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因為全國多個城市的房價在2016年上半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所以從2016年9月30日開始,以部分城市重啟調控政策為標志,全國新一輪的樓市調控開始了。

2017—2018年對于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而言,幾乎可以說是能夠載入史冊的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時期。就調控的頻率和力度而言,這是近十多年來頻率最高且力度最大的一個時期。

截至2019年年初,這一輪樓市調控已經持續了兩年多。這兩年多的時間,調控范圍從一、二線城市蔓延到三、四線城市,調控力度前所未有。特別是在2017—2018年,中國樓市也可謂是看點頻出。

第一,從政策面來看,調控政策和工具不斷升級。

從以前較為傳統的“限購+限貸”,逐漸升級為“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搖號”五大主力樓市調控手段。各地政府又頒布了更多更細的調控舉措,比如“商改住”禁令、“定向加息”式的房貸利率上浮、“剛需優先”的搖號補丁等。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有100多個城市,累計進行了600多次調控。其中,在高峰期的2018年1—5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就多達159次,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60%。而在2018年5月,全國超過40個城市發布了調控政策,當月累計達50次,單月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刷新了歷史紀錄。另據相關數據,在2018年的前8個月,樓市調控次數就超過了300次。

僅北京一地,自2016年9月30日以來的一年時間內,就發布了約50次樓市調控政策。結果一年內北京樓市的成交量下跌約38.9%,部分區域二手房價格下跌約20%,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

第二,從市場面來看,“十二字訣”可謂總結得非常到位。

“冰火兩重天”已經不足以描述這一階段樓市的復雜情況了。針對這種情況,我總結了“十二字訣”:“熱點”熄火,“滯漲”逆襲,“新存”倒掛。

一方面,以北京和廈門為代表的前期熱點城市房價在2015—2016年就已經積累了較大的漲幅,因而經過2017年3月的調控升級之后,就迅速步入了下調期(主要是二手房);另一方面,從2017年的下半年開始,一些前期滯漲的二線城市和中小城市房價又開始了補漲行情,出現了較大的漲幅。此外,在很多樓市調控嚴厲的城市,還出現了新房價格和二手房價格的價差“倒掛”,從而導致了一些樓市亂象。

不過,隨著調控政策的不斷加碼和工具補丁的不斷升級,各種樓市投機漏洞被紛紛堵死。之后隨著“低價股補漲”行情的結束,可以預見這一輪樓市上漲周期也將正式宣告結束。

第三,從消息面來看,市場的神經緊繃,消息紛雜。

一旦傳出有什么調控政策即將頒布的消息,市場就會迅速做出反應。比如,某項重大調控政策出臺或生效的前夜,售樓部燈火通明地連夜備案。此類現象成了這個大時代中有趣的小插曲。

本書將一段時間內的樓市小插曲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加以打磨后呈現給讀者。具體來說,主要是把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國內樓市的典型事件串聯起來,并整理出作者在數百次的各類專訪和采訪中對這些事件所做的房產評論和政策解讀的觀點。這些采訪見諸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新華網)、中央電視臺(央視網)、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中國新聞網)、半月談、經濟參考報、參考消息、澎湃新聞、中國產經新聞、中國經營報、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大公報、中國網、中華網、財新網、時代財經等權威媒體(排名不分先后)和眾多川渝陜知名本地媒體及政府門戶網站。

本書按照時間順序,把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這24個月內發生的樓市典型事件分成了24個章節,完整地再現了國內房地產市場在這一階段的跌宕起伏。此外,本書也收錄了少數幾篇2016年的關鍵內容作為全書的“引子”,以介紹這一輪樓市行情的“來龍去脈”。是什么導致了隨后嚴厲的樓市調控?2017—2018年的眾多樓市調控政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化的?顯然,2016年的這些“鋪墊”是非常關鍵的。由于筆者從小喜歡閱讀古典名著,于是在本書中采用了“章回體”的形式來為各個章節的標題命名,這也是一種有趣的嘗試。

本書的主要特點是“把握兩年樓市發展脈搏,洞悉房產新聞傳播規律”。本書的研究內容和視角在國內較為少見。

首先,可“把握兩年樓市發展脈搏”。

如前所述,本書通過對數百個樓市典型事件的專訪和采訪資料的整理,完整地再現了國內房地產市場在24個月之中的跌宕起伏。特別是這一段時間正好是國內樓市調控政策的密集出臺期,房地產市場的變化也很大,因此本書收集整理的房產評論和政策解讀對于研究國內房地產市場受政策影響和變化的效果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

在整理書稿的時候,我甚至有這樣的感觸:即使只是把這兩年內樓市相關的新聞標題串聯起來看,都會有“恍如大片”之感。身處這個大時代,人人都是參與者。而筆者能以評論者和解讀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也是一件幸事。毫無疑問,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約600次調控創造了樓市調控的歷史。而這只是一個大時代的縮影。在這一個時間段之后,樓市調控日趨“平淡”,“長效機制”將會正式登場。因此,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像這段時期這樣在短時間內密集出臺這么多樓市政策的調控方式,估計以后也不太可能再見到了。能夠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參與和見證這段歷史,我倍感榮幸。這些房產評論和政策解讀,串聯起來看能夠比較完整地反映我國房地產市場在這兩年之中的變化趨勢以及調控政策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為什么本書要以成都為例呢?一是在一輪大的樓市調控周期中,各地的情況總體來說是差不多的。在一座城市的樓市中發生過的事情和問題,在另外一座城市也可能出現,只是或早或晚而已。也正因如此,本書力求通過成都樓市熱點事件,“以點帶面”地引出并探討這一時期全國樓市的典型事件。二是本書收錄的不少樓市典型事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座特定的城市。三是由于筆者本人身在成都,對成都樓市更熟悉一些。

當然,作為一座被“誤讀”的樓市熱點城市,成都又很巧合地成了全國這一輪樓市周期中的“網紅”城市。在這一階段,成都樓市中的多個事件成了全國樓市中具有標志性的典型事件,引起了全國業內的廣泛關注。

此外,伴隨著2017—2018這兩年樓市熱度從一線核心城市向著二線城市乃至三、四線城市轉移的浪潮,城市間的“人才爭奪戰”也越演越烈。拋開房子和人之間復雜的關系不說,以成都、重慶、西安為代表的“西三角”核心二線城市,在這兩年中既“補”漲了房價又“搶”到了人才,它們可能才是這一輪國內城市競爭的最大贏家。

其次,可“洞悉房產新聞傳播規律”。

本書既是對這兩年內房地產行業發展脈搏的梳理,也是研究財經新聞特別是房產新聞傳播規律的有用資料。本書在資料的搜集和整理中特別重視區分“首發”和“轉載”。這樣,讀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哪種主題的新聞、哪一類媒體首發的新聞,其轉載和傳播的效果如何。據文獻檢索,現在國內外對新聞傳播規律這樣的研究成果還不太多。因此,本書可以作為后續新聞傳播大數據研究的素材和資料。

需要強調的是,由于本書中的數百個評論和解讀都是出自我個人,在正常情況下其觀點和看法是具有一定的連續性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市場評論和政策解讀中常見的個體差異。在這種情況之下,數百個樣本已經可以算作一個大樣本了,因而本書對后續的房產新聞類的大數據研究能夠提供較有價值的研究素材。當然,如果能多累積幾年甚至十幾年,可能這種大數據意義上的研究價值會更顯著。

此外,與這本書同期出版的還有筆者的另外一本題為《一本書看懂中國樓市》的著作,它和本書一起組成了姊妹篇。本書偏重對樓市典型事件“故事線”的梳理和“輕評論”,更具媒體新聞的特色。《一本書看懂中國樓市》的描述對象較為分散,更注重“垂直深度”,具有鮮明的財經評論特征。實際上,如果同時閱讀這兩本書,各位讀者朋友可以更加完整地理解中國樓市的波動變化,也會更有意思。

本書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資料文獻整理法,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借助先進的大數據算法,對相關的新聞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由于網絡檢索工作量巨大,本書對所收錄的各條新聞轉發媒體的統計和整理難免有疏漏之處,還請各位讀者見諒。此外,受到網絡檢索的技術限制,本書只能反映所收錄新聞的轉載情況,而無法體現其閱讀量。于是,完全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某條新聞也許沒有其他媒體轉載,但是其自身的閱讀量已經很高了。因此,本書對于所收錄新聞的轉載媒體僅保留了更具有權威性的官方媒體或大型媒體,且轉載情況僅代表一種客觀的事實描述,而不代表該條新聞或其首發媒體的實際傳播影響力。

在大量的新聞轉載媒體的整理工作中,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楊媛媛和張莉蒙兩位同學提供了重要的協助,特此感謝。

另外,感謝川報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提供的數據查詢,使得本書能夠對所收錄的2018年的部分新聞進行傳播效果的大數據分析。本書提供了二維碼,各位讀者朋友可以通過掃描書中相應位置的二維碼查閱這些收錄條目的傳播效果分析。

最后,感謝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安全協同創新中心2018年度課題對本書的出版資助。

鄭重提醒:

本書所收錄的觀點純屬學術探討,描述和分析客觀的市場情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劉璐

2019年年初于成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团风县| 通城县| 邹城市| 双峰县| 中山市| 大丰市| 锡林浩特市| 浦北县| 麻江县| 岳阳市| 丹凤县| 宝兴县| 囊谦县| 永济市| 邢台县| 信丰县| 乐业县| 犍为县| 黄梅县| 合水县| 成武县| 隆安县| 沙坪坝区| 平潭县| 沧州市| 台湾省| 晋宁县| 兰溪市| 鹿泉市| 澳门| 南城县| 五峰| 鹤岗市| 云霄县| 鄂伦春自治旗| 崇仁县| 阜宁县| 青川县| 保定市|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