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前朝舊夢
小白又說:“我另外想起來了一件事,現在就問問你吧。上次見到良王殿下的時候,他說起的海外遺民是怎么回事?”
潘華屏說:“這個事情呀,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話題了。”接著就慢慢講了起來。
海外遺民的遺是遺留的遺。
意思就是,立朝這片大陸上遺留在外的子民。
立朝三面臨海,所以這些遺留的子民基本上也都是在海外。
立朝人通過和番邦人產生婚嫁、收養關系,或者長期去番邦做生意,都會零零散散的產生一些海外遺民。
但200多年前,立朝的這片土地上,曾經產生了一段大規模的人口出海外遷時期。
那個時期過后,因為海外的遺留人口眾多,才產生了“海外遺民”這個名詞。
那個時期發生在前朝。
立朝前面的那個朝代叫做丹。
丹朝也有過一段繁盛的時期。
但丹朝并不像立朝這樣,擁有一塊比較完整的大陸。
丹朝時期,只有南面臨海。北面和西面,都是不同的國家。
北面的就叫牧。
西面的叫夏。
三國交界的地方也經常發生戰爭和沖突。
主要是丹和另外兩個國家的沖突。
因為丹比讓另外兩個國家有錢。兩個國家都想通過戰爭得到一些好處。
所以鎮守邊關的武將就十分重要了。
丹朝到了最后的幾十年里,東南西北都出了異姓王。這四個易異姓王的王位也都是用軍功換來的,是可以向下繼承的。
西面和北面的異姓王的掌管的兵力多,權勢很大,也因此擁兵自重,甚至養寇自重。丹朝的皇族也是對這些異姓王很忌憚,又不得不倚重他們。
南面的異姓王表現的對丹朝最忠誠,他的軍功主要是靠剿滅南部一些小海島上的海寇換來的。軍功不如西北兩位的大,但也被封了和西北相同的異姓王,原因是丹朝中央為了牽制西北兩個異姓王。
而東面雖然很長時間都不會有一次戰爭沖突,但是東邊也必須有軍隊,因為東面雖然都是高山,但有一個峽口。
這個峽口只有5里寬。但卻是連接高山東邊土地的唯一的陸上通道。
有人通過這個峽口去過山的東邊,但回來的人很少。
回來的這些人也都說東邊也是一塊大陸,但那里的人都很野蠻,他們沒有走出多遠,就不得不又回來了。
而且這個峽口很長,至少有500里。在峽口中行走,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
過上一段時間,說不準什么時候,峽口里就會突然沖出一大隊狼騎兵,到跑到丹朝的土地上掠奪。
這些騎兵戰斗力很強,基本上也是搶完就跑,愛搶的是牲畜、糧食和青壯人口、女人、小孩。
他們會持著有狼圖案的戰旗,有的人身上還有狼的紋身,因此被稱為狼騎兵。
所以東邊峽口處也要設重兵防把守。
潘華屏講到這里,又說了立朝現在峽口的情況,“現在這處峽口是由李將軍把守的,李將軍一家人也都收到皇上的器重,李將軍的妹妹,現在就是皇上的妃子,李將軍的女兒現在是太子的側妃。”
小白聽后心中又開始吐槽,能夠嫁入皇家確實是一種尊榮,但是讓武將的家的女人都去做皇家的小妾,真的好嗎?
潘華屏是是聽不到小白的心里話的,他接著給大家講海外遺民的歷史。
西北的異姓王們,要求越來越多,他們希望權力越大越好。而當朝的皇帝,卻希望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小越好。所以最后矛盾不可調和,丹朝就亂了。
西面和北面的異姓王同時造反了,他們要自立為獨立的國家,徹底脫離丹朝朝廷的管轄,要自立為真正的王。
朝廷忙派兵去鎮壓,除了丹朝的中央禁軍,只有南邊的異姓王積極響應,派出了大部分兵力隨朝廷去鎮壓叛亂。
而東邊的異姓王態度就有一些敷衍了,只是口頭上支持朝廷鎮壓的行動,卻遲遲的不派兵出來支援。
就這樣打著打著,突然東邊的異姓王也反了。
他反的突然,朝廷也暫時沒有更多的兵力來鎮壓東邊的事態了。
最惡劣的是,東異姓王還從峽口處引來了大隊蠻族的狼騎兵。
東部的軍隊和狼騎兵一起,在丹朝的境內橫沖直撞,所向無敵,從東邊一直打到了丹朝國境的最西邊。將丹朝的土地生生的撕成了南北兩部分。
丹朝和南異姓王正在奮力的和西北的異星王拼殺,無力顧及南部。
因此東異姓王就這樣占領了南面的土地,也終于達成心愿,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叫做金。
而這東邊的異姓王也自稱金王,和峽口過來的野蠻部族共治從前丹朝的南面土地。
但金王沒有太多治國的才能。南面也多得是不服的民眾,不想被亂臣賊子和蠻族統治。因此,金王就要借助狼騎兵這種野蠻兵力,用蠻族的方法來鎮壓南面自身的反抗他的勢力。
這就要給這些野蠻部族大量的好處。最后搞得整個南面民不聊生,生活更困苦了。
而這些狼騎兵的野蠻部族,他們在峽口以東的國家,本身就是奴隸制。進入中原后,也就開始抓了一些這塊大陸的原住民當做奴隸,而金王卻對他們這種行為聽之任之。
因此這片大陸上的南部的原住民就越來越受不了了,很多人就冒險出海南下了,希望能找到新的棲息地,就是不能成功找到,也寧愿葬身大海,也不想成為蠻族的奴隸。
那時整個南部的原住民,坐海船出走的占南部人口的三成以上。能逃出這么多人,這里邊也有以前南部異姓王勢力的幫助。
而這南部的異姓王姓馮,正是立朝開國皇帝的先祖。
后來又經過了十幾年的戰亂,馮姓的這一族人,受到了更多的擁戴,南北兩部的人民都支持他們,最后馮氏也是統一了大陸,驅除了蠻族,建立了立朝。
因此馮氏家族在沒有建立立朝之前,就已經宣稱南部這些為了逃離戰亂,為了不再受蠻人族統治,而去了海外大陸的人民,依舊是這塊大陸的子民。
在立朝開國以后,太祖更加明確的說過,南部的人民幫助馮氏家族建立立朝,居功甚偉。這些去海外的人,很多也是留下來的人的親族,因此這些海外遺民永久都會是我歷朝的子民。
因為南部經過了十幾年的蠻族的奴隸制度統治,南部也是馮氏的根基。太祖也深恨這種奴隸制,因此也規定,立朝人永遠不可以做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