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消費者金融行為的研究理論

(一)生命周期理論

絕對收入假說、持久收入假說以及生命周期假說理論都是與消費者金融行為相關的經濟學經典理論。其中,生命周期理論備受批評,行為經濟學家堅信消費者的有限理性,并因此認為消費者的實際行為往往與該理論的說法背離,但是不能因此否認生命周期假說理論仍是許多經濟學家研究消費者行為的基礎。

(二)動機理論

對動機的研究通常是金融行為理論研究的起點。預防性儲蓄假說分析了消費者在其可支配收入不確定的情況下,傾向于采取更為謹慎的消費行為,當不確定性程度較高時,消費者更傾向于使用現期收入消費,這時,生命周期假說消費行為就無法解釋消費者行為。緩沖存貨儲蓄假說認為消費者對時間偏好較強,他們會確保儲蓄的價值不變,并因此減少當前消費而增加未來的儲蓄。凱恩斯曾提出八個儲蓄動機:謹慎、生命周期、時間替代、改進、獨立、創業、饋贈和節儉,這些金融行為動機表明了消費者儲蓄需求具有層次性。

(三)行為經濟學理論

卡尼曼以心理學和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為基礎豐富了行為經濟理論,認為現實中的消費者個體并非如傳統理論認為的那樣理性,心理因素對其當期金融資產選擇行為和后期投資決策方式都會產生顯著的影響。行為生命周期理論將財富劃歸為三個心理賬戶:當期現金收入賬戶、當期資產賬戶和未來收入賬戶,認為消費者對待不同心理賬戶的消費傾向不同。行為金融學突破了傳統投資組合理論中關于理性人和投資者風險厭惡的假設限定,以損失厭惡為依托,并進一步提出了行為資產組合理論,不僅探討了行為主體的心理因素和行為表現,還分析了這些心理因素對個體金融產品選擇和資產配置的影響。

(四)行為學理論

行為學理論中主要采用計劃行為理論來解釋和預測人類的行為。Xiao等研究了貸款管理計劃行為中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發現態度和感知行為控制對行為有顯著的影響,但是主觀行為規范對行為的影響不顯著。此外,研究還發現服務的滿意度對行為影響顯著。

行為改變模型(TTM)綜合了心理學和行為學,可用于改變消費者的金融行為。比如將TTM應用于幫助消費者解決信用卡債務過度的問題,通過制定措施來幫助消費者改變金融行為,以消除不良信用卡債務;還被用于對低收入消費者的金融教育計劃的研究;甚至被用于使女性成為更好的投資者提供相關建議的研究(Loibl C、Hira T K, 2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乌兰浩特市| 安庆市| 周宁县| 双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屏东市| 阿图什市| 疏勒县| 平度市| 巴青县| 无极县| 海门市| 周宁县| 新蔡县| 天津市| 清丰县| 乐陵市| 渭南市| 揭西县| 平谷区| 五寨县| 根河市| 日照市| 古蔺县| 夏津县| 涡阳县| 龙陵县| 滕州市| 大港区| 天峨县| 昭觉县| 黄浦区| 孝义市| 石林| 饶阳县| 台中市| 余庆县| 德庆县| 秦皇岛市|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