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禍害
- 泗水河畔之抗戰
- 杜普
- 5161字
- 2020-11-20 10:30:26
第四十四章新禍害
李魯和孫成從孫村東寨門出來,躍馬揚鞭向東跑了一會,很快來到三岔路口,李魯在前面放慢速度,回頭對孫成說:“前面就是小河村,那里也有張百隆的人,咱們繞開它,從村子西頭向南。”
兩匹馬一前一后沿一條小路向劉家寨走去,在離北山口一里地的時候,孫成在后面喊到:“隊長,你看,山腳下那群人,像是魯剛他們。”
李魯向遠處看了看說:“是他們,咱們快走!”
說著,揚起馬鞭子,戰馬快步向前跑去。
等待在山腳下的魯剛和戰士們一看是李魯他倆回來了,一陣歡呼迎上前去。
李魯和孫成翻身下馬,魯剛敬禮后說:“李隊長,快把我們急壞了,我正準備向孫村靠近呢,這不,王豐已經回寨子召集民兵去了。”
李魯向大家擺了擺手說:“大家辛苦了,咱一起回去吧!我們邊走邊說。”
魯剛問談的怎么樣?李魯說,張百隆被日本特務收買,見利忘義,他不肯回頭,所以沒有談成。
正說著,見王豐和劉少堂帶著一群民兵走過來,李魯忙上前打招呼。劉少堂說,大伙都擔心張百隆不講道理,把你倆扣下,他哥哥又管不了他,所以想去孫村找張百隆要人呢!
李魯向劉少堂介紹了談判的經過,說雖然沒談成,但是我們也有收獲,我們結識了張百祥和幾個年輕人,尤其是張百祥堅決反對投降的態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為我們今后再聯系留下空間。
晚上,李魯約劉少堂王豐一起座談,大家認為張百隆投降日本鬼子后,會加緊對孫村周圍的控制,老百姓日子更不好過了。李魯指出,張百隆會被宮本調往別處,這是宮本招降張百隆的初衷,如果張百隆聽話還好,不聽話宮本會對他采取強硬手段的,孫村一帶還會被偽化,這對我抗日根據地會帶來新的威脅。劉少堂希望八路軍趕快打下孫村,李魯說,張百隆有三四百人,又獲得日本鬼子不少新裝備,還有五個炮樓做依托,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困難太大。
李魯建議劉少堂向鄉政府匯報這些情況,各村要采取一些防備措施,避免根據地遭受損失。再是要利用張百祥這個關系掌握孫村內部的情況,如果有重要情況及時給小分隊聯系,我們會找機會打擊這股敵人的。
第二天,李魯帶著五班回到邱家寨。
剛到住處,劉子文便陪著馬家莊的王鄉長來了,劉子文說:“王鄉長今天下午就來了,我估計你今天晚上也能回來,就讓王鄉長在這里等你。”
李魯忙問:“有什么急事?”
王鄉長說:“昨天上午,馬家莊對面的馮家莊突然在村口設立了路卡,把從這里過路的人嚴加盤查,尤其是對根據地來的人盤查的更嚴,馬家莊的財糧委員馬振福就被他們扣下關起來了。馬家莊派人前去要人,被告知是縣督導隊下的抓人的命令,堅決不放人。”
李魯問:“噢,縣督導隊,這是個什么組織?這件事是不是與敵人推行‘保甲制’有關系?”
王鄉長說:“是和‘保甲制’有關系,這個督導隊就是來干這個事的。聽說馮家莊大地主馮士印的兒子馮申是領頭的,這個馮申是偽縣民政局長,他的小舅子是偽縣長李光庭。”
王鄉長又說:“聽說北邊有幾個村子更換了保長,他們在各村推行‘連坐’,現在又設路卡,專門對付根據地的人,這個督導隊成了我根據地邊上的一個新禍害。”
李魯說:“敵人推行‘保甲制’就是為了隔斷老百姓與共產黨八路軍的聯系,想把我們困住,我們不能任其發展。我本來想等一等再收拾這些為非作歹的漢奸,現在看來到時候了。我們要盡快弄清楚督導隊的情況,找機會除掉這個新禍害。”
王鄉長表示盡量為八路軍提供一些督導隊的情況。
經過偵察和城里地下黨組織提供的情報,終于弄清楚這個督導隊的來龍去脈。
原來,宮本為加強對占領區的控制,下力氣推行滋陽“治安模范縣”的經驗,在縣鄉兩級調整充實“治安維持會”的人員,在村莊推行“保甲制”。針對西南方向防御薄弱的問題,他一方面實施收編土匪張百隆及部下的計劃,一方面在馮家莊一帶推行“保甲制”,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封鎖。
宮本深知為他辦事的這些中國人出工不出力,表面上答應的很好,實際上凈是糊弄皇軍。而這次八路軍在西南新建立的根據地,不僅與八路軍的老根據地連成了一片,而且直接威脅著滋臨公路的安全。一旦八路軍打公路的主意,那就是抬腿就到,這實在是個大的威脅。這個地方的“保甲制”屬于重點,必須派一個忠于皇軍的人去才能勝任,而誰合適呢?
宮本想到了縣長李光庭。因為李光庭家鄉受到八路軍的威脅,他不止一次向他詢問西南方向的防御問題。
確實如此,李光庭對家鄉的事很操心,自從八路軍拔掉張家灣據點后,過去來李家寨巡邏的治安軍不再來了,他老爹多次派人向他報憂,希望他能派兵去家鄉防守。怎奈他這個縣長手里沒有一兵一卒,無法滿足老爹的愿望。他整天憂心如焚,而恰巧這次宮本要他負責在西南一帶推行“保甲制”,這正合他的心意,他當即表示要把西南一帶建成治安模范區。
李光庭心里高興,在回辦公室的路上,仔細琢磨一定要把“保甲制”這件事辦好,這樣不僅滿足了爹的愿望,也省去自己整天的掛念。再是,通過辦好這件事,讓宮本也看看我的能耐,本縣長并不是一個庸才,只要你宮本給我權力,我什么事都能干出個名堂。
李光庭是李家寨人,他爹是個大地主,家有良田百畝,還開著油坊,做著買賣。他爹娘生了六個孩子,其中五個閨女,李光庭是唯一的一個男孩,排在最后。全家視他為寶貝,從小嬌生慣養,他爹把繼承家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稍大一點,便請來先生教他讀書,并且起了一個光耀門庭的名字。李家有錢,下本錢教育自己的孩子,先生也盡心教李家這一棵獨苗,后來李光庭考上了曲阜的一個學校。他在曲阜讀書時,學校里已經有了國民黨的活動,他很快就加入了國民黨,畢業后就被國民黨派到泗城黨部工作,日本鬼子占領泗城前,他早就是縣長了。日本人來了,他不但沒有逃跑,還組織縣上的國民黨員和一些商人歡迎日本鬼子,結果,日本人讓他繼續當縣長。
李光庭當縣長后,他的親屬都進城當了官。四姐夫是教育局長,五姐夫是民政局長,就連本家的侄子李相貴也當上治安軍大隊長。裙帶關系遍布政府部門,坊間相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泗城就是李家的天下,只不過是日本人來了他才變成老二。
這回,要去家鄉推行“保甲制”,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讓五姐夫馮申去干這件事。
馮申家里也是大地主,與李光庭鄰村,五姐嫁給馮申也是門當戶對。馮申也念過私塾,比李光庭大兩歲,與李光庭很投脾氣,李光庭幾年前就讓他當上了民政局長。
馮申聽說讓他回老家督辦“保甲制”,立即給李光庭提出要帶兵保護。
李光庭說,兵的事還是要自己解決,回到老家找幾個就是了,這樣用著也放心。槍的事我向宮本要,你到老家找一二十個人武裝起來,也順便給咱爹找幾個看家護院的,經費就地收取吧!”李光庭顯出很大氣的樣子說著。
馮申從民政局帶了兩個辦事員,顧了一輛車子,裝上三十支三八大蓋,回到老家馮家莊。
馮申在老家找了二十多個本家的年輕人,給他們發了槍,把剩下的五支槍給了老丈人。他以縣督導隊的名義向各個村子要錢,自己先拿大頭,然后拿出一部分給他的督導隊員發餉,宣稱這些人是吃官飯的。
馮申帶著督導隊逐村推行“保甲制”,把十幾個村子的保長都換上他選的人。保長,甲長,戶長一一登記在冊,讓戶戶、甲甲簽字,保長畫押。一戶不漏,人人有責,嚴防村子里的人與八路軍來往。
馮申的爪牙到處張牙舞爪,氣焰囂張。他們任意設置檢查站,隨時破門入戶搜查。一時間,這一帶烏云密布,恐怖籠罩。老百姓氣憤的罵督導隊是漢奸隊,罵他們不得好死。
耳聞目睹這個督導隊在根據地邊緣為非作歹,李魯和小分隊的同志們感到非常氣憤,幾個班長紛紛請戰,要帶領戰士們去懲罰這伙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蛋。
李魯在思考如何打掉督導隊的問題,他詢問班長們有誰熟悉馮家莊情況?
一班代理班長王玉五舉了舉手說:“我在城南據點干治安軍時,有一個兵是李家寨的,叫李光順,與李光庭是出了五服的兄弟,他家是李光庭家的佃戶,姐弟三個,兩個姐姐都出嫁了,因家里窮,當了治安軍混飯吃。這次我們拿下城南據點時,他本想參加八路軍,因他是獨子,我就讓他回家了。李家寨與馮家莊是鄰村,相隔五六里,我想去李家寨找到他,讓他幫助我們弄清馮家莊的情況。”
李魯說“可以,正好明天是馬家莊大集,我們一起去馬家莊,我到馮家莊外圍看看地形,你去找李光順,咱們下午在集上會合。”
第二天,李魯帶上王玉五和候二保化裝后去馬家莊,三人在集上轉了一圈,王玉五便去了李家寨。李魯和候二保朝馮家莊走去。
三月的天氣,春光明媚,田野里已經有人在修補堰埨,還有的在牽牛耕地。李魯和候二保沿著一條小路向馮家莊走去,兩人邊走邊觀察前面的情況,見不遠處的路邊有一片樹林,便加快腳步來到樹林旁。站在這里向馮家莊張望,不到一里路的村口,插著一桿掛了太陽旗的檢查站已經清晰可見。
一陣風吹過,旁邊樹林里發出輕輕的風鈴聲,李魯知道這是墓碑上掛的鈴鐺聲。他帶著候二保轉身走向西面的樹林。近前一看,這是一個有十幾畝地大的林地。蒼松翠柏遮蓋著一片大大小小的墳塋,幾座高大的墓碑掛滿了風鈴,微風吹過,風鈴響起,發出悅耳的聲音。
李魯看了看一座墓碑上的碑文說“這是馮家林,也就是馮申的祖宗們長眠的地方了。”
候二保接著說“馮家怎么出了馮申這么個漢奸呢?”
李魯說“我們要教訓教訓馮家的不肖子孫了!”
說著,掏出望遠鏡仔細觀察馮家莊的情況,候二保也登上一個墓碑前的石頭香案朝村子里張望。
一會,李魯用手指著村子里一個高高的屋脊說“這是一個大戶人家住的房子,估計是馮申家的。”
候二保說“這個房子離村口有二三百米吧?”
李魯說“差不多。”
兩人又觀察了一會,就返回馬家莊,他倆在集上找了個朝陽的地方坐下等王玉五回來。
下午,王玉五從李家寨回來了,三人一見面馬上返回邱家寨。李魯讓候二保拿出帶的煎餅,一邊走一邊吃。
李魯問:“見到李光順嗎?”
王玉五說:“見到了,他提供了不少情況,并且要求跟我來參加八路軍。”
王玉五邊走邊說,把見到李光順的情況說了一邊。他先打聽到李光順的家,鄰居說光順的娘已經死了,如今就他爹在家。見到李光順的爹,王玉五說自己是李光順的朋友,今天來馬家莊趕集,順路來看看光順。李光順的爹見是兒子的朋友,馬上說這就去叫光順回來,他讓王玉五先在家等一會。說完就出去了,不大一會,光順就和他爹一起回來了。
李光順一看是自己在城南據點的上司來拉,知道他現在又當了八路軍,不免有些害怕。他強作鎮定,給王玉五打了招呼,便把爹支出去了。
王玉五問李光順現在做什么事?李光順說給東家看家護院。王玉五就把自己想了解的事告訴了李光順,李光順一聽,就知道八路軍要打馮申了,他說如果自己這次立功,八路軍能要我嗎?王玉五問,你走了誰來照顧你爹呢?光順說送到二姐家,正好二姐夫去了煤礦挖煤,家里需要他爹去照應。王玉五答應到時候一定給李隊長說說讓他參加八路軍。李光順見王玉五答應了,就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向王玉五兜了底。
他說,上次被八路軍放回來后,在家也沒事干,正好李光庭家要找幾個看家護院的,他爹去求東家,說他當過兵,正好能看家護院,李光庭的爹就同意了。他和另外四個人分黑白兩個班扛槍站崗,白天兩個人,夜里三個人,由管家支使。因他扛過槍,管家還讓他教那四個人用槍。并且給李家女婿馮申說了光順這個孩子會使槍,馮申很高興,就叫李光順去馮家莊教他的督導隊怎樣使槍。李光順在馮家莊呆了五六天,專門訓練馮申新招來的隊員。訓練完回李家寨時,馮申交代他要把他老丈人的家看好,有什么事就來找他。最后,還給了李光順兩塊大洋。李光順回到李光庭家后,就當了護院的隊長。
王玉五說,馮申招了二十個督導隊員,都是本家的兄弟爺們,一個叫馮三的當隊長。馮三是馮申的叔伯兄弟,曾經跟馮申一起讀私塾,但是他不是讀書的料,混了兩年就不讀了。長大了就跟著當村長的大爺也就是馮申的爹在村子里當點差,這次馮申搞保甲制的督導隊,就讓他當了隊長。
馮三當了隊長,不遺余力地推行保甲制,馮申對他很滿意,逢人就說“打仗還是親兄弟啊!”
馮三把二十個人抽出八個給馮家大院站崗,白天兩個,夜間六個,其他十二個人跟著馮申到各個村子督導,晚上就回來住在馮家大院的后院里。
李魯打斷王玉五的話,問督導隊的檢查站夜里有沒有崗哨?王玉五擺了擺手說,沒有崗哨,只是白天有人。
王玉五接著說,馮申在老家忙活了這一陣子,李光庭很滿意,不斷給他撥款送給養,并且經常在維持會宣傳馮申的經驗。
聽說李光庭向宮本匯報了馮申的工作成績,宮本聽后夸馮申很能干。宮本讓馮申擴大戰果,把城南一帶也交給馮申。李光庭擔心馮申一下子管幾十個村子顧不過來,還擔心馮申走遠了顧不上他家里的安全,就對宮本說城西南的“保甲制”還不穩固,督導隊還要再盯一陣,如果讓馮申走,是不是修建一兩個據點再走?宮本立即同意在馮家莊和鄰村趙家莊修建兩個據點,先交給馮申的督導隊去管,下一步再交給治安軍第二大隊,并且要馮申擴大督導隊的人員。這一陣,馮申正忙活修建據點的事。
李魯聽完這些話,意識到馮申搞的督導隊已經向軍事組織發展,這不僅對根據地是個威脅,而且也成為一股以宗族為骨干的準軍事力量。如果打擊不及時,日后必然后患無窮,必須盡快除掉這伙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