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小孩踩螞蟻,就說他未來一定是狠毒的角色,可能太絕對了吧。他為什么追著要消滅它們呢?怕進屋吧,怕它們會侵擾自己的地方,這是戒備的心理;有優勢的人,過度防范的意識在作怪。有人說,小孩就是玩兒呢。玩兒可以一起互動,但戲弄、操控就不太好了,更不可以傷害它啊。或許,是新奇呀,那么,蹲下看一會兒就很好啊。
一山說,我每次走過時,從不踩螞蟻,是怕踩了“報應”嗎?不是。是干凈,怕臟了鞋嗎?也不是。我總覺得小動物并不礙人的事,讓它們在這兒走來走去,沒什么不好。在孤獨寂寞的環境中,有了它們,就不顯得孤寂。看一會兒,忘了煩與愁。
那是一個小世界,亦如我們成人愿看的作品,有圖的,有影像的,或者就是文字描述,讓我們感受、感悟我們未知未曾體驗的事情;我們的大小,占世界的一份,是一個層次,占比小的螞蟻,是我們可見的微小的生命;它們有它們的生活或工作,它們在固定的線路上奔走,或在運輸,也可能在搜尋,忙忙碌碌,但不疲倦,不厭倦,做著它們的事;它讓我們忘掉或減輕了我們的情緒——我們每日接觸的重復和抵觸,不快和發泄,發泄不掉的心氣;小生命有著它們的道理,它們的樂趣;它們走成線,它們往返有規律,有耐性,那是一種平凡的世界,平靜的自律,平和的節奏,忙而不亂的作息。
我看它們,感受不一樣的生靈的情懷,覺得人可以反觀自己,看清自己的缺點,包括可悲的自我與排斥,狂躁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