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經濟形勢下的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 馬曉紅
- 1046字
- 2021-02-08 18:13:53
前言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世界旅游經濟趨勢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年全球旅游總人次達121億,全球旅游總收入達5.34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的6.1%。旅游業是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伴隨著世界與中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在旅游業的發展進程中也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人們為了追求高標準、高舒適度的旅游服務,造成旅行過程中的高耗能、高碳排放、高污染等問題,這不僅造成旅行者的經濟與心理負擔,也造成了旅途、旅游目的地環境和生態的污染與破壞。往日以“環保”“新興”“清潔”等為標簽的旅游行業也開始注意其對地球氣象氣候方面的影響。
降低二氧化碳作為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手段,是全球都在努力的方向。低碳旅游是一種降低碳排放、控制旅游產業對氣候變暖影響程度的旅游方式,即旅游者盡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環保、綠色的方式旅游。我國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承諾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05年下降40%~45%,而旅游業的低碳發展是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進節能環保,倡導低碳旅游方式。低碳旅游無疑成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新舉措,是促進旅游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向,是學術界探討的新熱點,也是人們旅游的新時尚。
無論是為了應對當前的危機,還是為了將來子孫后代的生存、發展,我們都應該反思當下的旅游行為,尋找一種順應當前氣候變化背景的新旅游發展模式。本書以“低碳旅游”這一新興旅游方式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低碳經濟發展趨勢,以第一章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兩個概念及相互關系為起始,在第二章的內容中分析低碳旅游的價值訴求和倫理內涵。在第三章說明了國內外低碳旅游相關研究現狀,舉例分析了國內外低碳旅游實踐案例,總結了其發展模式和啟發,并以此為轉承,在第四至六章分別論述了關于低碳旅游目的地構建與經營、低碳旅游酒店和低碳旅游交通三方面的具體發展策略。本書的第七章列舉了不同地區的低碳旅游發展策略,為讀者對低碳旅游方式的思考提供更多樣、豐富的參考。
本書結合目前旅游業需要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做出改變的現實需求,本著啟發讀者關于低碳旅游相關思考的初衷,希望幫助讀者真正認識到低碳旅游的價值追求和倫理內涵,同時列舉了優秀的旅游產業“節能減排”案例,并給出了一些低碳旅游具體的可行方案和措施。當然,本書論斷難免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批評和指正。
馬曉紅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