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橫的怕愣的
- 武修列傳
- 畫虎添翼
- 3426字
- 2024-03-29 00:08:25
常福出了周家別院,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城外到處尋找“仇家”,常青和常祿也這樣跟在他屁股后面,隨時“看護”。不知轉了多久,常青率先失去耐心,而且兄弟們的“轉移”大計,沒有他主持,也難免各行其是,所以他就把常福留給常祿,自己回去辦“正事”了。
常祿看著自己大哥毫無章法的亂轉,不由想起剛走進周小姐閨房時,常福那病態的膚色,就好像中毒發黑一樣。
發動狂獅怒煞之后,身體確實會出現一些病態體征,腦子也會短暫的不好使。但這些都是暫時,很快就會恢復過來。按以往的經驗,常福現在情緒應該平順下來才對,因為狂獅怒煞就像房事一樣,用過之后,就像發泄完一樣,體力會迅速消耗,身體會有一種空洞感。而且,這種消耗和空洞感,狂獅怒煞更明顯,所以,常福此時不應該還有這么強烈的恨意,也應該沒有力氣去恨才對。
常家練成狂獅怒煞的人,壽命都比較短。但是,高人一等的少活幾年,還是低人一等的多活幾年,年輕人大多選擇了前者,常祿也是。今天看到常福那個鬼樣子,常祿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他哥的壽數可能快到了。第一次,常祿對狂獅怒煞產生了懼意。
據常福自己說,他第一次發動狂獅怒煞是為了文君,此后也有多次因為爭風吃醋,不自覺地就發動了狂獅怒煞。常青比常福早幾年練成狂獅怒煞,但常福發動狂獅怒煞的次數,可比常青要多得多。
常祿跟著常福不知轉了多久,一時也不知轉到哪里了,終于,常福停了下來,劇烈地吸氣呼氣,不知是氣的還是累的。
看時間過去不短了,常福也不再像剛才那樣激動。常祿仔細看了下四周,發現又繞回周家別院附近。怕常福又被刺激到,常祿試著勸道:“哥,這么找不是辦法,要不,咱們先回去找大哥合計合計,再做打算?”。
常福看似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但其實一直圍著周家別院繞來繞去。幸虧附近沒有其他住戶,否則他們兄弟倆肯定要被人當賊了。也正是因為這里沒有別的人家,常祿當時才敢留下常福一個人,回去找常青求救。
已經過去不短的時間,照說狂獅怒煞解除之后,早該恢復理智了,但常福一直還是這個鬼狀態。常祿心里也越來越急,也許,把常福帶離周家別院,越遠越好,他就能脫離這個狀態。
常青騙常福說王爾達帶著他的“仇人”們離開了縣里,而常福信了。那么,常祿想著,把常福帶回縣里,他應該不會發作吧?不然,這都凌晨了,外面連個休息的地方都沒有。
聽了常祿的話,常福沒有回應,但卻邁開腳步向縣里走去,沒有像之前一樣狂奔。常祿跟上,看常福的臉色好像平靜了一些,眼睛瞇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困了?常祿的心里稍稍松了口氣。
發動狂獅怒煞之后,會變得虛弱和空洞,但也不是只有壞處。也有好處,就是感官會變得比較敏銳,主要在聽覺和視覺上,能聽到更細微的聲音,看到更細小和看清快速移動的東西,還有一定的夜視能力。并且這個能力會在多次使用狂獅怒煞后,會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
其實,狂獅怒煞也可以視為一種晉升完人境的手段,只不過是以消耗生命力為代價。但越是消耗生命力就越是晉升不了完人境,除非有什么補充的方法,可以超過消耗的速度。
但這也只是理想化,當補充快于消耗時,會不會有新的問題也未可知。
深夜,黃開元突然從沉睡中驚醒過來。這很不尋常,先去看一下趙光有沒有什么不妥,確定沒事后,黃開元又到外面巡視了一下,沒有任何發現。
回到房間里,黃開元再也無法入睡。
黃開元驚醒,恰恰是常福常祿回到縣里的時候。
常福回家的路上,正好經過黃家醫館。這條路不是必經之路,可以經過,也可以不經過,只是會稍遠一點。
看到黃家醫館,常祿感覺要壞事,正想要拉一把常福,但常福原本瞇著的眼睛突然睜開,煞氣駭人!
常祿又不敢攔了,常福上前一腳踹開大門,正要叫喚,就看見一個身穿睡衣、手持鐵鞭的男人已經站在前廳等著他了,這個人就是黃大夫的長子黃旭,曾經破過他狂獅怒煞的男人。
“好啊,你們果然早有預謀!”看到黃旭已經擺出備戰姿態在等著他,常福就更篤定常青編出來的鬼話,一股受迫害的憤怒瞬間爆發開來:“都給我死!”
黃旭并當然不可能提前知道常福會來“尋仇”,而是他心思單純,進而養出了一種敏銳的直覺。
黃旭武藝高強,在星隕縣,與常青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晉升完人境的人。而且,常青因為狂獅怒煞短壽的副作用,黃旭的呼聲可能還更高一點。
但黃旭在縣里,甚至是街坊眼中,其實并沒有與其武藝相稱的地位。
當年,黃大夫的兄長黃懸慈因為事事被弟弟壓過一頭,負氣離家去尋求虛無縹緲的仙緣,家族延續的重任就落在了黃大夫的肩上。
黃大夫兄弟的醫術傳自父親。當年,不知是被大兒子不負責任地離家出走氣的,那之后,老黃大夫的身體就越來越不好。身為父母最放不下的就是子女的終身大事,見兒子久久不成婚,最后還是憑強硬的意志給黃大夫安排了一門親事。
黃大夫接受了,但其實心里并不樂意。只是大哥出走、父親病重,他不想這個家走向更糟糕的地步,所以沒有反對,就這樣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成了家。事情很俗套,但卻是很多人的真實人生。
憑良心說,老父親挑選的兒媳婦并不差,但也沒有達到年輕時的黃大夫的預期。黃懸慈,也就是黃長生,離家的時候已是準上品武者,黃大夫能壓他一頭,就算不是上品武者,恐怕也指日可待了,而且,他們練的是一樣的功夫。
黃大夫年輕時已顯露過人之處,對自己將來的伴侶也是有一些模糊的期待的。但娶的人不是自己期待的,婚后,黃大夫對妻子客客氣氣的,可這樣,兩個人其實都過得不順心。
婚后也是好幾年才有了黃旭,有后之后,黃大夫覺得對老父親有交代了,就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武藝和醫術上,冷落了老婆和孩子。
老婆在生產的時候落下了病根,沒兩三年就過世了。黃大夫這個時候開始自責,但已經晚了。更糟糕的是,老黃大夫也在那一年過世,黃大夫感覺天好像塌了。雖然這幾年這個家已經是黃大夫自己在支撐,但父親在和父親不在,真的不一樣。
父親就像老房子上的瓦片,也許不夠牢固,但還可以遮風擋雨;父親不在了,自己就成了那瓦片,必須去面對所有的風雨。
古話講——屋漏偏逢連夜雨!那一年,妻子、父親先后亡故之后,黃大夫稍稍準備喘口氣,偶然發現自己三歲的兒子黃旭不會說話!
也不是完全不會說話,會說“爹”、“娘”,是“說”,不是“叫”。會發音,但未必知道這些稱呼的含義,也會一些簡單的詞,但也只是詞,開口不超過兩個字,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那一年,黃大夫真的感覺天塌了!好在,老母親還在,不然,黃大夫可能會真的撐不下去。也是這個時候,黃大夫真切地感受到親人的重要性。
一開始,黃大夫悉心調治黃旭,但發現他身體并沒有問題,這樣,黃大夫便無從下手了。于是,便退而求其次,努力教導黃旭武術,讓他不被人欺負。
一個愚笨的孩子,到哪里都容易受欺負。黃大夫只有一個親兄弟,倒是還有幾個堂兄弟,但因為田地、宅地,關系并不親近。不能指望堂兄弟的孩子們幫襯黃旭,甚至,就是他們帶頭嘲笑、捉弄黃旭的。
也許是否極泰來,黃旭學武術竟然比其他孩子學得好。經過黃大夫的觀察,不是黃旭的悟性高,而恰恰是他的愚笨。黃大夫教什么,黃旭就練什么;黃大夫說這招該練成什么樣,黃旭就練成什么樣,練不像樣?就一直練到像樣;這招該怎么用?這樣用不行?用到行為止。
黃旭愚笨,被人叫呆子、傻子,還好有一失又一得,他可以完全的心無旁騖,這是練武最需要的品質。練武沒幾年,幾個同齡的孩子加在一起也打不過黃旭了。
老一輩的武者曾有人說過——練武也是練腦子。黃旭的武藝練著練著,腦子好像也練活絡了,雖然還不算太靈光,但待人接物已可以獨立應對。不是相處久了,或者觀察力特別敏銳的人,不容易發現黃旭的異常。
黃大夫剛成親那會兒,一心想著磨煉醫術武藝,卻毫無寸進,遭逢變故那一年,更是倒退了不少。喪親之痛讓他倍加珍惜親人,在悉心照顧和教導黃旭的那幾年,黃大夫的醫術又有精進了,武藝沒長進,但對武道卻更明悟了幾分。
黃旭在二十歲時達到了上品武者的成就,這個時候,就有不少人來給黃旭說親了,但黃大夫也許是出于自己的感受,不想干涉兒子的婚事。
黃大夫本來希望兒子能自己去挑個老婆,但黃旭遲遲沒有動作,沒辦法,在黃旭快三十的時候,黃大夫更他充分溝通了一番,征得黃旭同意后,給他挑了一個老婆。
黃旭成親了,婚后生活還算美滿。黃旭成親的時候,老奶奶還在世,親眼看到最擔心的大孫子成家立室,老奶奶才放心離去。
黃大夫一家原本住在鄉下,是在黃旭的雙胞胎女兒出生后,才搬到縣城里的。也是在那一年,黃曦陪著黃大夫到周府去給周員外看診。之后沒多久,常福當街對黃曦動手,當時黃旭也在場,出手打退了常福,又打斷了常福發動狂獅怒煞。
黃旭打敗常福,正應了一句話——橫的怕愣的!
現在,橫的又跑到了愣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