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前言
進入21世紀后,我國保險業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在我國已成為公認的朝陽行業,其影響迅速擴大,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也越來越大,其保障經濟、穩定社會的功能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日益凸顯。
保險機構業務高速成長和各類保險機構數量迅速增加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而這些崗位在等待大批優秀保險人才的加入;同時保險業作為為個人或企業保駕護航的行業,被保險人也需要有一定了解,從而更加合理地進行保險規劃,以規避風險帶來的損失,保障個人的生活和企業的持續經營。許多高等院校正是瞄準了這一機會,開設保險專業,或為非保險專業經濟類學生開設保險學等相關課程。
本書針對應用型院校教學需求編寫,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認真研究保險理論的基礎上加強了實務內容,力圖實現理論性、實踐性的有機結合。
保險業的高速發展,使保險市場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創造出一系列新產品。本書汲取國內外相關科研成果的精華,緊密聯系保險市場發展的最新動態,力爭使本書內容更符合當前的形勢。
為達到編寫內容新穎的應用型本科教材這一目的,我們在編寫本書時,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性。本教材沒有過多地強調理論的深度與廣度,而是注重保險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從而保證應用型本科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也為后續課程留下合理的學習空間。
2.普適性。本教材供保險專業及其他經濟類相關專業學生使用,因而教材內容既體現了一定的專業性,又沒有局限于專業性本身,同時兼顧了非保險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
3.實踐性。在闡述保險基本原理的同時,我們也介紹了保險市場上主要的業務種類和保險公司在實際經營中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方法,力求使學生了解保險公司的日常業務和管理活動。本書加入大量的、真實的、最新的案例,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也為其深入思考留下足夠的空間。
4.完整性。在章節內容設計上備有大量的新聞資料、相關案例,以及實用性、針對性強的課后練習,既便于教師教學,又方便學生自修。
5.使用方便性。為方便讀者學習和教師授課,本書提供電子課件、電子教案、習題答案、教學補充案例和模擬試卷,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示意圖”。
本書由劉永剛擔任主編,負責全書寫作大綱的擬定和編寫組織工作。由秦玲玲和趙世秀擔任副主編。各章編寫分工如下:第一章、第十一章由劉永剛、徐全民編寫;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由劉永剛編寫;第二章、第六章、第七章由秦玲玲編寫;第三章、第四章、第十章由李明編寫;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由趙世秀編寫(以上編者均為哈爾濱金融學院教師)部分案例由執業律師王若文參與編寫。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國內外有關論著,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