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整理說明

《水滸傳》流傳的版本很多,通行的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

對于版本間的關系,一般而言,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在七十五回以后涉及的有關詔書、表文、文告中所署年月,均相同。如宋江破遼后,兩種本子都有“宣和四年冬月”的詔書(見八十九回),宋江破方臘后上給進行朝廷的表文署“宣和五年九月”(百回本九十九回,百二十回本百十九回)。而百二十回本“征田虎”、“征王慶”二十回(第九十一回到一百十回)故事,卻根本沒有留給活動的時間,矛盾顯然,明代萬歷間有《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慶忠義水滸傳》的本子,明標“插增”,可見是后人補寫后硬插進去的。至于七十回本,研究界也早已考定為清人金人瑞(圣嘆)所刪改,并不存在刪改者所宣揚的“古本”。所以,只有百回本可能是《水滸》故事定型成書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傳說故事的原貌。

今存百回本的最早版本之一,是萬歷末年(1610年左右)杭州容與堂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原書一百卷一百回,題為《李卓吾先生批評水滸傳》,書前有四篇評論文字,正文有眉批、行間夾批和回末總評,每回前附有兩幅頗為精美的木刻插圖。這個版本上,沒有署作者名字。

本書即根據容與堂刻本標點排印,初版于1975年。這次重印,訂正了若干初版排校錯誤。

有關本書的整理情況,說明如下:

一、定名為《水滸傳》,并根據底本所附的《〈水滸傳〉一百回文字優劣》所述,署撰寫者為施耐庵、羅貫中。

二、全書目錄,原在“引首”后,改移書前,以便讀者檢閱;底本書前所附四篇評論文字,改為附錄,附書后。底本中的眉批、行間夾批及回末評語,均省略未錄。

三、底本部分書頁的文字有漶漫殘缺,根據北京圖書館和文學研究所收藏的兩種容與堂刻本的殘本以及明萬歷年間天都外臣序本校補。

四、底本明顯的錯奪衍誤文字,參照一百回天都外臣序本,一百二十回楊定見序本等加以訂正。對各本均誤的文字,除顯系刻誤的錯別字酌予改正外,其余仍保留原狀。

五、底本有不少詞語,前后用字不一致,校點時對意思完全相同而用字過于混亂的詞語,酌加統一,一般仍保留原書的歧異。

六、本書采用簡化字排版,個別有歧義、易誤解的字,仍用繁體。

本書的整理工作,如仍有不妥以至錯誤的地方,懇望廣大讀者指正。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1981年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沁源县| 阿勒泰市| 淮南市| 洛宁县| 崇礼县| 修文县| 磴口县| 阿图什市| 资溪县| 临高县| 牡丹江市| 淮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定边县| 墨脱县| 广元市| 福建省| 都匀市| 武平县| 长葛市| 乌拉特后旗| 贞丰县| 博乐市| 宁强县| 湖州市| 江源县| 彭阳县| 平远县| 新巴尔虎右旗| 绵竹市| 昭苏县| 河北区| 彩票| 德昌县| 灌阳县| 萨迦县| 印江| 错那县| 达州市|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