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8 沃爾姆斯大教堂

爾姆斯(Worms)也是德國歷史名城。在蠻族大舉入侵羅馬帝國的時代,這里曾經(jīng)被當作勃艮第人的首府。公元436年,羅馬軍隊聯(lián)合匈奴人一起攻陷城市,殺死勃艮第國王。這一事件后來成為德語史詩《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的故事背景。

《尼伯龍根之歌》手抄本第一頁(作于1230年)

中世紀時,沃爾姆斯也曾經(jīng)多次扮演重要角色。1076年,在一場被稱為“主教敘任權之爭”(Investiture Controversy)的激烈交鋒中,帝國皇帝亨利四世(Henry IV,1056—1105年在位)在沃爾姆斯主持帝國會議罷黜格里高利七世(Pope GregoryⅦ,1073—1085年在位)的教皇職位。在過去,教皇和主教都是由皇帝提名任命的,而從查理大帝時代開始,皇帝也需要教皇幫助進行加冕禮,所以雙方是一個相互制約的關系。但是從11世紀中葉開始,一些教會改革者們試圖挑戰(zhàn)這種關系。1059年,他們趁著亨利四世幼年即位少不更事,強行修改教皇選舉規(guī)則,改由教會組織的樞機團(College of Cardinals,樞機的通俗稱呼是紅衣主教)自行選舉,從而剝奪了皇帝推選教皇的權力。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堅決支持這一改革。他本名希爾德布蘭德(Hildebrand),早在還沒有成為教皇之前,就是一位強有力的教會權力捍衛(wèi)者,他一生最期望的事情是能夠建立一個教會至高無上的基督教世界。他成為教皇后,更要進一步挑戰(zhàn)皇帝對帝國境內(nèi)各主教的任免權,從而激起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亨利四世的強烈憤慨。在這場爭斗中,教皇與帝國境內(nèi)早已不滿皇帝專權的大諸侯們結為同盟,一同對抗皇帝。格里高利七世宣布開除皇帝教籍,廢黜皇帝,撤銷帝國臣民對皇帝的效忠宣誓。在腹背受敵的不利形勢下,亨利四世不得不向格里高利七世屈服,于1077年1月大雪紛飛之際,赤足來到意大利卡諾薩(Canossa)向教皇請罪。從此以后,“到卡諾薩去”(Road to Canossa)就變?yōu)槲鞣街某烧Z,意思就是“投降”。在經(jīng)過幾番反復之后,1122年,亨利四世的兒子亨利五世(Henry V,1105—1125年在位)終于與教會在沃爾姆斯達成妥協(xié),皇權至上的觀念由此終結,而教皇的權威則達到了歷史的頂點。

沃爾姆斯(作于1576年)

格里高利七世像(作于12世紀)

沃爾姆斯大教堂平面圖

1130年,在舊教堂傾廢后,新的沃爾姆斯大教堂被建造起來。與其他幾座德國羅馬風教堂相比,這座教堂的主要特點在于其西部結構沒有建造橫廳,但仍然具有雙圣壇和六塔樓的基本特征。

沃爾姆斯大教堂南側外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汽车| 海城市| 明光市| 北海市| 内黄县| 读书| 晋宁县| 平乡县| 淅川县| 长寿区| 咸丰县| 若羌县| 天长市| 什邡市| 开封市| 凤冈县| 包头市| 松原市| 丁青县| 颍上县| 周宁县| 娄底市| 南平市| 齐齐哈尔市| 星座| 温宿县| 南充市| 西畴县| 西吉县| 珲春市| 甘德县| 乐平市| 和田市| 响水县| 内江市| 新泰市| 乐至县| 临西县| 合阳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