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給你一張過去的CD
- 學霸養成日志
- 大胃火鍋菜
- 2036字
- 2020-09-14 21:00:00
平時的生物課,大多是兩人商量好,如“一人一節”,或是“一人半節”,輪流交替著上。
不過陳陽畢竟是實習教師,經驗尚有欠缺,不似老教師那般火候周到,偶爾講課有不夠詳盡之處,臨近課程尾聲,查老師也會從坐在教室后聽課的位置站起來,走到講臺桌前補充一二。
匆匆數月過去,離陳陽結束實習返校的日子,也越來越近。
試卷講評課,素來是查老師來上的,今天也不例外。
“這個細金和真金呢……”
年近五十的查老師普通話不是太好,總是把“菌”字念成“金”,一開始大家還摸不著頭腦,后來習慣了,也就沒那么在意。
倒是張翰林時隔多年,再一次聽到查查這口熟悉的普通話,還是有些忍俊不禁。
“我猜查查普通話應該沒有二乙。”張翰林低聲對鄭抱星說道,后者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稍稍扭頭,眼角余光瞥到教室后聽課的陳陽,她時不時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寫些什么,神態沉著恬靜。
“無論對我們來說,還是對她而言,這短短幾個月的相處,都在彼此人生中留下了一抹痕跡,雖然極大概率會成為未來日子里被遺忘的一介過客,但這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張翰林收回目光,面朝前方,查查在黑板上奮筆疾書,他則動筆抄寫在試卷上。
……
周五下午的第二節課,是音樂課,每周僅有一節。
在張翰林的記憶中,到了高二后,音樂課就順理成章地從課程表里消失,與之相似的還有美術和信息等科目,就這樣毫無防備地畫上句號。
生物課結束后,一小部分人拿著卷子圍在查查和陳陽的身邊,大多數人則翻出音樂書,準備去隔壁樓上音樂課。
張翰林撓了撓頭,一節生物過得如此迅速,是從前極少體驗過的感受,怎么說呢,有些陌生,卻又覺得高中理所當然的就是這樣。
不過他剛才雖然聽講得頗為認真,但基礎實在太差,對有些題目中涉及到的知識沒多少印象,要跟上查查的節奏還是勉強了些。
看著講臺桌旁起碼有十來個同學正聚精會神地聽著,張翰林稍稍辨認了一下,都是平常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
也是,如果勤奮好學還不能取得相應的收獲,又怎會有“天道酬勤”一說呢?
張翰林打消了拿著卷子,傻乎乎跑上去提問題的想法,且不說那么多人等著,何時才能輪到他,就說他這點知識水平,更好的老師反而是生物課本。
目光微動,他注意到墻上的時鐘分針已經越過了“3”,不再耽擱時間。
隨手把桌面上的卷子壓在生物書下,張翰林等來了如廁歸來的鄭抱星,兩人就一起朝隔壁樓走去。
隔壁樓就在主教學樓的旁邊,全名“松林樓”,由于大多數人并沒有關注到這棟樓的名字,故而常常以“隔壁樓”稱之。
音樂課的教室,就在松林樓三層。
走上樓梯的時候,正好聽到眼保健操的廣播響起,張翰林兩人仿佛聽到了催促聲般,腳步也不禁加快了少許。
上到三樓,已經可以看到老徐在走廊的盡頭抽煙,從這個角度只能看見他的背影,以及一縷縷從腦袋頂上冒出的煙霧,飄渺無狀。
老徐全名徐冬,年紀大概三十來歲,他留著頭清爽的短發,臉上胡須也剃得干干凈凈,很注重個人形象。
記得是高一剛入學的第一堂音樂課,徐冬笑著說:“帶過前幾屆的學生,他們無論什么場合總叫我徐老師,聽著太嚴肅了。”
“我就跟他們說,誒,以后路上見叫我‘老徐’就行,顯得不那么生分。”
“當然了,上課還是公眾場合,還得叫我徐老師!”
從那以后,大家私底下談論的時候,也都以“老徐”稱呼了。
他可能是全校僅有的音樂教師,按照老徐的話來說,就是音樂學科帶頭人——
一個人撐起一門學科這種事,并不罕見。
樂和一中重視成績,音樂、美術這類與高考無關的學科能免則免,課程安排得不多,相應學科的教師也無需多招。
“老徐別抽煙了,太嗆了!”
鄭抱星忽然喊道,他故作姿態地捏著鼻子,其實隔著這么一段距離,根本沒聞到。
老徐聞聲回過頭來,一根煙已經燃燒了大半截,他笑罵道:
“這么老遠都能聞著味兒,你小子是不是偷抽煙,從實招來。”
“沒有的事。”鄭抱星嬉皮笑臉地回了一句,又道:“我們先進教室了。”
“去吧去吧,好好做課前準備。”
張翰林看著老徐一頭扎進旁邊的休息室,心想他可能是去找煙灰缸了。
兩人走進教室,按照在班級的位置坐下,把音樂書放在桌子上,課前準備就算完成了。
最前面擺放在左側的鋼琴,盡管有窗簾抵擋了陽光的照射,但那些精致分明的黑白琴鍵在教室燈光的映照下,仍舊綻放出晶瑩的光澤。
隨著上課鈴聲敲響,老徐走了進來。
他徑直坐在鋼琴前的椅子上,待鈴聲停止,一陣悅耳的琴聲毫無間隙地傳來。
這是每堂音樂課開始時的特定節目,老徐總會挑些流行曲目來彈,有會唱的,自然跟著節奏輕聲哼唱,不會唱的,也能靜靜沉浸在動聽的旋律中欣賞歌曲。
不得不說,認真彈琴的老徐,有種獨特的魅力,即便是同為男性,性子大大咧咧的鄭抱星,也不禁低聲感慨:
“老徐真帥啊!”
張翰林嘴角微揚,心思卻更多放在了老徐彈的這首曲子上。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
這是陳奕迅和王菲合唱的《因為愛情》,2011年初收錄在專輯里,后來登上春晚舞臺,并在十年乃至更久的未來都經久不衰的一首歌,如今以琴聲的方式重新在張翰林的耳邊回旋。
重回高一,在這樣一個陽光正好,氣氛濃厚的音樂課堂上,他仿佛真的接過了那張過去的CD,以自己的方式重演盛劇。
所以我們還是年輕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