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不僅來源于書本理論與老師的言傳身教,更來源于實踐感悟與經歷體驗。
我國高等教育正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客觀上要求高校更加重視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以往,各高校主要通過讓學生到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實習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受到學生人數多、崗位少、成本高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越來越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育越來越得不到保障。鑒于此,各高校開始探索通過實驗教學和校內實訓的方式來緩解上述矛盾,而實驗教學也逐步成為人才培養中不可替代的途徑和手段。目前,大多數高校已經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認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兩種同等重要的手段,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相對于理工類實驗教學而言,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滯后。在實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實驗項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驗教材等諸多方面,經濟管理實驗教學都尚在探索之中。要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深化實驗教學的改革、創新、研究與實踐。
重慶工商大學作為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學,高度重視并積極探索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建設與改革的路徑。學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于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07年被確定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012年11月順利通過驗收成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按照能力導向構建了包括學科基礎實驗課程、專業基礎實驗課程、專業綜合實驗課程、學科綜合實驗(實訓)課程和創新創業類課程五大層次的實驗課程體系,真正體現了“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實驗教學相對獨立”的實驗教學理念,并且建立了形式多樣,以過程為重心、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實驗教學方法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
2013年以來,學校積極落實教育部及重慶市教委建設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相關文件精神,按照“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原則,堅持以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思路,以“培養學生分析力、創造力和領導力等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以“推動信息化條件下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協作學習、創新學習、創業學習等實驗教學方法改革”為方向,創造性地構建了“‘123456’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體系”,即“一個目標”(培養具有分析力、創造力和領導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經濟管理實踐與創新創業人才)、“兩個課堂”(實體實驗課堂和虛擬仿真實驗課堂)、“三種類型”(基礎型、綜合型、創新創業型實驗項目)、“四大載體”(學科專業開放實驗平臺、跨學科綜合實訓及競賽平臺、創業實戰綜合經營平臺和實驗教學研發平臺)、“五類資源”(課程、項目、軟件、案例、數據)、“六個結合”(虛擬資源與實體資源結合、資源與平臺結合、專業資源與創業資源結合、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結合、模擬與實戰結合、自主研發與合作共建結合)。
為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建設,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展示我校實驗教學改革成果,由學校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統籌部署和安排,計劃推進“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系列教材”的撰寫和出版工作。本系列教材將在繼續體現系統性、綜合性、實用性等特點的基礎上,積極展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新探索,其所包含的實驗項目設計將綜合采用虛擬現實、軟件模擬、流程仿真、角色扮演、O2O操練等多種手段,為培養具有分析力、創造力和領導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經濟管理實踐與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更加接地氣的豐富資源和“生于斯、長于斯”的充足養料。
本系列教材的編寫團隊具有豐富的實驗教學經驗和專業實踐經歷,一些作者還是相關行業和企業的實務專家。他們勤勉耕耘的治學精神和扎實深厚的執業功底必將為讀者帶來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啟迪,希望讀者能夠從中受益。在此對編者們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感謝。
毋庸諱言,編寫經濟管理類虛擬仿真實驗教材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開拓與嘗試,加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實踐本身還在不斷地豐富與發展,因此,本系列實驗教材必然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錯誤,懇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希望本系列教材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創新發展,能為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盡綿薄之力!
重慶工商大學校長、教授
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