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關稅概述

一、關稅的概念

關稅(Customs Duties, Tariff)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海關對出入關境的商品征收的稅款。關稅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而且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管理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政策手段。

關稅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所記載,古代中國也出現過類似海關的“市舶司”,并由其來征收往來貨物的稅款。英國于1640年建立起了統一的關稅制度,從而開啟了近代關稅制度從創立到完善的歷史進程。隨后,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相繼建立關稅制度,并逐漸發展為今天的被世界各國所普遍采用的現代海關制度。隨著世界貿易的全球化發展,關稅的作用愈發突出。由于關稅很容易造成商品成本和價格的上升,從而削弱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關稅措施也常常被稱為關稅壁壘(Tariff Barrier, Tariff Wall),并成為一國實施保護貿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關稅的特征

(一)強制性、無償性與預定性

作為一種國家稅收,關稅具有一般稅收的基本特征。所謂強制性是指關稅由國家立法、強制征收,企業或個人必須依法依規向海關申報并繳納關稅,并不存在討價還價或自愿不自愿的情況。所謂無償性是指國家對于關稅的征收是單向的,國家并不需要給予某個具體的納稅人任何報酬或補償,關稅將直接進入國家的財政收入之中。所謂預定性也被稱為固定性,是指國家以法律法規等形式預先規定了海關征稅的對象、種類、稅率及方法等事項,并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不變。這一特征保證了關稅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即使國際市場發生變化,相關的稅收調整也具有可預見性。

(二)征稅主體是進出口商人

關稅的納稅人是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或個人。在國際貿易的眾多關系方中,出口商、進口商及中間商是主要關系人,商品的跨國運輸、國際貿易合同的具體履行都是由他們操辦并完成的。盡管按照不同的貿易術語或合同要求,申報并繳納關稅事項的經辦人有所不同,但這一環節的最后完成者還是出口商或者進口商。

(三)征稅客體是進出口貨物

關稅是針對國際貿易中的貨物來計算和征收的。例如,在海關稅則中就明確規定了貿易商品的名稱、征稅的標準、計稅的單位及稅率等。絕大多數關稅稅種都沒有脫離進出口商品的基本范疇,例如,常見的從量稅、從價稅、反傾銷稅等。總體而言,除了國家經濟層面的宏觀考慮,具體的關稅還是圍繞商品這一國際貿易標的物的品名、品質、數量及價格等特征來征收的。

(四)征稅機構是海關

海關(Customs)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行使進出口監督管理職權的行政機關。歷史上的政府“關卡”與貨物“通行費”就被視為海關和關稅的歷史源頭。因此,各國海關都是征收關稅的最主要執行者。除此之外,現代海關還發揮著監管國際貿易、查禁非法走私、統計貿易數據及維護經貿秩序等重要職能,是有關國際貿易的重要部門之一。

(五)征稅依據是海關稅則

海關稅則(Customs Tariff)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制定的征收關稅的法律依據。其主要內容包括稅則號列、商品名稱、征稅標準、計稅單位以及稅率等。海關稅則的最大作用在于說明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關稅章程,并形成了一張系統劃分應稅商品、免稅商品及禁止進口商品的一覽表,從而明確并提升了該國國際貿易的可操作性。由于海關稅則涉及與關稅相關的切實經濟利益,因而了解并熟悉海關稅就成了對國際貿易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六)稅收性質是間接稅

間接稅與直接稅相對應,是指一項稅收的實際負擔人并不是納稅義務人,是可以轉嫁稅收負擔的一類稅種。顯然,關稅屬于典型的間接稅。從表面上看,國際貿易的進出口商是關稅的納稅義務人,關稅由他們向海關繳納。但就實際情況而言,貨物一旦通過海關,進出口商必然將因關稅而產生的經濟成本加價在貨物的銷售價格之中,從而將關稅負擔轉嫁給了下一環節的購買者或終端消費者。可見,關稅的納稅人與負稅人并不一致,實際影響也將最終體現在商品的價格之中,因而屬于間接稅的范疇。

(七)涉外性

雖然關稅政策是由一國政府制定和執行的,但是會影響到一系列跨國經濟活動的開展情況。國際貿易作為一項涉及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商品交換活動,與之密切相關的關稅政策也就成了一類國際性很強的涉外政策。今天,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一國或地區在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國際政治與外交環境,其關稅政策要建立在尊重國際慣例和兼顧世界各國利益的基礎之上,從而實現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長期穩定地開展互利友好的國際貿易。

三、關稅的作用

(一)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關稅的初衷與本質還是國家稅收,稅收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今天,隨著各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關稅作為財政收入的來源,其重要性正在逐漸下降。從世界各國的具體情況來看,對發達國家而言,關稅在其稅制結構中的占比普遍不高,關稅的財政作用下降最快;但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國民經濟的對外依存度相對較高,進口商品的種類較多、數量較大,加之其他稅源并不豐富,因而關稅仍然是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近年來,關稅稅率逐年下調,關稅結構不斷優化,但關稅收入一直是一項可觀的財政收入,并且為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表3-1和圖3-1)。

表3-1 2014—2018年我國稅收收入中關稅的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根據財政部歷年統計數據整理。

圖3-1 2014—2018年我國稅收收入中關稅的占比情況

(二)保護國內產業與市場

關稅措施是一項常用且有效的保護貿易政策措施。以進口關稅為例,關稅抬高了外國商品的國內價格,不但能夠減少進口數量,還能削弱甚至剝奪其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從而為國內同類商品的生產與銷售營造出良好的發展環境。此時,財政關稅也就轉變為了保護關稅。其實,從重商主義思想到幼稚產業保護理論,關稅的保護作用就已經被發現并推廣,以至于在今天成了一條幫助發展中國家防范海外市場沖擊、培育民族產業基礎及積蓄國際競爭優勢的快速工業化路徑。然而,關稅的保護作用也具有負面性,長期的高關稅會提高物價、影響就業,況且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也不僅僅只有競爭環境。因此,關稅的保護作用是暫時的、有限的和有條件的。今天,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世界各國都在為實現自由貿易而逐漸降低各自的關稅水平。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過去幾十年間,運用保護關稅發展了中國的特色產業,尤其在進口替代工業的發展上成就巨大,并使“中國制造”成為后來居上的國際知名“品牌”。

(三)調節國民經濟與國際貿易

關稅也是一個國家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工具。事實上,任何國家海關稅則的內容都是圍繞一定經濟目標來制定的。例如,海關可以通過調高某項商品的進口關稅來實現減少進口數量的目標,也可以通過降低或免除某項商品的進口關稅來達到鼓勵進口的目的。除了對進出口商品的數量進行調節,關稅還能在貿易金額方面調節差額,防止順差或逆差的持續擴大,從而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另外,對于國民經濟中的生產經營活動,關稅的角色猶如經濟砝碼,能夠快速提高或降低進出口商品的市場價格,從而引導國際生產要素和商品向著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流動。關稅措施還能促進國內外市場的價格穩定與供需平衡,為本國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贏得時間,為其他經濟政策的落實創造條件等。

(四)維護國家經濟主權

關稅還是一國經濟主權的象征,對于維護國家的國際形象與地位具有重要意義。表面上看,關稅是海關向進出口貨物征收的一類稅款,似乎只涉及經濟關系與經濟利益。然而,關稅權利的行使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對外關系和政治利益,其背后是一個國家的主權。例如,歷史上很多前殖民地國家都有過因為喪失關稅主權而深受西方國家經濟掠奪的悲慘歷史。所以,任何主權獨立的國家都應該獨立自主地制定和實施本國的關稅政策、管理本國的海關并收支關稅。今天,關稅政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維護本國政治、經濟權益的重要工具,各國更應在平等互利和對等合作原則下,相互尊重、消除歧視,使國際貿易的好處能夠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需要注意的是,關稅除了具有以上積極作用,也存在著一些消極影響。關稅措施畢竟是關稅壁壘,站在自由貿易的角度,關稅對于世界市場的整體影響仍然是負面的。其一,關稅人為地提高了商品的價格,并加重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是經濟學上消費者剩余的損失。其二,關稅人為地設置了貿易障礙,從而減少了商品在國家間的流動數量和頻率,這并不利于全世界生產和交換活動的進行。其三,關稅的各項作用均在減弱,而保護幼稚產業的作用尚且存在爭議。一些實例已經表明,影響國內外經濟貿易的因素有很多,僅僅使用關稅這一類措施是遠遠不夠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祥云县| 海城市| 拜泉县| 崇文区| 自贡市| 大城县| 云霄县| 威远县| 嘉定区| 杭锦后旗| 巧家县| 广平县| 衡东县| 双峰县| 凤庆县| 抚远县| 新余市| 高青县| 家居| 缙云县| 府谷县| 望城县| 藁城市| 平泉县| 高唐县| 白河县| 治多县| 柏乡县| 金溪县| 东乡族自治县| 秭归县| 洪雅县| 东至县| 宁阳县| 昭平县| 志丹县| 吐鲁番市| 凤庆县| 广灵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