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檀財經三分鐘理財課:基金與保險篇
- 葉檀財經
- 1275字
- 2020-09-09 14:35:31
弄懂這四種基金,才有資格買基金!
很多人認為,基金不如股票賺錢。我們就用數據來看看,基金到底能不能賺錢。
1998年到2018年這21年里,公募基金總利潤2.11萬億元,基民年均收益1005億元!其中,混合基金總收益1萬億左右,占全部基金總利潤的一半以上;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收益合計1.2萬億;本是同根生的股票基金,卻虧了近1500億。
你還說基金不賺錢嗎?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基金種類也太多了吧!既然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都包含股票,為什么它們的收益差這么多呢?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基金的4大門派,按風險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了解了4種基金,疑問自然解開。
股票基金,就是把80%以上的資金,都拿去買股票。
如果80%以上資金,都拿去買債券,就是債券型基金。
一部分錢買股票,一部分買債券,比例都不超過80%的,就叫混合型基金。
貨幣基金,就是專門投資到貨幣市場的基金。
這4類基金里,股票基金風險最高,風險承受能力強的人才玩得來。熊市里,股票基金日子很難挨,虧個百分之二三十是家常便飯;但牛市一來,也可能賺翻。
2018年,大A股熊冠全球,股票基金折戟沉沙,年度冠軍基金也賠錢了;2019年畫風突變,一季度大盤漲了近24%,主動型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將近27%,成功超車大盤,還有兩只基金漲幅超過50%!
既然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都包含股票,為什么這21年來,股票基金總體虧了那么多錢,混合基金卻大賺呢?
一個是剛說到的倉位問題,股票基金最少要拿80%的倉位買股票,還不能空倉,就算是熊市,基金經理也得硬著頭皮買;而混合基金倉位比較靈活,不看好市場,就空倉,保住部分利潤。
另一個原因是大A股牛短熊長,股票基金高倉位跑全場,牛市賺入的,下一輪漫長的熊市又虧出去。但我們都知道,有股熊債牛的說法,股市走熊,債市卻起飛了,混合型基金有很多偏債產品,長期持有就能拿到正收益。
所以,混合基金的風險比股票基金低。
有位朋友2015年花200萬元買了4只混合型基金,最慘的時候,虧損30%多,現在還浮虧30多萬元。這樣看來,混合基金真有那么賺錢嗎?
其實,不管是混合基金還是股票基金,給基民的投資體驗都不是很好,很難賺到錢。股市大漲,搶著買入,股市一跌,就在低點贖回。所以,買這兩種基金,很考驗擇時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如果你風險承受能力非常低,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是你的首選。
其實這幾年,老百姓主攻的還是貨幣基金,機構主攻債券基金,機構投資者持有債券基金的比例,在90%以上!
貨幣基金主要買央票、匯票這些低風險產品,每年回報率不高,一般在3%到4%,但每年都是正收益,加上幾乎沒有申購、贖回費,在基民心中的好感度噌噌上漲。
前邊文章教過大家如何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以及適合哪些投資產品。厭惡風險,就別玩風險比較高的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更適合你。
下面是總結時間
基金的4大門派,按風險從高到低,依次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
①股票基金,就是把80%以上的資金,都拿去買股票。
②債券基金,就是把80%以上的資金,都拿去買債券。
③混合基金,就是一部分錢買股票,一部分買債券,購買比例都不超過80%。
④貨幣基金,就是專門投資到貨幣市場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