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血色氤氳的往事
- 窺甲
- 托馬斯劉
- 3551字
- 2021-01-22 15:56:10
二十年前、或者再往前推三年,在德國科隆,有一個叫申伯君的男青年,他來自東陸國現在叫做G5市的地方。那個時候,申伯君已經在科隆的一所著名大學化學學院深造一年多,主修方向是高分子材料。申伯君這個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除非必要,很少跟人交流。因此,他在學院里的朋友不多,除了幾個導師和助手,還有房東。
申伯君雖然不善交流,但人長得高大帥氣。漸漸地,他俊朗的外形和出眾的才氣吸引了一個年齡相仿的女同學,俞素。俞素也來自東陸國,不過不是G5。俞素的研究方向是核物理,跟申伯君的專業有些偏差。她很欣賞申伯君的才氣,當然還有他的帥氣。因為孤身一人在外求學,又沒什么朋友,如今突然一個漂亮的女孩闖入自己的世界,申伯君既欣喜又忐忑。欣喜的是,終于有個說話的伴了;忐忑的是,從未與女孩交往過的他不知道如何面對俞素。好在俞素跟申伯君的性格恰好相反,熱情、開朗、直爽。俞素親自“指導”申伯君跟自己的交往。
慢慢地,兩個異鄉男女走到了一起。私下里,申伯君稱俞素為“薰子”。這個名字來自遍布德國南部的薰衣草,代表著樸素卻浪漫的愛情。
又過了一年,申伯君和俞素雙雙升任大學的副教授、留校任教,并結識了王道。王道是這所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卻很喜歡申伯君的高分子課程,經常過去旁聽。時間長了,他跟申伯君夫婦做了朋友,并稱兩位為“老師”。執教兩年后,申伯君和俞素回國、打算開創自己的事業,王道則留在科隆繼續讀研。回國之前,薰子已經誕下一個男孩,就是申鳴。當時的申鳴剛滿一歲,他跟著父母輾轉從德國回到東陸國。一家三口的落腳點是申伯君的故鄉G5。
此時的G5,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及東陸國的政變,一派蕭條。很多工廠停工,游手好閑的人滿街都是,空氣中彌漫著貧乏和怠惰。為了安身,申伯君和俞素應邀加入了G5市政當局開設的一家化學研究所。
這個研究所,說是化學研究,其實主要用途是研制各種武器,尤其是生化武器。研究所的副所長、同時是申伯君所在部門的主管,正是周馥之。
彼時的周馥之,剛過四旬,比申伯君二人年長十余歲。周馥之早年讀過大學,主攻方向也是化學方面的。但相比專業,周馥之更精于政治頭腦。他目光敏銳、政治嗅覺強,而且知人善任,能一眼看出這個人的前程如何、會不會對自己是仕途有所助益。結識了申伯君后,周馥之覺得這個年輕人智商高、腦子活絡,但為人審慎,可以深交。所以,周馥之才將申伯君調到自己的部門,就是新材料科。
新材料科的主要職責,是開發、尋找用于武器制造的各種新材料、新能源。回國之前,申伯君正在研究一種幾十年前就存在的金屬元素,原子序數是119。這個元素,早年曾有俄羅斯和美國人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來,是極為活潑的堿性金屬,只要接觸空氣就會釋放巨大的能量。一克119足以讓一輛汽車從出廠行駛到報廢。但是,119僅存在于實驗室里,而且存在時間極短,稍縱即逝。自然界中,還沒有發現它的存在。但申伯君憑借自己多年來在化學、地質學以及計算機地質模擬實驗領域的研究,并在妻子俞素的協助下,他斷定在自然界當中也有119。
只是,鑒于這種元素極為活潑的性質,119只可能存在于深海的海床里。
申伯君對119元素的研究,是在私密的情況下進行的。這件事,只有他和夫人俞素知道。與周馥之接觸時間長了,申伯君感到這個人年長自己十歲,老成持重,看起來很和氣。漸漸地,他與周馥之走得很近,也把119的事向對方透露了一些。
敏感的周馥之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找到并控制住119,幾乎就是控制了整個世界!
原本就與申伯君關系不錯的周馥之,此時愈加看重這個年輕人。他尋找一切機會接近申伯君、為他尋找119創造盡可能的便利條件。申伯君單純地認為周馥之只是把自己當做朋友、為自己幫忙,從此更加將周馥之視作難得的知己,有關119的進展也及時地告訴周馥之。
隨著時間的推進,申伯君對119的尋找有了新的突破。他通過當時最先進的電腦模擬地球表層與深層地質構造的技術,并結合自己早先對119的研究成果,驚喜地發現在距離G5市五千公里處的海域里可能存有大量的該金屬。后來,這個數值修正為三千公里;又過了幾個月,精確到2870公里處,而且坐標也大致推算了出來,并不斷精確到分、秒。
申伯君的研究進展,每一步周馥之都了如指掌。當他得知119號元素的存在地點正在逼近秒的時候,那份狂喜比申伯君還要強烈。他預感到屬于自己的時代即將來臨!
但是,對于具體的精確坐標值,申伯君卻對周馥之守口如瓶。為什么?因為俞素。
和夫君不一樣,俞素不單智商出眾,看人也一看一個準。她多次告誡申伯君,周馥之這個人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你很難看穿他到底想的什么,最好離他遠點兒。對薰子的勸告,申伯君一笑了之。不過,夫人的話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申伯君出于必要的謹慎、并沒有告訴周馥之119的經緯度值。在周馥之死纏爛打之下,申伯君才含糊地說出數值的前面幾個數字,就是時和分,后面的秒沒有透露給周馥之。而且,申伯君對周馥之說,這些119元素很可能是地球上唯一的集中存在。
精確到分的經緯度值,雖然已經非常接近具體位置了,但操作起來幾乎不可能,因為涉及面積數十平方公里,根本無法尋找。人們不可能在幾十平方公里的海底去開掘,除非是巨人。周馥之不明白,為什么一向對自己無話不說的申伯君這次把嘴閉得這么嚴實。
周馥之表面上平靜如水,對申伯君的研究成果,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恭喜”。其實,周馥之的驚喜程度絕不亞于119的發現者。論學識,周馥之連申伯君的腳后跟都摸不到;論見識,則要反過來了。周馥之仿佛已經看到他飛黃騰達的未來:拿下119,整個世界都要聽自己的!
他不動聲色地繼續跟在申伯君旁邊,看著他、聽著他關于119的各種論述。忽然有一天,申伯君借故疏遠了周馥之,將所有關于119的資料都存在電腦里,并不再對他談起任何關于這個元素的事。申伯君此舉,是受了俞素的屢次提醒:防人之心不可無。
但貓已經發現了魚,哪能輕易松口?周馥之暗中打開申伯君的電腦并試圖破解密碼,未果;他高價雇了一個黑客進行遠程破解。黑客告訴他,這個密碼有數字、字母,而且分大小寫,如果用窮舉法的話,至少二十年。
兩天后,申伯君發現自己的電腦被周馥之動了手腳。他去找周馥之詢問,對方說只是“好奇”。申伯君卻徹底看清了周馥之的嘴臉和意圖,也完全相信俞素對這個人的判斷。他在自己和周馥之之間劃了一道無形的界限,從此遠離周馥之。然而,周馥之已經獲得了119的大概坐標,只是這個坐標精確到分,范圍太大,他必須得到精確的坐標、精確到秒的坐標。
高思記憶中永遠無法抹去的那個下午,申伯君聽俞素說、周馥之很可能要“采取非常行動”,目的是得到確切的119的坐標。他和俞素馬上收拾東西,準備轉移到G5之外的其他城市。那個時候,G5和A9還沒有開戰,雙方的市民可以自由往來。申伯君打算將119的成果帶入A9,進一步研究。
申伯君和夫人收拾停當,他讓俞素去買一些路上的食品,自己帶著剛滿三歲的兒子去地下車庫里取車,然后在車庫門口匯合。
剩下的事,大家已經知道了。周馥之讓他此前在“道上”結識的利先生等人去車庫里找申伯君索要119的坐標,要不到就“見機行事”:我得不到,別人也休想拿現成的!
從那以后,申鳴失去了父親,并成為高見奇家的一員,也就是高思。利先生并不知道周馥之索要的那串數字的意義,認為只是私人恩怨或者商業上的糾紛、沒什么大不了的。他回來后向周馥之撒了個謊、說申伯君一家三口都一命嗚呼了。
此后,周馥之暫時將119的事束之高閣,并加入軍方、參加了G5對A9的戰爭。復員后,周馥之因為參戰有功且頗會為人處世、漸漸得到G5高層乃至中央政府的器重。幾年之后,化學研究所的副所長一躍成為G5市長。榮任市長后,周馥之馬上著手操作一直念念不忘的119的事,他也的確有這個便利。
尋找并開采119,一己之力肯定不行,不僅是財力上、技術上也難以實現。于是,周馥之聯系到了在海洋工程方面頗有造詣的中東酋長國。讓酋長國出錢出技術,必須把真實目的告訴人家。那幫阿拉伯人可不好糊弄。酋長國聽了周馥之的游說,雙方一拍即合。再加上G5本地商界大佬的資金支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個東風,就是袁道安。周馥之讓老袁出馬、充作自己的幌子,啟動了以海上生活區為借口、以尋找119為真正目標的馬爾斯島工程……
周馥之對高思講完這些,不動聲色地看著大男孩,然后說:“沒錯,你的父母確實死在我的手里,或者說死在利先生的手里,反正都一樣。現在說這些,已經沒什么意義了。當務之急,馬上幫我找到119!”
“沒問題,”高思說,“我回家收拾一下。你準備好了,隨時通知我。”說完,高思就要起身。
周馥之攔住了高思:“為了行動的安全和絕對的保密,你現在不能回家,先委屈兩天。”周馥之叫來兩個助手、控制住高思:“一定要好生照顧這個小子。他要是出了半點差池,你倆都陪葬!”卸任市長囑咐過助手、撥通了毛赫的電話:“炸藥的事暫時擱置,我另有安排。你準備一些人手,過兩天、天氣好的話也許就明天,我要親自上島……別問為什么,到時候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