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開車,經過“兩岸”紅遍的花叢,那濃濃的氛圍,讓他想起往昔。
那是孩子回來了,他前往接機的路上,那天,花都沖天盛開,和他心情一樣。他這個年齡,沒有對未來的向往,卻有著強烈的對孩子幸福生活的憧憬。
多年的期待,即將變成現實。
兒子和“朋友”來了,他每日去買菜,忙著飯菜,了解他們的喜好,調理每頓菜肴。他起得早,睡得遲,注意每個細節。他每天早晨去取頭日訂好的餐,晚上查看門窗爐灶電路管道。
他的忙碌,孩子并不“知道”。
孩子走了,他如釋重負。一次偶然提起,孩子讓他“說說”。
說什么呢?孩子突然說要回來,讓他手忙腳亂,家中要做準備,一日當作幾日用。衛生要“無死角”,全部收拾擦拭,平時無所謂的污痕都得去除,這是麻煩活兒,也是力氣活兒。但還是留下了遺憾,保溫瓶口處還有“劣跡”,孩子的朋友擦的,這讓他慚愧自責。
孩子的朋友沒有再來。
是冷怕了嗎?他們回來的第二天就降溫,他們穿的薄,他找出家里的厚衣裳……
他想起了包餃子,那是其樂融融的景象。這不是他一個人,是所有人參與的項目。孩子的朋友包得又快又好。這是預示未來生活的美好……
為什么沒有再來?
物品還在那里,都是他們回來前新買的。人走后,擺放是原樣,不能動的,期待著……
他們為什么……孩子沒有細說,不能細問。
孩子和朋友回來的幾天,沒有什么不愉快呀,只有笑著問,說不說?不說,不說……
不方便出門,孩子還訂了“小吃”,二人卿卿我我……
互有嘲笑,也點到為止……
他想起了孩子打電話,有時在喊……
他參加酒席,心里常空落落。
家門外的水泥還是那時修的呢,窗的玻璃是那次全面擦的,高處也擦到了。
冰箱里空空,買東西也少了,炒菜也不多。
家里包餃子,那種升騰的歡喜呢,上哪里去了呢?
他開車經過那路段,沒有花開的時候居多,但他常想象出那盛開的繁花,沿途紅遍……以致不得不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