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崎駿傳
- 何淑蘅
- 1082字
- 2020-09-09 15:31:34
1.一個灰色的、歇斯底里的時代
飛機在天空隆隆地飛著,不時有炸彈從空中掉落,炸彈興奮地與大地進行親密擁抱,進而翻卷起一大片飛揚的塵土,塵土消退之后,地面上赫然出現一個駭人的大坑。耳邊不時傳來男女老少的呼喊聲,這些呼喊聲是被炮彈氣流沖散的家人在召喚親人,是被巨大聲響嚇壞的孩子在叫爹媽,是面對陰陽兩隔絕望地呼喊……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遭受轟炸的場景。在這充斥著硝煙和絕望的境地,人們自然比任何時候都要惜命。在戰爭期間,并不乏為了遠離戰爭而不愿參軍的人,也有人會在環境的影響下發戰爭之財。畢竟在那個灰色的、歇斯底里的時代,這無可厚非。宮崎駿的父親宮崎勝次就是這樣一個惜命、顧家的人。宮崎駿后來說道:“正是因為父親的‘沒出息’,才有了當年的我。”
1939年,日本開始集結大量軍隊,準備侵略中國。在某個部隊當中,一位長官正在向士兵開展“大東亞共榮”的宣傳教育,所有人都被高亢的熱情感染了,高喊著“為天皇效忠”的口號。當長官問道:“有沒有人是不想去的?”頓時鴉雀無聲。猶如一個世紀般漫長的幾秒鐘之后,一位士兵顫巍巍地站了出來,并且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長官,我的妻子剛剛生產,作為丈夫我不能離開她!”長官氣憤地責備他“不忠”。這位被嘲笑為懦夫的士兵站在原地哭了兩個多小時,最后長官不得不同意了。
這位臨陣脫逃的士兵便是宮崎駿的父親宮崎勝次。當時的宮崎勝次沒有什么偉大的理想,認為自己只是一介平民,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不能拋棄他們,踏上一條生死不明的道路,何況正義并不站在自己的陣營。宮崎勝次是一個男人,一個普通的男人,他有著自己的責任,因為他并不偉大,所以心中只盛得下家庭。
父親留了下來,養活了妻子和宮崎駿的大哥。母親對做事的要求很嚴格,宮崎駿之后的動畫《天空之城》描寫過一位海盜婆婆,他的四弟曾感嘆,雖然這位海盜婆婆與自己的母親并不非常相像,但也能看到一些母親的影子。
之后,父親便到了中島飛機制造公司。這家公司一直以“飛機報國”為理念,在當時算得上是亞洲最大的飛機制造廠。作為日本對外爭的“軍火庫”,中島飛機制造廠為軍隊提供了一半以上的軍用飛機。
在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1941年1月5日,宮崎駿在東京文京區出生了。就在宮崎駿出生的那一年,日本陷入了更糟糕的僵局,東京已經岌岌可危。為了保護妻兒,宮崎駿的父親攜全家先后搬到宇都宮市和鹿沼市,宮崎駿的童年便在這鄉野之間度過。
父親投奔在宇都宮市開辦飛機零件制造廠的大伯,并做了廠長,主要監督戰斗機主引擎的制造。
因為家族企業生產特殊產品,宮崎駿從小就接觸到很多飛機零件,也喜歡在紙上畫一些有關飛機的圖畫,這也許就是他踏入動畫界的起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