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貨幣極簡讀本:理想與現實之間
-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
- 1155字
- 2020-09-09 14:35:56
第三節 數學怪物戴維和他的B-Money
戴維(Wei Dai)在9歲時被父親戴習為[2]帶到美國學習。從小被同學視為“數學怪物”,高中時期就獲得了提前就讀哈佛的資格。
1995年,大學一年級的戴維關注到了密碼朋克運動并深深為之著迷,他利用業余時間創建了一個開源代碼庫,維護至今。
——戴習為在自傳《過河卒》中評價密碼朋克
戴維被《紐約時報》形容為一個“非常注重隱私的計算機工程師”。他非常著迷密碼朋克發起人Tim May的加密學無政府主義。他在1998年寫道:“和其他傳統上與‘無政府主義’相關的組織不同,在加密學無政府主義中,政府并不是被暫時摧毀,而是被永遠地禁止,而且永遠也不需要政府。在這個社區中暴力并沒有用,根本就不存在暴力,因為這個社區的成員并不知道彼此的真名或者真實地址。”
戴維從不透露自己的私人生活,但他卻為密碼朋克運動貢獻了大量的工作和創意。他撰寫了一系列提案推動密碼朋克運動,包括受信任的時間戳、加密TCP隧道功能、安全文檔傳輸系統等。
這使得戴維在密碼朋克中聲名大噪,而真正讓他在加密社區家喻戶曉的是他在1998年11月發布的B-Money白皮書,“數字加密貨幣”的概念由此誕生。當時,他剛從大學畢業。

圖2-4 B-Money創始人Wei Dai
在B-Money之前,不論是中央銀行、商業銀行、Visa或者其他電子支付服務商,都需要使用中心化賬簿追蹤賬戶余額,并確定這些錢的歸屬。在戴維看來,這種方式侵害了用戶的自由與隱私,政府等中心化機構能控制金錢的流動,并能監控用戶身份。
于是,戴維提出了B-Money提案,并推出了兩種維護交易數據的方法。
第一種解決方案
賬簿不再由一個中心機構管理,而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擁有一份賬簿副本。每當一筆新交易產生,每個人都同步更新他們手里的賬簿。這種去中心化的手段將使得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交易,同時也保證所有用戶的隱私安全。
這種方法與日后比特幣采用的分布式賬本技術類似,但戴維當時認為這種方法需要很嚴苛的即時同步、防干擾的匿名廣播通道,難以真正應用到實踐中。
第二種解決方案
所有記錄都由特定用戶組保存。這種方案中,對記錄數據進行監管的用戶組表現誠實的話,就會獲得激勵。為此,他們需要把自己的錢存入一個特殊賬戶中,如果他們表現不誠實,就會損失這筆錢。
這種方法被稱為“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機制,用戶特定組(或主節點)如果試圖處理任何欺詐性交易,那么將會失去自己所有的資金。日后很多的加密貨幣系統采用的都是類似的PoS共識機制。
去中心化的結算架構、匿名交易、點對點網絡,這些比特幣的精神內核,在B-Money中已經基本全部顯現。B-Money白皮書中的很多設想及設計,都被后來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系統所采用和借鑒。
10年后,B-Money成了比特幣白皮書中的第一個引用來源。而在以太坊中,ETH最小計量單位也被命名為“Wei”,以此向戴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