的資金就將在3年半后翻倍。72÷20=3.6年;假如一個人買入指數基金,股市的年投資回報率是8%呢?那么他的資金將在9年后翻倍,72÷8=9;而假如一個人買銀行理財產品,年回報率是4%呢,那么他的資金翻倍時間將是漫長的18年。

復利的投資中,特別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虧損,盡量減少回撤。卡拉曼在《安全邊際》中提到:一個在過去十年,保持年收益率為16%的投資者,和一個前九年每年都賺20%,最后一年損失掉15%的投資者相比,前者可能最后賺的錢要更多。

還有一個算法,一個人如果永遠滿倉操作,他賺錢的時候,賺60%,虧錢的時候,虧40%,那么假設他第一次滿倉買,賺60%;第二次滿倉買,虧40%;第三次,賺60%;第四次,虧40%,這樣循環下去,最終,他的資金會慢慢被市場吞噬一空。

所以,當有人說自己賺錢很快的時候,我們要考察他是怎樣做到很快的。有些投資方式,賺錢很快,但波動很大。長期未必更厲害。還有一些,賭博的味道太重,可能還沒賺,就會出現大幅虧損,不談也罷。有些基金經理拿別人的錢賭,贏了登頂風光,輸了也就是過一兩年從頭再來,這更要小心。

當然,有些時候賺錢快是運氣。但運氣,長期是一個平均值。運氣不來,也沒辦法。2011年我買入中國平安,在2014—2015年翻了一倍。我算對了,但市場反射弧就這么慢。五年平均復利回報率超過15%,其實也很好。但持股四年,估計大多人已經懷疑很多遍人生了。

二、買房的啟示

曾幾何時,中國大地,只要有人聚在一起的地方,都在談房子。買房子暴富神話的邏輯,一是借助時代的大趨勢,二是借助高杠桿。時代的大趨勢,過了也就過了。高杠桿畢竟是把雙刃劍,特殊時期、特殊品種難以被復制。但房價還是有些給人啟示的地方。第一它利用了復利,一套房子持有十年下來,產生的復利收益巨大;第二它強制了儲蓄,讓人們每個月不斷支付月供。

我做了一個假設。2005年開始,投入5萬元,每個月投入為2000元,復利率為15%,到2017年是多少,答案是110萬元左右。要完成上面這個假設,難點不是初始資金的5萬元,也不是每個月投入的2000元,很多人的財力,都能做到這點,難在什么地方呢?難在每年15%的復利率。

如果上面的5萬元初始資金變成50萬元,每個月月供為2萬元,12年后就是1100萬元,所以有15%的投資項目(股票),且確定性高,完全不需要什么立刻價值回歸。只要長期回報足夠豐厚,只要有確定性,很多人都有足夠的耐心去守候!

我們都知道,錢少的人更喜歡買彩票。我們也知道買彩票實際上是一個明顯的負和游戲,無論最后誰中了500萬,所有人的錢的總和一定是變少了。

有些人說,大資金才追求穩定收益,但實際上,小資金的投資回報率有些時候達到15%更容易,一方面,當一個人資金量大些的時候,他一般會做個配置,配置那些絕對安全的產品。這樣,即便他股票的投資回報能率達到15%,總的收益也會被大幅拉低。

保險公司為什么投資收益率的長期假設只有5%,因為保險公司的資產在股市的配置很低,總共也就是10%~20%。巴菲特這些年,總共有上千億美元的資金,配置在類現金資產上,這些資產的投資回報率也只有2%~3%。所以巴菲特也說過,如果他資金量小,是有能力做到年化50%回報率的。

此外,在小資金投資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特殊的投資機會,比如搖新股。錢太多意義不大,一個賬戶,一般二三十萬元的資金也就夠了。

投資首先需要的是耐心,有耐心,做好投資一輩子的準備,然后就是鍛煉自己每年收獲15%回報的能力,知行很難,但知道這個大方向,其實也不容易。

三、把股市當作人生的杠桿

有些人會說,中國股市不行,10年了都不漲;還有人說,年復利率達到15%非常難。但真的嗎?1964—1981年,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從1964年年底的4%,上漲到了1981年年底的15%以上。最終,雖然GDP增長了370%,《財富》500強的銷售額增長近6倍,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原地踏步。美國股市也有長期不漲的歷史!所以,不是中國股市不行。同時,股市很長一段時間不漲,恰恰為未來的大幅上漲奠定了基礎。

1981—1998年,道瓊斯指數暴漲,復合年回報率約為19%(比15%還高)。美國股市暴漲的原因有三點:

1.無風險收益率大幅下降。

2.美國企業利潤水平的改善。

3.股市賺錢的財富效應。

美國股市的漲跌,也很大部分是情緒的產物。

目前,中國剛性兌付的打破,國家層面的減稅,都使得未來股市回報率極為樂觀。即便過去十多年上證指數沒漲,但還是有很多人實現年復利率15%的增長了。我們不是大資金,努力一下,達到10%~15%的年復利增長水平,還是可以做到的。

雖然說努力,但股市的努力用的是腦,看的是長期,所以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會少很多。

正常來說,大多人的投資,都是業余的投資。一般來說,每個人每天的業余時間都非常有限,每天花兩個小時做投資,那么時間長了,他就會變得很內行。時間長了,再加上方法正確,那么他的投資能力就會遠超他人。如果別人能做到年化8%~10%的回報率,那么在資金量不是太大的情況,他做到年化15%的回報,還是有可能的。

但很遺憾,很多人努力的方向錯了。投資股市的很多人,會習慣讓每天的漲跌決定當天的情緒;好一些的,每周算一次賬,決定自己的樂觀和悲觀。以月為單位看待世界變化的人數漸少;以年為單位的,百中無一。

然而我們說復利,是用5年、10年、20年的時間看待。這就決定了復利的知易行難:大多人走著走著,會偏離了長線投資的軌道。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慢,喜歡笨拙。我自認為沒有那么聰明,但我還是可以選擇繞一個超大的圈子跑贏別人。投資,我用10年為單位。每年復利率為8%、10%、15%,我不知道最后是多少,但我想,用20年的時間,我會跑贏不少人。

四、確定性是復利邏輯下最鋒利的刀

芒格說過:如果既能理解復利的威力,又能理解復利的艱難,那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許多事情的精髓。每年盈利10%,有些人認為很簡單。現在很多人一有錢就買房子,因為在他們眼里,每年房子投資獲利可以輕松10%,考慮到房子投資的杠桿屬性,那么獲利預期就極為可觀。但事實真如此嗎?概率其實不高,每年房價漲10%,10年后,假如人民幣不貶值,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房子總價就等于兩個美國了。

現在很多人認為,財務自由并不容易,這其實也說明每年10%的艱難。

一個人拿出10年的工資去買股票,如果每年盈利10%,那么就等于他一年工資收入了。如果拿出20年的工資去投資,那么10%相當于他兩年的收入。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經可以開始考慮辭職,把生命的大部分時間留給自己。

大多人不這么做,并不是他們有多熱愛工作。而是心里沒有確定性,雖然他們號稱每年做到20%回報率很輕松。現在很多股市投資的人,敢買兩套三套的房子,但他們投資股市,也就只敢拿出資產的5%或10%進行配置。

當然,真正能很輕松做到20%的人,他們其實要么真的熱愛工作,要么認為工作可以滿足他們的其他需求,要么早就每天開開心心過自己的生活,他們只買時間而不賣時間了。

我們大多時候并沒有設想一下,30年、40年、50年后會怎樣。前兩年有一本書很有意思,叫《百歲人生》,說人均壽命持續增加,00后的平均壽命估計會達到百歲。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活到90歲應該不太難。

真正難的地方是,當你有一定資產后,你還愿意繼續復利投資下去嗎?你有10萬元,大膽投資股市,你有100萬元,會再大部分投入股市嗎?有1000萬元呢?雖然很多人認為這個想法很遠。但有一點,一旦股債平衡,50%股票與50%債券的配置,就意味著你股市的回報率即便一年有15%,那么和債券平衡完之后就只有10%了。

我們先來模擬一個復利中場的場景,你人到中年,股市年化回報率為15%左右,終于除了一套房子,還有一兩百萬元的資產。這個時候,你愿意把所有的資產投入股市嗎?復利的難點,就在于此。你繼續將百分之百的資產投入高波動的股市,必須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就是如果一定要投資,如何確保一定賺錢。

復利最大的難點,是復利的技能。畢竟未來大家都能活得足夠久,現在一個25歲的青年,再活個六七十年都是常態。這個青年,我認為最大的考驗是在前面,是否選擇復利這條很慢的路。復利的特點是指數型增長,前期積累非常緩慢,你是否能承受得住。

復利還有一個特殊的節點,就是從中期開始,你可以投資的錢已經變成年工資收入的10倍、20倍,你是否還有勇氣走下去。你會想,一旦運氣不好,是否會使自己數十年的積累大幅縮水。當然,如果你有了技能,有復利增長的能力,那么再過了這個心理關,恭喜你,你的資產就會開始直線上升,開始享受指數型增長的暈眩式斜率。

復利的中場,是最迷人的,這之前的歲月,是歲月積累經驗、積累金錢。這之后的歲月,是歲月帶給你的財富和心靈的自由。

所以,在潛意識中,我經常把自己想象成一把鋒利的刀。這把刀,就是我每天在打磨的確定性。每天不斷地讓它變得更鋒利,這樣一刀切下去,就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是每年投資回報率在10%~15%。

每個人都喜歡復利,因為復利是可以像滾雪球一樣,日有所進,年有所獲。讓自己的人生和投資一樣復利前行,這也是我一直喜歡的投資大邏輯。

五、最大的投資是自己

投資世界有三種人:投資人、股民和普通人。

我看到一篇文章,說人生最大的投資是自己,是自己的事業,是找到好的配偶。炒股、買房那些看上去的大事,其實都是小節。這是對的,對于大多人來說,為什么炒股很難成為最大的投資?

初始有10萬元,每年10%的回報率,20年后,大概有68萬元。設想一個人大學畢業,工作20年,起初存的10萬元,通過連續的復利,最后獲得68萬元,20年這點錢要讓人心動實在不容易。

我的一個朋友,生活在四線的城市,是個中學老師。工資收入不高,但他很勤奮,業務水平也不錯。上課之余天天在家上小課,學生經常要托關系才能來學習。夫妻二人10年下來,工資外收入是200萬元,就比前面那個投資20年獲得68萬元要高得多。前兩年,夫妻兩個還考到了二線城市當老師,并且在房價非常貴的城市買了兩套房。

還有一個熟人,沒什么文化。但單位比較清閑,每天把單位的幾件事情做完,就跑回家做點小生意,平均每年可以多賺五萬十萬。現在快退休了,在大城市買了兩套房,也買了車,日子過得很好。

所以,對于沒有多少本金的普通人來說,依靠投資收入,還不如投資自己。

投機,可能有暴富的機會,不需要承受價值投資的難言之隱。但投機暴富的概率太低,據統計只有百分之一二。媒體大多時候總是吹捧那些極少數的成功者,因為人們想看這類故事。大多人也是選擇性地談自己的成功。包括我在內,因為大多人不喜歡聽失敗者的故事。

復利最大的特點,就是后期呈現指數型增長,而前期進展極為緩慢。50歲以前,巴菲特算有錢人;60歲后,就成了世界頂級富豪,復利是人生的一種慢節奏。大多人不是不喜歡復利,只是不愿意到老了再有錢,更喜歡年輕的時候就有錢。這誰不想呢?

現實中讀書的很少說看1本書、30本書、50本書,就能看懂世界。但看完三五百本書后,三觀可能就開始連成一片,將古往今來連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行動圖景。在另外一條路上,有些人通過持續的、不停歇的實踐活動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暗中遵循的,就是1萬小時定律。

所以,復利不只是投資世界的規則。同時,我們談復利,也必須談復利思維。股市投資,是使我們生活更美好的杠桿。復利思維,同樣也可以用來理解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生復利的東西很多,金錢、能力、健康……有人認為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一路上不斷有人因為各種原因掉隊,因為很多人沒有為這么長的時間、這么長的距離做好準備。但我認為馬拉松的感覺是辛苦的,而所有的這些復利,化成我們的日常,每天這么做,常年這么做,就在各方面都會比那些心急的人有更好的節奏,看到更多的風景,體驗到更多的樂趣,最后得到更多的東西。

把復利,當作人生的一種慢節奏。這樣的復利,也許很笨拙、不聰明,但有人已經走得如此完美,如此華麗。喜歡的,就跟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泰和县| 无极县| 曲周县| 河曲县| 海口市| 孟村| 广饶县| 闸北区| 岐山县| 渭南市| 榆林市| 嘉峪关市| 星座| 迁西县| 象州县| 象山县| 大兴区| 泾川县| 成武县| 肇州县| 城市| 彭泽县| 和政县| 仲巴县| 新乡市| 尼木县| 黑龙江省| 山东| 寿宁县| 外汇| 文登市| 侯马市| 通海县| 安庆市| 彭州市| 库尔勒市| 凤台县| 沽源县| 绥化市|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