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企業會計交易事項觀研究作者名: 曾富全本章字數: 1547字更新時間: 2021-01-28 11:03:01
第四節 交易事項觀推廣應用建議
雖然交易事項觀在新會計準則中多有體現,但都隱藏在準則條文的背后,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筆者相信,隨著大家對交易事項觀的了解的加深,一定能體會到其獨特的作用。在此,筆者愿意拋磚引玉,提出推廣應用交易事項觀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中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是以財務會計目標為起點,會計基本假設為前提,包含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財務報表要素、要素的確認與計量以及財務報告列報的內在一致的理論體系。建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有著重要的作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可以指導會計準則的制定和應用,可以作為會計準則制定的指南和判斷現行準則是否恰當的依據。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和西方各國(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都已建立了各自的概念框架,可以說對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研究都非常重視。各國建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名稱雖然不太一致,但在實質上都是一致的,即都是研究財務會計規范和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從而對會計準則的制定和會計核算實務進行更好的指導。在國際會計準則不斷趨同的今天,各國必須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礎上來制定會計準則;否則,概念基礎不一致將給會計準則和會計的國際趨同帶來許多障礙。
我國雖至今未建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但普遍認為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已經是事實上的我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因為我國基本準則對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普遍適用的一般原則、財務報表的要素、要素定義、會計確認與計量、報告等都做了原則性的規定,目標在于指導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從而其地位應相當于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為突出會計概念框架的地位,筆者還是主張建立我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而不是以基本準則代替概念框架。在我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應明確體現交易事項觀等會計理念,明確地把交易、事項作為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
二、樹立交易事項觀理念
理念是指導行為的根本性原則。會計準則的制定,背后也必定遵循著一定的會計理念和邏輯作為指導。我國會計準則制度多年來不斷在改進、完善,變化頻繁,根本原因也是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結果。會計準則制度的變化,表面上是準則制度具體條文的變化,本質是隱藏在準則條文背后的會計理念的變化。
前已述及,交易事項觀是隱藏在新會計準則條文背后的、由“經濟業務觀”轉變為“交易事項觀”的會計新理念、新觀念,樹立交易事項觀,對于正確選擇會計計量屬性、正確運用會計準則進行會計處理有著事半功倍的效用。特別是對于新出現的經濟業務,由于會計準則固有的局限性,原有的會計準則制度可能沒有明確的規范,采用交易事項觀對新業務進行分析處理,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的辦法。
三、會計準則要明確交易事項觀
如前所述,現行的新會計準則至少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企業合并這兩項具體準則來體現交易事項觀的要求,基本準則也明確出現“交易或者事項”的提法。但這些準則對交易事項觀的體現還不是明確明示的,不利于對交易事項觀的推廣應用。建議在以后修訂會計準則的時候,如果把基本準則作為我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話,應該在基本準則中把交易事項觀列為一項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明確交易、事項的基本概念,至少應在會計主體假設中明確體現交易事項觀,即在介紹和解釋會計主體假設時,要明確說明:發生在不同會計主體之間的價值轉移為交易類業務,發生在同一會計主體內部的資源轉移為事項類業務。在會計計量屬性中也應明確體現交易事項觀,即在介紹會計計量屬性的選用時應明確說明:交易類業務優先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事項類業務則優先采用賬面價值計量。在各項具體會計準則中,涉及區分交易類和事項類業務的會計處理時,也應明確說明:交易類業務優先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事項類業務則優先采用賬面價值計量,以便減少會計人員運用主觀職業判斷的偏差,以此提高我國會計準則的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