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6章 臥槽老馬

北方來貢,江南卻是不服。正始二年四月,吳帝孫權趁明帝之喪,新帝年幼,司馬懿又失兵權,以為難得良機,于是分兵四路攻魏:全琮率軍數萬出淮南,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柤中。五月,吳將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孫倫圍攻樊城,諸葛瑾、步騭侵掠柤中,江淮大震。司馬懿自請出兵往討,朝臣認為敵兵遠來攻堅,當待其自破。司馬懿以為不然,請命統軍增援,曹芳允之。司馬懿兵至樊城,知南方暑熱低濕,大軍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輕騎挑戰,朱然便不敢動。司馬懿于是檢選精銳,招募勇士,擺出攻城架勢。吳軍驚懼,連夜撤退,在三州口為魏軍追及,被殲萬余,船艦物資損失甚多。因而進攻六安、柤中之吳軍聞之大懼,亦無功而還。七月,魏軍大勝回師。曹芳增司馬懿食郾、臨潁,前后共四縣,食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為列侯。司馬懿功勛德望日漸盛大,然而卻更加謙恭。

正始三年春,魏帝追謚司馬懿之父京兆尹司馬防為舞陽成侯。三月,司馬懿上奏修廣漕渠,引河入汴,疏通東南各個大湖,于淮北大規模屯田。吳國派諸葛恪屯駐宛城,依據堅城廣積糧谷,魏主以為大患。司馬懿乃上表魏帝奏道:“吳軍所擅長者乃是水戰,而非陸戰,數十年來屢次戰果,已確認之,不必疑惑。老臣因請可于秋季湖水低淺,船不能行時攻之。若此時東吳救兵來援諸葛恪,則必棄船就陸相救,我于陸戰破敵,則極易也。”魏主曹芳允奏,詔令即行。正始四年九月,司馬懿于是再掌軍權,率軍出征,皇帝親擺車駕送出津陽門而回。司馬懿率大軍到達舒城,諸葛恪果然大懼,焚燒積聚,棄城而走。司馬懿不戰而勝,即巡視淮北屯田之地,拔農家子弟鄧艾于此主持屯田,并于農閑時訓練屯田卒眾,使其以當吳兵。鄧艾于此時被司馬懿發現并予以提拔重用,便即正式出仕,按下不表。

大將軍曹爽見司馬懿屢立大功于國,在皇帝駕前愈見重用,遂大為不喜。于是自己欲立威名,便不聽太傅司馬懿勸止,力主伐蜀,魏帝曹芳從之。正始五年春,曹爽發兵河西,結果未至陽平關時,便為蜀馮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王平所敗。魏軍被阻于興勢,后方軍糧又供應不上,牛馬騾驢大量死亡,進退不得。此時蜀國涪城及漢中費祎援軍相繼到達,魏軍勢危;曹爽見不能勝,被迫聽從司馬懿之前勸告,于五月率大軍退還。退逃途中卻遭蜀軍三路截擊,魏軍苦戰始得退回,失散傷亡甚眾。正始六年八月,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統歸己弟曹羲率領,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制止,曹爽不聽。正始七年正月,吳兵又入侵柤中,居民萬余戶為避吳兵北渡沔水。曹芳設朝,問計于司馬懿與曹爽兩位托孤重臣。司馬懿上奏,認為沔南距敵太近,倘若百姓奔還,則會引來吳兵,因此應使其暫留北方,與魏人雜居,委以官吏管理。曹爽不從其議,說道:“今即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讓敵國百姓滯留沔北,非長遠之計也。”司馬懿則道:“使居于穩處則安,置于險處則危,人與物皆是如此。故兵法云‘成敗在于形,安危在于勢’。勢之相關,不能不慎。設若吳賊以二萬人拒守沔水,三萬人與我沔南諸軍對抗,再以一萬人猛攻柤中,我當如何援救?”曹爽依舊不從,驅令吳民歸還沔水以南。果如司馬懿所說,吳兵趁機擊破柤中,魏國所失百姓數以萬計。

曹爽因失顧命大臣本分,恃氣妄為,使曹魏國力大衰,不少朝中之士頗感不安,皆望太傅獨掌朝政,為魏國主持公道。并州刺史孫禮致書太傅司馬懿,抱怨曹爽妄為害國,司馬懿回書慰道:“公且止言論,靜以待之;至忍不可忍之時,則其敗亡之日至矣。”正始八年四月,先帝曹睿夫人張氏薨。曹爽用心腹何晏、鄧飏、丁謐之謀,把郭太后遷到永寧宮,動輒以太后名義詔命天下,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司馬懿見此,于是再次推病不出,攜二子皆辭退各任之職,閑居于洛陽及宛城之間。這一日,司馬懿父子三人攜四員心腹家將,推說出外游玩散心,又來至山陽郡,至藥王廟為山陽公劉協上祭。列位看官!司馬懿此來,其實是懷疑山陽公未死,又因孔明以私璽及皇后鳳冠霞帔相托,心知肚明,是前來山陽探其隱情也。廟祝聞聽是當朝太傅司馬懿至,急令水火道人報至山陽公府。如今新任山陽公,正是首代山陽公劉協之孫劉康。劉康聞報司馬懿來至家廟,便進內殿見祖母曹節,說知太傅前番來時如此如此,今又來家廟,不知何意。書中暗表,那劉康雖呼曹節為祖母,但其時這位故大漢皇后四十歲剛過,正當壯年,身體康健,精神飽滿,因精擅醫道及保健之術,看上去倒似三十歲模樣,跟劉康年紀相若。

曹節聞司馬懿父子來至家廟,已知其情,即令孫媳抱出一對雙生之子,均已三歲,一名劉瑾,一名劉琰。即對劉康夫婦道:“自我先祖從漢高祖起兵于邙山以來,曹家世為漢臣,我父魏王更是殫精竭慮掃蕩天下,保你祖父做了二十余年安穩皇帝。恨我兄曹丕奪了劉家江山,天道循環,免不得最終還于劉氏。我觀今之朝廷之中,能復你家漢室者,必是司馬懿父子。其數次在漢中與你伯祖史侯對壘,已秘密定下復漢之策,且不動刀兵,能免天下涂炭;神醫華佗前番自漢中歸來之時,已盡告與我。你此二子,可留劉瑾以承家業,將來不論承山陽公之爵,還是淪為庶民,只要能安度此生,延我劉氏之嗣即可。唯有劉琰,某使人相過,說具龍鳳之姿,帝王之表。康兒,你便依伯祖孔明遺言,帶琰兒前去家廟,送予司馬懿,便急乘車回府。其余司馬仲達盡知,不必多言,更不可使他人知道。慎之,慎之。”

劉康領命,拜了四拜,便令侍者抱了劉琰,前去家廟。其妻山陽夫人依依難舍,帶著劉瑾,哭向內庭去了。劉康即到家廟,見了司馬懿父子,依祖母之囑,也不多言,只是將劉琰生辰八字寫下,贈予司馬懿而已。司馬懿拜領劉琰,即謂次子司馬昭道:“你兄無子,朝中盡知;惟汝妻前年生子,未及上報朝廷。今回去之后,可將劉琰作為長子,名為司馬炎,報于朝廷內務官冊可也。”司馬昭跪領父親重訓,并當劉康之面立誓。司馬懿拜辭山陽公,父子三人回轉洛陽。看官記住此節,劉琰乃獻帝劉協嫡系曾長孫,此后便喚司馬炎矣。劉康灑了幾行傷心之淚,于是自回山陽公府,向祖母曹節回報大事已畢。曹節亦自傷心,喟嘆道:“你伯祖孔明少帝嘗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社稷傳承,乃真有定數乎?”

書中暗表,這故漢皇后曹節雖是曹丕之妹,但心懷大漢,又體諒父親曹操公忠報國之義,實乃忠厚之人,亦堪謂歷代國母表率。只因受了孔明重托,再三權衡,這才親摧父兄之基,復炎劉故業,亦是不得已耳。曹節隨劉協初到山陽時,見百姓流離失所,貧病饑寒,田園荒蕪,便大發慈悲之心,欲造福萬民。鼓勵丈夫劉協脫下官服,換上布衣,深入民間,將自藥王門下所學精湛醫術,救死扶傷。由此,劉協在山陽懸壺濟世,做了一個鄉村名醫。曹節亦布衣荊釵,與丈夫常到云臺山采藥,施醫救民,故山陽公家廟又被百姓譽為龍鳳醫家。若遇有災荒年景,劉協、曹節夫婦便下令減免一縣賦稅,和山陽百姓一起節衣縮食,共渡難關。于是數年時間,山陽百姓休養生息重建家園,昔日窮山惡水大為改觀。山陽之民為報答曹節夫婦恩情,爭相奉送土產鮮果表意,但往往被婉言謝絕。不數年間,山陽之民大治。

黃初五年,曹節送孫劉康至山陽精舍就學,見校舍傾危,便捐錢重建。許山陽子弟不論貧富貴賤,皆可至山陽精舍上學,延請先生教學授業,識字習經。曹節聽聞孔子弟子卜商后裔有卜尚者,在河內溫縣辦學有名,學問頗深,于是與劉協一同親自登門,請其就任山陽精舍教授。山陽公夫婦至其村上,問到卜尚之家,備說延師之意,卜尚固辭。適逢卜尚兒媳臨產,呼號難生。劉協見此,便登其內室,指揮曹節給產婦調整胎位,使產婦積聚力氣,結果順利產子。卜尚萬分感激,遂到山陽執教,與山陽公共掌精舍。其后直至晉永嘉三年山陽國亡,曹節之女劉曼、劉康之子劉瑾、劉瑾子劉秋等劉氏家族,均在山陽精舍就讀。自戰國魏文侯建立山陽邑校以來,卜商任教之山陽書院又至繁榮,可謂一時盛事,千年佳話。

山陽公夫婦私下提及曹丕無情,因而常常想起曹操。曹節亦常提醒夫君劉協,應思岳父曹操好處,勿念其惡。劉協深以為然,念及自己曾要除掉曹操,但曹操至死不行篡逆之事,且以三女嫁之,亦為防其子曹丕誅殺自己,實為用心良苦也。為臣者能至如此,亦實為百年難得一見者。曹節為紀念父親,便令子女改稱外公為“魏公”,或稱“魏爺”。因山陽公夫婦深受山陽百姓擁戴,故山陽人大都效仿,均稱呼外公為魏公、魏爺,至今依然如此。

且說曹爽大權在握,每日與何晏等飲酒作樂。何晏聞說平原管輅明于數術,遣人請至府中,與鄧飏請與論《易》。何晏因夢見數十青蠅集于鼻端,因請管輅卜算吉兇,管輅道:“元、愷輔舜,周公佐周,皆以和惠謙恭,享有多福。今君侯位尊勢重,而懷德者鮮,畏威者眾,殆非小心求福之道。鼻者,山也;山高而不危,以長守貴也。今青蠅臭惡而集,位峻者顛,可不懼乎?”何晏未及回言,鄧飏已怒道:“此老生常談耳,有何奇異!”管輅道:“老生者見不生,常談者見不談。”遂拂袖而去,到家說與其舅,說今得罪何、鄧二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古浪县| 武冈市| 靖宇县| 濉溪县| 玉山县| 昔阳县| 广东省| 屏东县| 天镇县| 上蔡县| 柞水县| 修文县| 阿图什市| 启东市| 阿拉尔市| 聂拉木县| 平度市| 长沙市| 海盐县| 冕宁县| 甘孜县| 故城县| 高唐县| 章丘市| 南涧| 门头沟区| 民丰县| 通河县| 定日县| 綦江县| 平和县| 尉犁县| 固镇县| 德钦县| 诏安县| 荆州市| 隆化县| 永平县| 尤溪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