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樓市看點:典型事件解析(2017—2018):以成都為例
- 劉璐編著
- 669字
- 2021-02-08 18:17:24
成都有樓盤全款買房不備案存在風險!
事件回放
2017年5月,在成都的限購區域,有多家開發商開辟了另類的賣房途徑:全款買房,不備案。
璐眼看市
交全款買房且不備案,說白了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但全款買房對于購房者,隱含兩大風險:一是合同的風險,二是市場的風險。
風險一:畢竟沒有備案,萬一“一房多賣”呢?存在糾紛怎么辦?
風險二:現在這么做的購房者都是在賭房價會繼續漲,但萬一跌了怎么辦呢?
從法律角度來看:開發商把房屋全款不備案賣給暫時沒有購房資格的客戶,簽訂合同本身是合法有效的,但合同只確定了雙方的買賣關系,并沒有確定房屋所有權的歸屬。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相關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所以,全款不備案買房,最大的風險是開發商“一房多賣”或其他因素導致購房者不能實際擁有房屋所有權。
從購房者“主動要求全款購房”到后面的房企要求“全款優先”,成了這一階段樓市中的有趣現象。
主要還是現在的市場狀況,讓開發商有了“挑客”的資本。目前來看,不能說開發商沒有資金壓力,但主要還是供應和銷售的原因在起作用。
假設不存在資金缺口問題,購房者是全款還是貸款買房,只需在房貸利息和可能的投資收益間做比較。房貸利率一般來說比較低,所以總體來說貸款買房可能更劃算。
就比如很多人要買房,有很多排隊的客戶。其他人都按揭,而有人覺得錢多,用全款作為附加條件。主動給開發商說我付全款,優先賣給我吧。法律確實沒有禁止這樣的操作。
(果然,在“全款優先”“茶水費”等市場亂象盛行幾個月之后,“搖號選房”正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