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愛新覺羅

宗室是由努爾哈赤及其子孫創建的。通過采用“愛新”這個名稱(aisin,在滿語中意為“黃金”,也是金朝的名稱),努爾哈赤從女真金朝獲得了合法性,并把子孫后代與其他覺羅和其他氏族區分開來。(52)正如董萬侖指出的,關于滿族起源的說法于1612年在《滿文老檔》中初次出現,在1635—1636年的《舊滿洲檔》中得到了更詳細的闡述。到1655年,《大清實錄》(1635年以后以滿、蒙、漢文編纂)中收入了關于愛新覺羅和滿人起源的解說。完整版的神話宣稱,滿人起源于布兒湖里泊(bulhūri omo),該湖位于長白山(今位于吉林省的中國與朝鮮邊界的界山)東北布庫里山下。有一天,三位仙女到湖里洗澡,圣鳥喜鵲銜來一只紅果,當名叫佛庫倫的仙女吃下紅果,紅果下沉入腹,懷胎成孕。佛庫倫不能再與姐妹們重返天庭,她留在凡間,生下了滿族的始祖布庫里雍順。布庫里雍順聽從母命,乘一小舟順流而下,來到有三個部族長期爭斗不休的地區。布庫里雍順對他們宣布,上天已賜予他愛新覺羅姓氏,派他前來調解部族間的糾紛。他解決了他們之間的爭端后,被尊為主。布庫里雍順采用滿洲(Manju)為其政權命名。(53)

關于滿族起源的神話綜合了流傳于許多女真部族中的傳奇故事,用以說明努爾哈赤的祖先乃是神人。布庫里雍順遂成為女真—滿人的始祖,他有一個后人,名叫猛哥帖木兒,是生活在現今位于吉林省的中國與朝鮮邊界地區的東部女真部族首領,也是努爾哈赤的六世祖。18世紀編纂的關于滿族歷史的著述把滿族的起源追溯到長白山。在1677年派人考察了長白山脈以后,皇帝把長白山山神列入了國祭名冊,從1678年開始,每年春秋兩季舉辦祭祀之禮。1682年和1698年,康熙皇帝兩次巡幸吉林城,在烏蘇里江畔叩頭祭山。后來,吉林城東的溫德亨山上修建了一座山神廟,每月初一和十五由吉林將軍焚香致祭。1754年,乾隆皇帝在這座廟里祭祀了長白山。(54)

在創始神話確認滿洲皇室的東北身份的同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又以確立皇家血統之法在漢文化圈中彰明合法性。而這么做就需要樹立一種祖先崇拜。漢族王朝的創建者一般會加封四代直系祖先。皇太極1636年使用漢人的“皇帝”稱謂并建立清王朝時,他把自己的主要祖先都加封為“王”。(55)從1636年開始,清朝統治者在漢族風格的太廟中祭祀他們的祖先,起初在盛京,后來在北京。(56) 1648年,清政府采用漢人習俗追贈這些祖先廟號和謚號(他們在清代以這些稱號名世)時,他們的頭銜從“王”上升為“皇帝”(參閱本書附錄一)。

皇室的祭祖禮儀要求為祖先修建陵墓,包括墓穴、石碑、祭祀大殿和圍墻。努爾哈赤最初在遼陽附近為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修建了陵墓,1622年進駐遼陽后,他將遼陽更名為東京。后來,清統治者又在興京郊外修建了新的陵墓群,并于1657年將先祖遷葬于此,其中包括最有名的猛哥帖木兒及其曾孫。1659年,這個墓葬群被命名為永陵,立有銘刻著滿、蒙、漢三種文字的巨大石碑。努爾哈赤的陵墓在盛京東北,名曰福陵;他的繼承人皇太極的陵墓在盛京郊外,名為昭陵。與“三陵”一道形成的,是一整套禮儀規章,與后來在關內修建陵墓所用的完全相同。(57)

皇太極是第一個確定宗室成員的人,他在1635年3月14日的一道諭旨中說:“遇太祖庶子,俱稱阿哥;六祖子孫,俱稱覺羅。凡稱謂者,就其原名,稱為某阿哥、某覺羅。”(58)阿哥是滿語,意為“兄弟”。由于這道諭旨,阿哥的含義變為“王”。皇太極上諭中對“宗室”和“覺羅”的用法與這兩個詞后來的用法完全不同。此時,阿哥和覺羅都是更大的子孫群體——宗室的組成部分。通過專用名詞(阿哥)的使用,皇太極縮小了努爾哈赤子孫后代的范圍,把他們與“六祖” ——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的兒子——的子孫后代(他們是覺羅)區別開來。(59)

1636年,宗室成員的界定發生了變化。據康熙年間編纂的《大清會典》記載,其時“宗室”包括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所有后代,取消了原有的努爾哈赤的子孫與他的兄弟們的子孫之間的區別。“宗室”的這個定義一直沿用到清亡。“覺羅”在當時指的是皇族,他們與皇室的關系稍遠一些。

從1636年開始,所有的愛新覺羅后裔都登記在冊,并與其他人區別開來。1655年又制定了報告出生、婚姻和死亡等情況的詳細規章。1652年設立的宗人府負責管理所有的愛新覺羅,在滿洲八旗中,宗室由“族長”管理,覺羅由“首領”管理。清廷要求按季度向宗人府報告宗室的出生和死亡情況,宗人府用這些檔案材料編纂滿漢文版的《大清玉牒》(每十年更新一次)。有清一代,玉牒被重修了28次。(60)宗室犯罪將被褫奪爵位,極端嚴重者將被開除宗籍,貶為庶民。(61)

宗室成員的特權是有規制的。1612年努爾哈赤舉辦汗位登基典禮,儀仗隊舉黃幡(皇帝專用之幡)、樂隊奏雅樂在他前面開道。1622年,他頒布與宗室禮儀相關的第一道詔諭,確定了不同級別的貴族成員所用之旗、幡、號和鼓的數量。1631年、1632年和1636年的詔令規定了貴族及其妻子進入皇宮時的服飾。1644年以后,關于服飾的法令不斷得到修訂,并越來越細化。(62)

與漢族王朝的習慣一樣,清代宗室的每一位男性都由國家供養。所有愛新覺羅未成年和成年男性(年滿18歲者)都可按月領到俸銀,按年領到口糧,殘疾男子還有額外的補助。如遇婚娶和喪禮,朝廷還會發放津貼以支付特別的開支。相關規定一般都有利于宗室。18世紀的宗室成員以黃帶子為標志,覺羅以紅帶子為標志。只有宗室成員有資格授親王銜,薪俸的數額也大不相同。在清朝的不同時段,薪俸的具體數額是不同的。例如,1671年的條例規定,無頭銜的宗室成員年薪為白銀36兩,糧食45斛;覺羅為白銀24兩,糧食21.2斛。17世紀末,宗室成員結婚時可得津貼100兩銀子,覺羅20兩;如遇喪禮,宗室成員可得120兩,覺羅只有30兩。(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股票| 东城区| 连城县| 九台市| 宝鸡市| 咸宁市| 洮南市| 德江县| 疏勒县| 利川市| 马龙县| 肃北| 永年县| 宣城市| 微山县| 布拖县| 长春市| 金华市| 东安县| 宁远县| 饶平县| 淮阳县| 阳江市| 长葛市| 治县。| 平阴县| 高邮市| 长沙市| 平和县| 新源县| 海口市| 韶关市| 清流县| 浦东新区| 乐昌市| 绥中县| 平谷区| 乐陵市| 肥城市|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