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體系脆弱性演進研究
- 房紅
- 386字
- 2021-02-08 18:15:54
2 文獻綜述
以海曼·P.明斯基在1982年提出的“金融不穩定假說”為標志,以銀行體系脆弱性理論為主體的金融系統脆弱性理論正式被提出只有30多年的時間。這一理論被提出后,一直被作為非主流理論對待,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20世紀90年代以后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使金融系統脆弱性理論聲譽鵲起,成為研究的熱點。
縱觀銀行體系脆弱性理論的發展歷史,古典政治經濟學關于銀行功能的理論,馬克思關于貨幣、銀行及信用的論述,凡勃倫的金融不穩定觀點,費雪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馬歇爾關于信用擴張的觀點,托賓的銀行體系關鍵理論等,都構成了銀行體系脆弱性的理論淵源?!敖鹑诓环€定假說”被提出后,銀行擠兌模型、銀行業恐慌模型、安全邊界說、金融危機史觀等理論紛紛被提出,不斷豐富著銀行體系脆弱性理論。
21世紀以后,對銀行體系脆弱性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眾多文獻從銀行體系的微觀角度進行研究,提出了眾多新的觀點。
推薦閱讀
-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經世濟民 雛鳳清音:2017年教育部“國家經濟學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優秀論文集
- 數智融合:工業互聯網體系、技術與應用
- 不平等經濟學(第七版)
- 數字宏觀:數字時代的宏觀經濟管理變革
- 走向卓越:中小企業資本經營實戰精要
- 美國制造業產業政策透視:以半導體產業為例
- 中國健康經濟評論(2020)
- 陳璋自選集
- 從古典政治經濟學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基于中國視角的政治經濟學演變(上冊)
- 理解增長:Google式增長為何遭遇質疑,如何實現真正的增長
- 環太湖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報告·2017
- 經濟學一本通
- 經濟學講義:顛覆傳統經濟學26講(第二版)
- 財務理論與學科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