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應收賬款
3.2.1 應收賬款概述
應收賬款指會計主體在對外銷售產品、提供勞務、讓渡資產使用權(或所有權)以及開展有償服務等業務活動中應當向客戶收取而尚未收取的款項,不包括借出款、備用金、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等。醫院應收賬款指醫院因提供診療服務及輔助服務、銷售藥品等業務活動應向病人等收取而未收取的醫療款項。根據《關于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醫院應收賬款包括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和其他應收賬款。
醫院應設置“應收賬款”總分類科目,核算提供診療服務及輔助服務等業務活動應收取的款項。該科目屬于資產類科目,科目借方反映當期醫院應收賬款的增加,貸方反映當期醫院應收賬款的減少,期末科目余額在借方,反映醫院尚未收到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應當按照債務單位(或個人)進行明細核算。
醫院應當根據《關于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在“應收賬款”科目下設置“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賬款”三個明細科目。“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核算醫院因提供醫療服務而應向在院病人收取的醫療款;“應收醫療款”核算醫院因提供醫療服務而應向醫療保險機 構、門急診病人、出院病人等收取的醫療款,應當按照醫療保險機構、門急診病人、出院病人等進行明細核算;“其他應收賬款”核算醫院除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以外的其他應收賬款,如醫院因提供科研教學等服務、按合同或協議約定應向接受服務單位收取的款項等。“應收賬款”明細科目設置及核算內容見表3-2。
表3-2 “應收賬款”下設明細科目設置及核算內容

3.2.2 應收賬款的會計核算
鑒于各個地方政府對是否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的收入范圍界定不同,本教材區別應收賬款收回后是否需上繳財政、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分別進行會計核算示例,具體會計處理如表3-3所示。
表3-3 醫院應收賬款會計處理核算匯總表

3.2.2.1 需上繳財政的收入形成應收賬款的核算
1.按期收回
醫院發生應收賬款時,按應收未收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款”,貸記“應繳財政撥款”。收回應收賬款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賬款—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款”;上繳時,借記“應繳財政款”,貸記“銀行存款”。
實例:20×9年4月4日,NS醫院住院結賬處向財務部門送交當日“住院病人收入匯總日報表”,列示:醫療收入——住院收入共970000元,其中床位收入50000元、診察收入10000元、藥品收入500000元、檢查收入100000元、化驗收入100000元、治療收入100000元、手術收入100000元、護理收入10000元,財務部門根據有關憑證,編制會計分錄:

收回應收賬款時,財務會計處理為:

上繳時:

2.形成壞賬
醫院應于每年年末,對于無法收回的應上繳財政的應收賬款進行全面檢查。對于超過規定年限、確認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按規定報經批準后予以核銷。按核銷金額,借記“應繳財政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賬款”,核銷的應收賬款應在備查賬簿中保留登記。已核銷的應收賬款在以后期間又收回的,按實際收回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貸記“應繳財政款”科目。
3.2.2.2 應收賬款收回后不需上繳財政
1.按期收回
醫院發生應收賬款時,按應收未收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賬款”,貸記“事業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回應收賬款時,按實際收到金額,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賬款—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款”。按預算會計相關科目,借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等,貸記“事業預算收入”等。
實例:20×9年4月4日,NS醫院住院結賬處向財務部門送交當日“住院病人收入匯總日報表”,列示:醫療收入—住院收入共970000元,其中床位收入50000元、診察收入10000元、藥品收入500000元、檢查收入100000元、化驗收入100000元、治療收入100000元、手術收入100000元、護理收入10000元,假設該醫院收入不需上繳財政,未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財務部門根據有關憑證,編制會計分錄:

收回應收賬款時,財務會計處理為:

同時,登記預算會計分錄:

2.形成壞賬
醫院為在院病人提供診療服務形成的應收賬款,通過“應收賬款—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進行核算,病人出院結算后尚有未能收回的門診與住院診療費,應將其轉入“應收賬款—應收醫療款”進行核算。每年年末,醫院應對“應收賬款—應收醫療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賬款”進行全面檢查,如有無法收回的跡象發生,應計提壞賬準備;若應收賬款確定無法收回,應按相關規定報經批準后,予以核銷。
(1)壞賬準備的計提
醫院應對收回后不需上繳財政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進行全面檢查,分析其可收回性,對預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確認壞賬損失。可以采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等方法計提壞賬準備。醫院應設置“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科目,核算醫院按規定對“應收賬款——應收醫療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賬款”提取的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按照規定報經批準,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當期應補提或沖減的壞賬準備金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應補提或沖減的壞賬準備=按照期末應收賬款計算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壞賬準備”科目期末貸方余額(或+“壞賬準備”科目期末借方余額)
如果應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大于“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科目期末貸方余額,當期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借記“其他費用”,貸記“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如果應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小于“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科目期末貸方余額,當期沖減壞賬準備,借記“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貸記“其他費用”。
(2)壞賬核銷
醫院的應收賬款是否發生了壞賬,可按下列條件之一進行判斷:一是債務人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被撤銷,或者被依法注銷、吊銷營業執照,其清算財產不足清償的應收款項;二是債務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蹤、死亡,其財產或者遺產不足清償的應收款項;三是因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導致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四是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經人民法院裁決,確實無法清償的應收款項;五是債務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償,且有確鑿證據證明已無力清償的應收款項;六是法定機構批準可核銷的應收款項。
醫院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按規定報經批準,按無法收回的金額,借記“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貸記“應收賬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賬款”。核銷的“應收賬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賬款”應在備查簿中保留登記。
(3)收回已核銷的壞賬準備
醫院已核銷的應收賬款在以后期間又收回的,按實際收回金額,做財務會計分錄的賬務處理,借記“應收賬款—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賬款”,貸記“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同時,做預算會計賬務處理,借記“資金結余—貨幣資金”等,貸記“非財政撥款結余”等。
實例:NS醫院收到病員A交來的2015年住院欠費2000元,該筆款項已于2019年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核銷了。財務部門根據相關資料,編制會計財務會計分錄如下:

同時,做會計分錄:

同時,制做預算會計分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