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大禹智出燒石山 二友進訪姑結國

  • 治水蕩妖記
  • 黃公麟
  • 4816字
  • 2021-05-03 13:51:57

話說眾將司在應龍旅帳內,看著應龍,言語輕聲擾擾。

有云:

“將眾心是掛英雄,何時取果方是歸。”

后稷曰:“不知青鶴三人,何時方能回來。”

大禹曰:“當今,庚辰一直暈迷不醒,而洪水慢漲,前有妖怪阻擋,又不能開山,我對不住大后及眾人也?!?

閼伯曰:“文命,不必自責?!?

中冬曰:“閼伯言之有理,不必自責,遇事不可急,萬事到頭皆有宜?!?

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青鶴等人回來了,入于帳內,眾人甚是歡喜,但隨之而入,還有一少女。

大禹問曰:“此是何人耶?”

燕燭曰:“此乃南方天帝,炎帝氏之女,名曰精衛,又曰女娃。”

青鶴曰:“在路上遇著妖怪,乃其與其姐姐救了我師兄三人,又是其取了懸崖上的雀離果。”

眾人聞得,皆謝了精衛。

真行子曰:“快快救醒應龍?!?

那青鶴遂取出雀離果,交與中冬,眾人避開,中冬施法,將雀離果一個一個地送入應龍口中,又使太玄氣,將果運入應龍腹中。

不長時,應龍醒了,眾人皆歡喜,應龍剛起身,即渾身疼痛,眾人急忙扶著他睡下。

中冬曰:“莫要急著起,先睡下,雀離果仙氣尚未運散全身,待過幾日后,果氣運散,方可全愈。”

大禹曰:“庚辰,如今不可亂動,汝安心休養罷?!?

燕燭曰:“應龍兄,系這位精衛姑娘取了雀離果,救了汝?!?

應龍曰:“多謝精衛姑娘。”

那精衛曰:“不謝不謝,汝安心休養罷?!?

隨后,大禹讓直窺與之交在帳內,照料應龍。其他之人,都出了應龍的旅帳。

燕燭曰:“精衛不僅救了我師兄弟三人,亦取了果子救了應龍,此來更是助我等治水?!?

大禹曰:“好啊好啊!將后,我等共患難,同治洪水?!?

后稷曰:“不可,女子上陣,恐不利諸事?!?

真行子曰:“棄公此言差矣,女子不利諸事,那娥皇女英曾助大后,在丹水大破無德之君,汝還記否?”

后稷聽后,自知理虧,于是,向精衛賠禮道歉,精衛亦原諒了他。

精衛曰:“方才之事,望眾位將后不必提起即可?!?

那后稷聽完之后,對精衛甚是佩服。

帝女有贊:

“果是大氣又非凡,不愧炎帝南方女?!?

卻說那石山洞府的三妖酋,在吃酒長歡。

那三妖酋赨山曰:“如此之久,二哥為何不見回耶?!?

四妖酋垚山曰:“難不成出了事矣?”

忽有小妖入報,說二大酋長回來了,那三個妖酋同往出迎。

卻說那二妖酋已恢復元氣,回了來,遂被另三個妖酋,迎進了石山洞中。

大妖孟山曰:“二弟此去,何以久耶?”

那二妖嚳山曰:“大哥不知,我探知虞營中,有人去采仙果,想救那受傷的應龍,我在東海邊劫其取果之徒,有一女子出面,助其眾戰我,亦勝不過我也,在我勝望之時,即被另一女偷襲,使我受了傷,戰后,我逃至一洞,養了傷,今方才回至?!?

大妖孟山曰:“來來來,吃酒,忘了那不快之事,明日,我等備兵,去襲他們營寨,再去尋那二女復仇。”

隨后,這四個妖酋遂大飲大吃,喝得醉醺醺的,不題。

有云:

“刀兵相見遲早事,一時太平又風波。”

卻說禹等眾人在中軍下帳中議事,討論如何平妖開山。

太蓮曰:“現今如何應對?”

青鶴曰:“我與燕燭、小師弟曾去視河,回時尋不著路,賴得太上元始天尊指點,而天尊有言,若有難,可去昆侖山八寶玲瓏宮尋他相助?!?

大禹曰:“那元始天尊乃仙界之祖,豈可想見,便可見的?!?

中冬曰:“既系天尊所言,有難處,可尋他,那自然皆能見其面也,吾去一趟昆侖山八寶玲瓏宮,爾等守好營寨?!?

隨即,中冬行出中軍大帳,化為一道金光,徑出營寨而去。

有云:

“天方又夜長,昆侖有良方。”

卻說中冬來至昆侖山八寶玲瓏宮,從空而降,行至山門下,有兩個黃巾力士,在宮門前威武凜凜。

中冬至前,禮曰:“靈仙公魚,來謁見太上元始天尊。”

那兩位力士聽知亦不動,門里行出一道人,中冬見了禮。

那道人回禮曰:“吾乃中元上真,汝可是來尋天尊的?!?

中冬曰:“正是,勞煩引見?!?

那道人曰:“隨我來?!?

于是,中冬跟著那中元上真入了山門,一路上見得:

“金光氣瑞騰紫霧,白鶴湖戲蝶戀花。

碧摩漢頂奇石懸,孔雀青鸞亭外坐。

玄山金猴掛青松,仙鹿歡鳴鳥幽聲。

奇花名樹皆絕唱,色靚麗彩勝山下。

巖盤高山臥白虎,秀林寬河滾青龍。

正是清心神仙處,妙靈太虛道家風?!?

快至宮前時,中冬雙手整裝衣端,隨那道人行入宮殿,行至仙臺之下,見那玉清元始天尊坐于平臺上,臺下兩邊坐著大小仙眾。

有云:

“兩邊靜坐,有仙真、仙君、仙叔,靈君、靈師、靈公、靈人,真公、真人、真師、真伯、真尊等等?!?

那元始天尊妙妙法相,

有云:

“混沌未開即在先,太玄自然無極變,無窮大法渡萬劫,天道不滅大羅仙?!?

中冬禮曰:“天尊,吾乃中土治水之人,現有妖怪阻擋治水,禍害一方,望請天尊相助,斬妖除怪,造福蒼生。”

那元始天尊曰:“吾已知曉,中元上真,汝引靈仙道友門外山亭候休,坐片稍刻,即派仙人下凡相助”。

隨即,那中元上真引中冬往去。

太上元始天尊詔來四位真人入宮,分別是妙覺真人、慈惠真人、空明真人、好生真人。

那元始天尊交待了一番,四位真人領下法旨。即后,四位真人隨中冬徑出山門而去。

有云:

“這邊救兵昆侖回,那邊妖眾點兵去。”

卻說那四個妖酋,已點整妖兵之隊,大大搖大擺的去攻虞營。

在那虞軍中軍大帳中,大禹等將司,正在談論中冬請仙之事,而對于妖眾來襲營,卻一無所知,對防營稍有放松。

有云:

“一場大戰不可免,勝利將是正義方?!?

話說那妖眾之軍,浩浩蕩蕩的行入于林中,被打水的太蓮看見,于是,便趕忙回報。

大禹等眾官人正在中軍大帳中,太蓮急忙入報,說妖眾來犯,中帳內的眾將司聽后,無不大驚。

真行子曰:“后稷、閼伯、伯益,汝三人各率一隊,堅守后寨,見妖怪只管弓箭伺候,其余眾將官,皆往前寨御敵?!?

虞軍眾將官得令而行。

精衛曰:“我吶?”

燕燭曰:“隨我來?!?

精衛曰:“嗯?!?

敵眾妖兵殺來至營前,個個兇而惡相,嚇得虞軍將士們,心驚膽戰。

大禹曰:“眾將士,不用驚,守好寨門?!?

那四妖酋各使銅叉殺來,大禹與青鶴、太蓮、燕燭等人,一起迎上,遂大戰于空中,妖兵攻向虞軍營寨前門。

真行子曰:“放箭?!?

那妖兵之眾打至寨門前,被箭四射,隨之敗陣撤退。

不多時,眾妖兵又聚合來攻,又打至寨門,一頓廝殺,妖兵即攻破寨前大門,雙方又在寨中,展開大戰廝殺。

那精衛護著真行子,殺了數個小妖,而百里童子使笛力戰,亦傷許些小妖,前營打得激烈,后稷與閼伯、伯益率后軍,加入前寨之戰,一時間,塵煙飛揚,器聲四響。

有云:

“虞四將,妖四酋,殺氣滿天飛,個個怒戰不覺累。

營內撕殺,妖眾狂歡。十里兵甲響,遍地滾征塵?!?

那四個妖酋皆吐出七焰火,大禹等四人亦散開閃避,虞軍將官快頂不住之時,中冬領四真人回來了。

燕燭曰:“師父回來矣。”

中冬見狀,遂使棍迎去,殺向那大妖酋。

那妙覺真人拿出法寶鳳凰金罩,拋向那三妖赨山,此時,那三妖赨山正殺向太蓮,聽得后面有聲傳來,便急忙回眸,一時間,三妖赨山便被妙覺真人的法寶罩住了。

不長時,那三妖赨山在罩內,隨之化為一股赤氣,便一命嗚呼了。

那慈惠真人指起很多石子,拿出金靈葫蘆,念了念咒,那葫蘆噴出紫氣,染了那些碎石,即時,染石成兵,遂去戰妖兵之眾。

那四妖垚山與二妖嚳山見狀,便起腳就逃,當兩個妖酋剛一飛起,便被空明真人與好生真人劫住了去路。

那嚳山與垚山這兩個妖酋,在被攔住去路之時,同時向空明與好生二真人,吐出七重焰火,而空明與好生二真人皆躲了過去。

隨即,那空明真人祭起法寶風云袋,收了七重焰火,而好生真人亦祭出法寶擒妖繩。不一時,便捆住了二妖嚳山與四妖垚山。

明真人祭出風云袋,將嚳山與垚山兩個妖酋,收入法袋中,不長時,皆化為了血水。

話說那大妖孟山與中冬大戰,一場廝殺,便被中冬打落于地。

那大妖孟山見諸兄弟盡死,已無心戀戰,遂騰空而逃。而好生真人祭出擒妖繩,那大妖孟山豈能逃得了,一時間,遂被擒妖繩擒綁住了,摔了下地。

而中冬飛下去,橫掃一棍,便將那大妖孟山的頭,削了去。

妖兵見到四大酋長皆死了,也都無心再戰,已成一群烏合之眾,遂紛紛四散逃竄。

真行子發令,順勢攻取石山,不長時,虞軍便攻至石山,那里的小妖,已經逃得一干二凈。

那四真人來到石山,便與真行大禹等人辭別。

臨行前,那妙覺真人對大禹曰道:“禹,太上元始天尊讓我告伲知,若想平去此山,可用人道之火?!?

話罷,四真人駕云離去,回去交旨了,不題。

真行子領眾將司,入了那石山洞中,臭氣撲鼻,遍洞老鼠,中冬吐了一把火,驅散洞中老鼠。

大禹等眾人觀視一番后,遂上到了山頂上。

大禹曰:“應龍曾言,此山乃蚩尤一兄弟,被九天玄女斬殺后的頭顱,落于此河中,化為此石山。”

閼伯曰:“應如何平去耶?”

大禹曰:“方才妙覺真人曰道,用人道之火可平之?!?

真行子曰:“人道之火,便是我等常用暖身煮食之火。”

青鶴曰:“如此大石山,用?;鹑绾文芷街侩y道是玩弄我等?”

真行子曰:“眾將先回去,收拾營寨,再言?!?

隨后,眾虞將率軍回了營寨,將死去兵士埋葬,將妖兵尸體用火燒毀。

不久,陽生與儀狄運糧已到,看見營寨甚是狼狽,兩人不解,伯益與后稷遂一一為二人解惑,不題。

有云:

“大禹前斬殺蛟龍,用其肉為糧,分于各營,今已所剩無幾,幸有儀狄等送糧到?!?

真行子又令儀狄帶一兵隊,讓他將傷者,運回虞都休養,不題。

數日之后,虞軍收拾寨內,一切又恢復平靜。

卻說又至黃昏時,虞軍各帳煮糧以食。

有云:

“夕陽西下,已臨夜晚,滿星盡出在天空,將士們在火堆煮食談聊?!?

燕燭架著四塊粗石,將用大竹簽好的蛟龍肉,放在火堆上烤。而精衛即以銅鼎煮了些黃野菜野雞湯。

有云:

“殺雞扒盡毛,掏去其臟內,斬成八九塊,放入銅鼎煮滾,再放黃花菜,又下了點鹽巴,煮出甚香?!?

又云:

“銅鼎煮食黃野菜,水散將是起禹智。”

那燕燭幫精衛將銅鼎拿起,不小心腳歪了一下,撲通一聲,銅鼎剛好落在架火那四塊石頭上,而滾滾湯水,亦灑在石頭上。隨之,那幾塊石頭即刻裂開,大禹看見后,心有所思。

精衛對燕燭曰:“可傷著?”

燕燭曰:“無妨事。”

不一時,大禹恍然大悟,對夜空笑了起來,眾人不解。

太蓮曰:“文命兄,這是唱哪出?”

大禹回頭之時,眾人即無言望著自己。大禹便對眾人曰道:“無事,無事?!?

隨即,大禹走至燕燭面前,抱了抱燕燭,曰道:“真是感謝汝矣,洪崖,汝解我心中之謎問也?!?

那燕燭不解,而青鶴等眾人,亦個個皆不解,夜飯過后,大家各自回帳休息。

次日,大禹命虞兵在石山洞中架木堆柴。后稷與伯益、閼伯等將官,還是不解,個個依大禹之命行事,筏木的筏木,拾柴的拾柴,個個忙忙碌碌起來。

又到了黃昏之時,大禹便命虞兵,向所燒石處澆水,即時,石山裂開一塊塊大石,沉于河中,到了此時,虞軍上下,才茅塞頓開。

青鶴曰:“原來如此,怪不得昨夜,其一人在自笑哪!”

伯益曰:“姒伯真有法子。”

有云:

“智者可成事,治水有遠見。”

又次日,大禹使銅量尺下水測位,虞將虞將繼續用大禹之辦法,燒石澆水,開山導洪,又忙碌起來,不題。

歲月有云:

“飛箭閃光陰,秋走冬至來”。

話說水公之軍,在厲水分洪,引至一處,乃是一片山林,在水邊扎下營寨,寒風凜冽,將士們都換上獸皮冬衣。

水公領眾將司官,行至前方丘山觀望,只見得:

“寒風凜凜,雪飄小花,一條大河無水,朝向東南,松林布密,兩座高山峨立,有市白煙升天,鳥語聲幽。”

子高曰:“那條干河,便是隨河,可導疏水入那隨河。”

水公曰:“可左前之處,有片樹林阻擋?!?

子高曰:“看,前方有市鄉煙火,應系某方國部落。”

水公曰:“青坐、漢東,汝二人為使者,去見那國主,問其借道導水。”

圣仙與漢東得令而去,隨后,二友縱空而下。一番飛騰,二友過了那兩座高山,二友到了一片松林前,行入林內,走了十里,看見一方國部落,二友進往。

只見得:

“小溪暢流滾熱氣,木棚樹屋處處見。煙火驅寒,人人穿獸皮,有的捏泥為陶罐,有的趕羊殺豬,還有的養鴿喂雞。道路貨滿資多,互有交換,部落喧鬧非常,真是深林有繁華,不比外城鄉。”

二友隨便問了一人,曰道:“此是何國?”

那人回道:“乃姑結國也”。

二友謝了那人,繼續前行,那些好閑的頑童們,跑來扯了二友衣服戲玩。那國中之人,有的放下買賣,都看著二友,圍哄哄的說著話,那二友推開那群小孩。

圣仙禮曰:“眾位父老,爾等國主在哪!可否引見。”

有一老者曰:“汝二人想見國主耶?”

漢東曰:“對,煩勞哪位鄉親引見。”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永定县| 芜湖县| 三明市| 黄平县| 宜兰县| 利津县| 横山县| 金山区| 闵行区| 芜湖市| 宝应县| 定陶县| 廉江市| 石屏县| 白水县| 拉孜县| 陇川县| 宁陕县| 象州县| 湛江市| 怀远县| 突泉县| 鹤岗市| 临清市| 黄浦区| 康马县| 安国市| 铁岭县| 阳泉市| 偏关县| 涿州市| 延津县| 台南市| 莎车县| 靖西县| 沙坪坝区| 松潘县| 衡东县| 兰西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