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的整理:拯救人生的整理法則
- (日)井田典子
- 938字
- 2020-09-10 18:16:16
不囤貨
盡量不囤積庫存。不管是烹飪調味品還是消耗品,保持當下夠用的庫存即可。用完了再購置新品,用新購置的物品來填充空出來的空間,以此循環。
因此,基本上沒有必要專門準備放置庫存物品的空間。罐頭、意大利面等耐儲存的食材保存在廚房儲藏柜的抽屜里,調味品和保鮮膜等盡量不要囤積。聽到我這么說,大家可能會很驚訝,萬一哪天用完了豈不是很麻煩?其實,當今社會采購變得如此便利,絕大部分物品都可以在附近的商店里或網上購物平臺采購到。把附近的商店當作自己家囤貨的儲藏室,這種想法是不是也挺不錯的呢?
如果要把主婦與物品的關系比作什么的話,那就是棒球隊的領隊和隊員的關系,這么想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如果要一個不漏地管理那么多隊員,保證每個隊員都能上場比賽,領隊肯定會很累。只有精心選拔出能夠參加比賽的正式隊員,才能完成一場精彩的比賽。物品對于我們的生活而言,也是如此。
東西太多,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管理,需要承擔不用的話就浪費了的壓力,以及東西都沒用得上的內疚心情。比起這樣,還不如享受每一個東西都物盡其用的快樂,這樣的生活會更加暢快。
調味品的數量不超過一個抽屜的容量
把醬油、料酒等液體調味品集中放在灶臺下方的抽屜里。將這些調味品組合使用,能夠調出大部分的味道。
再便宜也不要大批量采購
平時用的洗發水和護發素都是快用完的時候再采購。我們經常看到大容量的洗發水和護發素一起成套銷售,但其實往往是洗發水用得快,護發素用得慢,剩下的沒用完的護發素就留了下來。把東西囤在家里,是會產生成本的。每一寸空間都承載著相應的租金,以及固定資產稅等。購買時看起來好像更劃算,其實并不一定。
蔬菜存放室每隔三天就清空一次
蔬菜買回來之后,新鮮度每一天都在流失。無論多便宜,吃不完的東西,就是無用庫存,因此采購三日份的蔬菜即可。
冰箱只用來暫時存放
冰箱不是“儲藏室”,而是暫時存放食材的地方。不要養成總是把冰箱塞得滿滿的習慣。在采購食材之前,我家的冰箱就是這么空的。
用瓶子替代袋子
把干貨放到空咖啡瓶里,取用、放置都非常方便。剩余量也能夠一目了然。
對于食材,也只保持必要的量
大米、面粉等都以固定的量儲存在固定的位置。由于干貨容易變味、生蟲,對家里干貨的余量需要做到心中有數。盡量放在固定的位置,即使自己不在家,家人也能夠很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