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毫無疑問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他很早就開始進入了曲轅犁的測繪工作,很早就開始計劃著將這件耕作農具給推出。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古代中國耕作農具成熟。
閻立本認真的看著曲轅犁的構造圖,雖然陳禮的丹青水平在閻立本看來不值一提。至于陳禮畫的曲轅犁的草圖,也不是特別完善。這就是一個大概的框架圖,很多的細節還沒有完善。
只是在閻立本看來,這個曲轅犁還是有著非常不錯的構思,值得嘗試一番。
至于李承乾,當朝太子可沒有太多的時間一直投入在這件事情當中。尤其是李承乾現在還要學習、讀書,他是掛名的‘曲轅犁攻關小組’的領導,不代表他一直會在這里。
看到了閻立本來了,陳禮笑了,“閻侍郎。”
閻立本拱手作揖,笑著打招呼,“游騎。”
打完招呼后,陳禮和閻立本來到了演武場。那里現在有一些犁具,這是要做實驗的。
指著直轅犁,陳禮說道,“我們需要讓犁架變小,雖然曲轅犁的構造更多,但是也更加的精細,實際上犁架的整體分量也變輕了。”
傳統的直轅犁,犁轅是直的,構造看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這樣的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是很高。
閻立本開口說道,“我已經讓人打造新的犁鏟,今天就能送來。”
犁鏟,也可以叫犁鏵,自然就是鏟土、翻土的功效。傳統的直轅犁,犁鏟比較四四方方。這在陳禮看來效率就不夠高了,鏟土的時候自然也就比較費力,所以新的犁鏟也‘三角形’。
犁評也很重要,是個長方形的木框,位在犁箭之上。而犁建是個曲狀木楔,安在犁評之上。犁評可以前后移動,耕地時推進犁評,犁鏵就向下可以深耕;拉回犁評,犁鏵向上,可以淺耕。也多了犁壁、壓鏟......
陳禮和閻立本在認真的討論,一些能工巧匠在這個時候也紛紛的提出自己的見解、想法。
雖然陳禮見過曲轅犁的‘實物’,也能夠大概的畫出來草圖,簡單的說出來原理。而閻立本他們這些人,確實會根據陳禮的一些描述去理解、改進。
但是真的要說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曲轅犁的創造,這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只不過這些人也根本沒有任何的意見,這是來自皇帝的旨意,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拒絕的權利。再者就是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有些懷疑,也曾在無數次實驗當中遇到了一些麻煩。
但也看到了一些不錯的效果,看到了這個項目繼續推進下去的可能性,這也給了很多人更多的信心。閻立本和將作監的能工巧匠們也充滿信心,再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肯定可以創造出‘貞觀犁’,他們已經看到了希望。
“果然啊,集中力量辦大事!”陳禮喃喃自語,感慨著說道,“看看這個攻關小組,明面上的人手三十人左右。但是后面還有無數鐵匠、木匠在幫忙,造出來這些部件。”
這就是陳禮的心里話,這也是他現在看到的一些狀況。
五天的時間,一具具犁架被運來,不斷的調整一些犁床或者犁轅等等。陳禮他們根本不需要在意成本之類的事情,他們只要覺得不滿意,就立刻會有新的部件被趕工出來。
陳禮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曲轅犁看起來是初具雛形了。可能細節上還需要完善,不過只要繼續深入的研究,繼續完善,那么就是成熟的曲轅犁了。
“游騎!”閻立本心情很好,開口說道,“這具犁很不錯,看似構造更復雜,但是使用起來比較輕巧、省力,比我想象中要穩定。”
陳禮忍不住笑了起來,繼續說道,“但是這些事情,還需要繼續摸索。要盡可能的找到最佳的比例,這樣才可以更加的省力。”
閻立本笑著點了點頭,矜持且得意,“我已讓人在楗、梢、榫下些功夫,我們的犁會更穩固!”
看看,不愧是將作監的少監。雖然閻立本是一個大畫家,不過對于建筑有很深的研究。而將作監的能工巧匠更是不少,自然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帶來很多的技術上的突破和支持。
閻立本指著演武場的那三具‘貞觀犁’,開口說道,“游騎,我已準備稟告太子。如今這犁已大致完成,但是能否有效,還需讓它翻耕土地。”
陳禮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是自然,便去我的農莊好了。”
閻立本笑了笑,他確實沒有理由拒絕這些事情。他知道這一個貞觀犁一旦問世,陳禮這個游騎將軍勢必立下大功。到時候,陳禮升官加爵也不在話下。
畢竟農耕之事,在歷朝歷代都是無比重要的大事,甚至這就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
邀請太子來‘觀禮’,這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事情。畢竟這個事情是太子主攬,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需要太子出馬了,需要太子來見證貞觀犁問世,由太子來報喜。
這一點陳禮比較清楚,閻立本對于這件事情更加清楚。畢竟他出身貴族,在官場也摸爬滾打一段時間了,他很清楚有些功勞是一般人不能領的。
尤其是這一點一些具有政治意義的物品,功勞應該是屬于太子、屬于皇帝的。
李承乾得到了通知,很詫異,“閻卿,這般快就制好了樣品?”
閻立本點頭,自信心十足的說道,“殿下,游騎將軍本已設計好犁,臣等只是出些力氣。臣等已經制好三具犁,懇請殿下親耕!”
既然是示好,既然是送功勞,那么就需要徹徹底底一些。這樣的事情既然是太子負責,那么就要讓太子來親自耕犁,這樣才更加的有說服力。
當然考慮到太子的年齡,親自動手肯定輪不上太子,不過話是要這么說的。
等到真正的貞觀犁試驗成功,到時候不出意外就是皇帝扶犁了。畢竟天子親耕,后妃親蠶是邦國之重務,這也是‘勸農’的示范意義。這是在商代就有的,周朝時開始完善。
李承乾作為太子,自然也是非常有覺悟的。他當然知道這件事情不能馬虎,所以在閻立本向他報告后,李承乾也沒有絲毫猶豫。
“大人。”李承乾得到允許后進入甘露殿,立刻行禮。
這個‘大人’,其實就是‘父母’的意思。他到底是比較受寵的太子,不會和其他大臣一樣稱呼李二‘圣人’‘大家’之類的。
李二點了點頭,笑著問道,“高明,可有事?”
李承乾立刻開口,“回大人,閻侍郎剛剛通稟,貞觀犁業已成型,請旨明日親耕。”
本來在批閱奏章的李二立刻站起來,連忙問道,“高明,此事當真?”
李承乾規規矩矩說道,“大人,兒臣不敢拿此事說笑!兒臣請旨明日出宮,前往游騎將軍農莊觀禮。”
對陳禮,李二可謂是有著迷之信心的。
就像馬蹄鐵一樣,李二早早的就派遣重臣、能工巧匠開始打造,也收獲到了不錯的回報。對于那個貞觀犁,李二也是這樣的想法,絕對值得期待。
只是李二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居然這么快就有了成效,這就超出了他的預料。
想了想,李二開口道,“明日便讓陳卿與閻卿帶著貞觀犁入宮,朕與眾卿觀禮!”
功勞肯定還是有李承乾的,但是為了得到民心、為了堵住悠悠眾口。李二還是需要刷存在感的,誰讓他得位不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