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關于匈奴見諸記載的歷史,自公元前3世紀頭曼時代至公元5世紀阿提拉逝世,約有七百年之久。在漢武帝時代,匈奴遭受西漢王朝的嚴重打擊。公元前1世紀中葉,呼韓邪單于降漢之后,匈奴分為南北二部,南匈奴遷居邊塞以至塞內,在兩晉時代,是所謂“五胡亂華”之首。可是到了5世紀的上半葉,后魏克姑臧、赫連勃勃與沮渠蒙遜所建立的國家滅亡之后,東亞的匈奴王朝便再也沒有見于中國史書,只有匈奴后裔或支派如屠各或稽胡,直到隋唐,還散見于史書的記載。
北匈奴則往西方遷徙。遷到蔥嶺、大宛以西地方者,前漢時期有郅支,后漢時期有悅般。前者被甘延壽與陳湯攻破,后者被耿秉與竇憲攻破。此后北匈奴的余眾到烏孫西北建國,歷史似乎也不太長。
4世紀中葉左右,黑海北部與羅馬帝國之東,有一個國家叫作粟特,匈奴曾殺其王而有其國。到了4世紀的下半葉,匈奴人又從羅馬帝國的東境侵入歐洲,到達現在的匈牙利、意大利、德意志以至法蘭西等處,使整個歐洲受到極大的震動,引起歐洲民族的大遷徙與變動,對于此后歐洲的歷史有很大的影響。
匈奴的歷史,無論對于亞洲、歐洲和世界的歷史,都有很重要的意義。關于匈奴的起源、匈奴的強盛、匈奴的衰亡,以及匈奴如何從其故地西遷至蔥嶺以東和以西的西域乃至到達東歐與西歐,這都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
西歐學者二百多年來,以及少數日本學者數十年來,對于匈奴的歷史,寫過一些論文與著作。他們對于歐洲方面的資料雖然很熟悉,可是對于中國的豐富史料還未充分地利用。
我盡量搜集我國與歐洲有關匈奴的史料,加以整理,期望使匈奴的歷史得到較為完整的面貌。但有不少資料,可能我還沒有看到。希望對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人加以補充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