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定義性條文在法律文本中的定位
定義在我們日常生活、法學研究及法律實踐中極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對某個概念不了解,通過查字典、問百科等方式以尋求定義就成為人們的一種下意識選擇。當我們問“P2P”“埃博拉病毒”等語詞的意思是什么時,就是在尋找這些不熟悉詞語的定義是什么。同理,在法學研究中,一個很重要的學術研究領域就是理清法學概念的內涵,給予其科學的定義。對關鍵概念的定義模糊、認識不清,必然會導致相關學術研究的混亂和邏輯錯誤。而在法律實踐中,如果沒有法律定義,則后果不堪設想。試問,如果不懂“正當防衛”“不當得利”等法律概念的內涵是什么,又如何準確地理解和適用法律相關規定,人們又如何才能夠遵守法律呢?由此可見,法律定義在構建一個科學的法律體系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一個科學的法律體系又是如何來界定法律概念的呢?答案是通過定義性條文。
所謂定義性條文,簡要地說就是法律文本中對法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加以定義的法律條文。在拉倫茨看來,定義性條文雖然在語句上都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但作為法條則屬于不完全法條的一種類型。這種不完全法條也分享著法律的效力意義,但不涉及權利或義務的規定,而是適用法律規定的部分。也就是說,不完全法條只有結合其他法條,才能共同起到法律規范的效果。就定義性條文而言,作為專門為法律概念下定義的法條,其規定了法律概念在法律領域內的內涵或外延,因而也對人們應當如何理解法律概念的含義具有規范性效果。
例如,我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2條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藥品,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等”。那么在法律領域使用“藥品”這個概念時,就不能采用醫藥學定義或詞典定義,而只能適用《藥品管理法》對于“藥品”的定義,即其法律定義。從此意義上講,定義性條文是法律文本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倘若沒有定義性條文,那么對法律條文的適用或理解必然會出現模糊、混亂等難以克服的問題。此即是說,定義性條文關系到對整個法律文本的理解,為法律體系內的其他法律條文起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具體而言,從當前關于定義性條文的研究文獻來看,定義性條文在法律文本中的作用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統一法律概念的含義
在我國立法實踐中,立法者經常會對某些法律概念的內涵或外延進行解釋,并以定義性條文的形式呈現于法律文本之中。這是因為,法律所調整的對象十分廣泛,而且語言本身的含義具有模糊性,因而如果不對某些人們不太熟悉或不太理解的法律概念加以定義,將極有可能造成人們對法律的理解和適用出現歧義和爭論。司法者可能會曲解法律條文的原意,而無法論證對具體案件司法歸類的合理性
;執法者可能不能正確把握立法目的和宗旨,從而影響立法的社會效果,無法取得實效;守法者則可能因無法清晰明白法律之規定,從而對法律的適用無所適從。此時,就需要立法者對此類模糊法律概念進行定義,以定義性條文的方式確定這些法律概念的法律定義,從而增強法律的透明度、清晰度,并幫助司法者、執法者、守法者更好地理解、適用和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確保法律實效,這也是在法律文本中設置定義性條文的必要性所在
。
二、避免重復
除了統一法律概念的含義外,定義性條文的另一功能在于避免煩瑣累贅的重復。倘若沒有法律定義性條文,那么當人們遇到模糊不清的法律概念時,將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來翻字典、查資料、尋先例以求理解其準確內涵。而在法律文本中設置定義性條款將可以極大地避免此類時間成本的損耗。此外,定義性條款的設置還能有效地避免法律條文表述上的煩瑣。例如,我國《民法總則》第76條規定:“以取得利潤并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為營利法人。營利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等?!币榔湟幎ǎ筒恍枰谥笊婕啊盃I利法人”這個概念的條文中分述為“有限責任公司如何……”“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及“其他企業法人如何……”等三個條文,而僅需表述為“營利法人如何……”一個條文,此做法就極大方便了后續法律條文的行文,避免了行文的煩瑣。
三、設置法律定義性條文還能調整法律所欲調控的范圍
例如,我國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以下簡稱《疫苗管理法》)第2條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疫苗,是指為預防、控制疾病的發生、流行,用于人體免疫接種的預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贝硕x性條款就對《疫苗管理法》這部法律的調控范圍進行了規定。在醫學免疫學中,“疫苗”一般被定義為“用于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制劑”。而“疫苗”的法律定義則對其醫學免疫學定義進行了限縮,從而更好地體現了立法者的立法目的,明確了該部法律的調控范圍。當然,立法者也可以通過對某些概念的含義進行擴張來調整法律調控范圍,更好地實現立法目的,只是此種情況較為少見。
綜上所述,定義性條文的設置對于司法、執法、守法等立法后續環節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對相關法律概念進行明確的法律定義,才能保證法律條文在理解、適用、遵循等法律實踐環節的有效進行,才能確保立法的透明性、清晰性、實用性,提升立法質量,保障法律貫徹實施,實現科學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