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張溫被俘
- 魏虎將
- 長坂劍圣
- 3002字
- 2020-11-02 07:00:00
第二天拂曉,石頭城南面,兩臺霹靂車就開始了轟擊。
一顆又一顆的巨石砸了上去,只可惜石頭城地勢較高,霹靂車的命中率非常感人。
有些石頭砸中了城郭,但是只是在上面留下一些劃痕,或者擊落一些碎石。
一名年輕的學徒詢問著自己的師傅。
“如此投射,根本無法擊垮城郭,我等分明是在做徒勞徒勞之事,為何將軍下達這種軍令。”
中年工匠大力的拍在學徒的腦袋上。
“做好你該做的事,你知道隔壁村徐老嫗為什么能活到古稀之年么。?”
年輕學徒揉了揉自己的腦袋回到。
“您手勁太大了,太疼了師傅,給俺腦袋打壞了,您老手藝可就失傳了”
撒完嬌學徒很認真的回答了師傅的問題。
“是因為徐老嫗經常鍛煉身體、活動手腳,所以身體好,自然就長壽了。”
中年工匠又是一巴掌拍在學徒頭上說道。
“錯,是因為徐老嫗從不管閑事,干好你的差事。”
學徒只能揉揉腦袋,繼續和師傅一起操作霹靂車,向著石頭城進行無謂的轟擊。
另一邊,王凌也開始召集士卒,準備進攻最后一道宮墻。
昨天夜里,吳軍又跑了三百多人,現在剩下的僅有五百多人。
由于王凌昨夜封鎖了各個通道,這些吳軍只跑出去了六十多人,剩下的二百多人全部被兗州軍擒獲。
隨身帶著的金銀玉器,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兗州軍的戰利品。
為了爭奪守夜的工作,兗州軍兩個營差點打起來。
這些事情在軍中傳開,大家都知道王宮里的吳軍已經蹦噠不了幾天,說不定今天就會被我們一網打盡。
所有魏軍將士摩拳擦掌,準備今天大干一場,順便在順走些金銀細軟。
王凌也是滿懷信心,看著麾下這些如狼似虎的士卒,王凌一臉笑容,今日必定要攻下這座王宮。
戰利品的問題被解決了,今天兗州軍士卒就不像昨天那么充滿熱情,爭先恐后想去第一線與吳軍纏斗。
沒有人自告奮勇要去第一輪進攻,大家都想讓道友死貧道不死,跟在后面,等攻下了王宮,悄咪咪的順手牽羊,不香么,干嘛要去奮戰出力呢。
于是兩個營只好以抓鬮的方式決出。
不幸抽到進攻的人開始在自家內部推推搡搡。
“有沒有愿意去推沖車的,破門可是上等功勞。”
場下鴉雀無聲。
“有沒有愿意作為先驅,先驅者也是上等功勞。”
場下再次鴉雀無聲。
這下把校尉給惹生氣了,老子給你們臉了是吧。
于是校尉隨便指了幾個士卒。
“你、你還有你,你們幾個去。”
“稟校尉,我肚子疼。”
“校尉我昨天忘蓋被褥,有些風寒入體。”
“校尉,我…”
校尉的臉色越來越黑。
“夠了,推沖車的每人一百錢,從大家伙戰利品中撥,還不愿意去的送去軍正處決。”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重不輕也有“夫”,況且刀懸在頭上,說不去能行么?
士卒們開始稀稀落落的報名,組成了沖車小隊。
隨著王凌一聲令下,兗州軍開始陸續從第二道宮墻走出。
他們穿越了這些瓊樓玉宇,穿越了這些金碧輝煌的宮殿,向著后宮那最后一道宮墻沖去。
軍官們指揮著士卒們避開宮殿,盡可能保持原型,畢竟這些也算是他們的功勞。
讓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魏軍的沖車甚至還沒到跟前。
隨著一聲“吱呀”的聲音,宮門緩緩打開,手無寸鐵的吳軍開始陸續走出。
兗州軍們抬頭一看才發現宮墻上早已沒有吳軍旗幟,有的只是一面又一面的白旗。
很明顯這些吳軍投降了,這場仗不需要打了。
兗州軍們是又氣又喜,氣這些吳軍投降沒了軍功,也沒了搜身順走金銀細軟的機會,喜自己不需要打仗就取得勝利,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兗州軍接管了整個整個王宮,王凌讓士卒們押送一個個戰俘,清點戰利品。
這時從后宮之中走出了一隊不尋常的吳軍。
這支吳軍押著一個身著儒袍的人,此人被捆得結結實實,嘴里還塞著布,外面用繩子將布牢牢的綁在臉上,頭上雖然發型已經凌亂,但是中間那尊儒冠,表明著此人是一個儒生。
兗州軍士卒們迅速將他們包圍,這些吳軍跪在地上,領頭的那名吳軍軍官開始口介紹。
“上國饒命,此人乃吳國太子太傅張溫,我等將他綁了來。”
王凌這才明白,眼前這個被綁的跟粽子般的人就是吳國太子太傅張溫。
本來張溫準備了一套盔甲,準備城破時與魏軍殊死一戰,準備書寫儒將浪漫的。
哪知道,魏軍還沒見著,連夜被自己人從床上抓了起來,綁成了粽子。
為了防止張溫開口罵人會勞累,這些吳軍貼心的給張溫的嘴巴堵上,還用繩子防止掉落。
現在王凌見到了張溫這么狼狽的樣子,哪里還有什么名士之相,要不是王凌顧忌著世家姿態,肯定笑出了聲。
“為何如此對待張子,還不快快松綁。”
左右士卒領命,給張溫松開了繩子,張溫拿出口中臟物,張溫很想在地上吐上兩口,但是顧忌著名士身份,沒有這么做,只是強忍著讓自己不因為嘴巴那股味道而反胃。
“在下吳郡張溫,不知尊駕是?。”
“不才太原王凌,現居兗州刺史一職,久仰吳郡張惠恕之名。”
“王兗州出身名門,文武雙全,在下輸的不虧。”
寒暄一番,王凌準備進入正題,說實話,王凌這個人很看重門第、名望,面對張溫這個出身名門的江東名士,自然是求賢若渴。
“不敢不敢,此番大勝皆賴士卒之勇,將士用命,張子非敗于我手,而敗在無精兵良將也。”
這句話說到張溫心坎里了,可不是么,張溫都被手下士卒給綁了,要是這些士卒都是精兵強將,張溫還能被打敗?
張溫對自己的才華還是很自信的,雖然知道自己不通軍事,但是如果士卒用命,即便敗也不會敗成這樣,這才守了幾天?
本來自己是想守到援軍抵達的,這下子援軍可能才出門,自己就先成了階下囚。
王凌已經在腦中思索著,該用什么職位去招攬張溫,張溫在吳國職位說低不低說高也不高,是個閑職,自己拿出兗州政務二把手的位子,應該差不多了。
于是沒等到張溫回話,王凌就開始勸到。
“張子乃江東德才兼備、聲名遠播之名士,兗州尚有別駕一職,不知張子可愿屈就?”
張溫想也沒想就拒絕了王凌的招攬,雖然在吳國自己只是一個閑職,但是起碼是太子的老師,將來太子繼位,自己還不飛黃騰達?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吳國就算丟了建鄴,也還不到生死存亡的時候,現在降魏,早了些,于是張溫回道。
“謝過王兗州好意,忠臣之士不仕二主,吳王待我寬厚,恕溫不能從命。”
聽到這話王凌倍感可惜,雖然不想張溫回到吳國,但是殺名士的罪名,王凌是萬萬不敢當的。
何況王凌自己就是世家,也是名士,那句老話說得好,屁股決定腦袋,王凌又怎么能破壞這個規矩呢,萬一自己哪天也被俘虜了,不還得指望名士和世家的身份活下去?
于是王凌只能暫時軟禁張溫在軍中。
要是死去的陳氏兄弟看到這一幕不知道會不會哭暈在廁所,出身不同差別太大了。
同樣是不投降,他倆出身寒門的,連勸降都沒有就被王廣斬首,張溫出身世家不投降,也得到王凌的禮遇。
王凌命人清點了王宮財貨,王凌分出了十分之一勞軍,自己拿走了十分之一,還給夏侯稱留了十分之一,給其他夏侯稱麾下將領留了十分之一,剩下十分之一分給夏侯稱麾下士卒。
可以說是面面俱到,這也是王凌一貫的做風,大家都有利可圖,總沒有人說閑話了吧。
剩余的那半被安置在一起,準備獻給皇帝曹丕,這一半被暫時安放在一個宮殿之內,由王家家生子出身的親衛們看守,等待夏侯稱到來后,清點報功,再呈上去獻給皇帝曹丕。
王凌命令剩下的士卒退出了王宮范圍,畢竟宮殿不是這些泥腿子們可以染指的。
此時已經臨近黃昏,王凌讓士卒們暫時在城中休整,等待王廣和王濬的消息。
太陽剛剛落山,王廣和王濬灰溜溜的回到王凌面前。
王凌一看兩人面色,就知道石頭城沒有拿下來。
于是王凌寬慰著二人,讓二人不要太過失落。
王凌笑著安慰道。
“無妨,石頭城易守難攻,縱使老夫親至,亦無可耐何也,公淵、士治你二人還年輕,吃些苦頭是好事,老夫像你們這么大時,可不像你們還能獨領一軍。”
聽到王凌安慰自己,王廣和王濬卸下了一臉愁容,坐了下來。
王廣開始向著王凌說起,今天石頭城東岸一戰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