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環境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
- 楊美麗 李永珍
- 1707字
- 2021-01-28 11:06:06
1.5 環境管理會計相關研究
管理會計學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其適應生產關系的協調發展,在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與比較成熟的財務會計體系相比,管理會計正式產生尚不足百年,被業界稱為“年輕的、邊緣化的學科”,而環境管理會計更是這個新學科中分出來的一支更小的、站在理論前沿的學科。
1.5.1 環境管理會計的相關概念
管理會計由傳統的財務會計發展演變而來,但財務會計更多地服務于企業外部,而管理會計則主要服務于企業內部,故又被稱為“內部報告會計”。管理會計將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有效的短期經營計劃和決策作為目標,進行一系列日常管理活動。環境管理會計涵蓋了管理會計與環境成本兩個范疇。同管理會計功能相似,它是為企業內部做出短期計劃和決策服務的,但更多地側重于管理要付出環境成本的行為,是一種主要針對企業物料與能源消耗以及廢棄物排放等成本的管理活動。
1.5.2 關于環境管理會計的文獻綜述
1992年,美國環境保護協會針對環境與資源問題,專門建立了環境會計項目,這標志著環境管理會計學的誕生。近年來,環境管理會計受到了愈來愈多的關注和重視。
1.5.2.1 美國學者關于環境管理會計的研究
美國環境保護局在1990年出臺了《污染防治法案》。為大力推進該法案的施行,該局又于1992年建立了環境會計項目,旨在“促使并激發企業更全面地理解環境成本,同時將其運用于決策”。隨后在1993年,美國環境保護協會、美國成本工程師協會、美國企業圓桌會、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等組織又聯合公布了《利益相關者行動議程:工作室對環境成本的會計與資本預算的一項報告》(美國環境保護局,1994),這是全世界公認的有關環境管理會計的最早的文獻之一。(干勝道,鐘朝宏,2004)
1.5.2.2 歐洲學者關于環境管理會計的研究
歐盟下屬的環境管理會計協會成立于1997年,其主要研究對象是歐盟設立的一個名叫“生態管理”的項目。該協會日常的討論形式主要是電子郵件,每年召開一次年會。英國環境局主要是通過研究企業內部的環境成本,綜合分析后將其研究成果廣泛運用于企業的環境成本控制方面,旨在為企業提供更高效的環境會計。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協會則側重于環境管理會計的報告公布,旨在通過公布具有實際使用性質的報告,幫助企業決策者找到能夠合理有效地控制內部環境成本的途徑。
1.5.2.3 日本學者關于環境管理會計的研究
鄧明君、羅文兵對日本學者的研究結果進行了歸納。他們在《日本環境管理會計研究新進展——物質流成本會計指南內容及其啟示》一文中認為,物質流成本會計是日本在環境管理會計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物質流成本會計是一種通過探究減少企業的內部環境成本和外部環境影響的途徑,為管理者做出經營計劃和決策提供支持的行為。2007年,全球第一份《物質流成本會計指南》由日本產業技術環境局等多部門聯合公布。
1.5.2.4 我國學者關于環境管理會計的文獻綜述
陳煦江(2004)在《環境管理會計理論結構與應用方法探索》文中認為,企業的價值最大化是環境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環境管理會計的有效實施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現實中,企業往往更重視環境管理會計的實際操作,忽略了對相關理論知識的認知,這導致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認識不清、操作偏差等問題。故此,加深理論知識的學習,結合理論與實踐操作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張袆(2008)在《我國管理會計發展的新方向:環境管理會計》
中認為我國傳統的管理會計并不能滿足現行企業對環境成本控制的要求,故必須引入新型管理會計——環境管理會計。與原始的管理會計相比,環境管理會計具有更突出的優勢:一是其內容更加細化,專業性更強;二是對環境信息和環境成本更加注重。企業經營管理者做出計劃和決策時,能夠更偏重于內部環境成本和外部環境影響,這能夠極大地促進企業、國家乃至全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頡茂華(2010)在《環境管理會計研究:綜述、評價與思考》
一文中提出,我國的環境管理會計應該從“社會經濟”的角度切入分析。環境管理會計實施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在降低企業內部環境成本、增加企業利潤、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基礎上,放眼全社會的環境問題,有效預防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污染,實現自然環境的可持續與協調發展。同時,他深入研究了經濟與環境的內在聯系,要求政府部門積極出臺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