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未嘗想過的故事起源
- 演員系統的日常成就
- 嵌紙泛花
- 2057字
- 2020-08-28 21:42:12
“董事長!”
碩大的辦公間里身著工裝看上去微微有些發福的中年男子正劈了啪啦的敲著鍵盤,一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急匆匆沖了進來。
“董事長出事了!”
“呸!”
中年男子完全不在意形象的啐了一口,“你媽我妹沒教會你怎么斷句啊。”
“舅!沒時間開玩笑!小柚子出事了!”
“什么?!”
向陽閣
大廳內
之前騷亂中沒有來得及跑出去的客人此時此刻都縮在邊邊角角里大氣都不敢喘,往時熱熱鬧鬧的餐館現在卻一片死寂,仿佛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酒店的保安人員也是仿佛是終于靈醒過來,已經在參觀外拉上了安全線并勸退湊熱鬧的群眾們,就等著警方上門了。
易明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去做,自己因為聽見那件事現在站了出來,但之后的發展會怎么樣只有天曉得。
未來就像樹杈一樣有無數的分支,一步走錯,也許再回不了頭。
自己不是穿越者么,自己不是擁有系統么。
可是自己能做什么呢。
溫熱,甜香。
手邊的溫暖就像冬日的一碗熱粥,讓自己從困惑的冰窟中走了出來。
李柚站在易明身邊,牽住了對方的手。
說實話李柚很害怕,對方現在這副歇斯底里的樣子顯然不是可以聽進去別人的話。
但是,易明站了出去,他好像和這件事也有所關聯。
看著他似乎無言以對陷入了沉默,總覺得自己要在他身邊。
“大叔,你先冷靜點好么?”
李柚清脆的聲音響在大廳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精致的女生身上。
“你這樣做,又能獲得什么呢?”
“獲得什么?”
黑衣人面色微微有些觸動,低頭看著手中的射釘槍和別回腰間的短匕。
這些日子以來,自己猶如在地獄邊境。
甚至自己的心似乎已經深埋在忘川河中,但是那股憤怒、那股仇恨。
讓自己隱姓埋名奔跑于城市中,去調查身邊這個已經抖如篩糠的記者。
自己的本意就是讓所有人知道那篇報道都是胡扯,
“珊珊并沒有去做那些事情,珊珊是個好姑娘。”
但是現在局面卻仿佛比自己想象的復雜得多。
“你!站起來!”
黑衣人一把扯著猴臉男的領口,轉頭朝著李柚問道:“姑娘你帶手機了吧。”
“帶了帶了”,李柚說話間掏出手機拿給黑衣人看。
“不用給我,你幫我錄個視頻”,黑衣人把手頭的武器放在桌子上,仔仔細細的盯著猴臉男的面容。
“記者,我不逼你,如果你有良心的話你就對著鏡頭說出真相,說出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一句簡單的話,從開始的憤恨與強硬,到吐出最后一個字時的哀求與軟弱。
楊尚麟仿佛失去了全部的氣力,眼前似乎全是重影。
良久,寂靜。
猴臉男原本緊張的快要抽搐的臉此時此刻卻顯得有些茫然,似乎也在思索楊尚麟說的話。
不知多久,一個尖酸的聲音響了起來。
“大叔你不用槍頂著他頭他怎么可能說!”
那種窒息的眩暈感似乎瞬間就煙消云散,剛剛看到和自己女兒一樣俏皮的姑娘讓自己一下子有的那些迷茫也全部被內心重新點燃的火氣所壓制。
對啊,這記者如果有良知就不會去寫那些東西了,更別說他做的這些勾當!
“閉嘴哈尼!”
易明眼瞧著情況再次發生變化,之前似乎已經有所觸動的黑衣人楊尚麟此時眼中再次充斥著毫無理性的紅絲。
“不,他說的對!”
楊尚麟再次拾起身邊的射釘槍,一彎腰腰間的匕首卻掉落在地但此刻他再無心思去管這些。
“他侮辱我,我能接受,但侮辱珊珊這個已經遭到一次傷害的可憐的我的女兒,我絕對不允許!”
“楊叔你冷靜些!這記者也沒說不答應啊!”
“答應?我根本不需要他答應”,射釘槍再度緊貼猴臉男的太陽穴,楊尚麟冷笑起來,“這是命令!根本輪不到他答應不答應!”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站著的幾人身上,而哈尼的注意力,全在楊尚麟腳邊的那把短匕。
趁著幾人不注意,哈尼悄不出生的一點一點往前挪著,皮鞋尖輕輕夠了上去。
“楊叔!你覺得珊珊真的希望看到你傷害別人么!”
拿楊尚麟對女兒的感情打感情牌,這是易明現在唯一能想到的辦法。
這個哈尼真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種人是怎么趕上流量的快車的呢!
“楊叔!你仔細想想啊!冷靜一點啊!”
“你聽我說。”
楊尚麟陡然愣住,易明睜大了眼睛看著猴臉男剛剛張開的嘴。
“我承認,我在得到消息的時候沒有去審核。”
猴臉男的聲音很輕,但每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
“我也承認,我為了點擊量閱讀量沒有確認事實就發了那篇文章。”
楊尚麟冷哼一聲,手中的射釘槍卻并沒有挪開。
“我也給你講個故事吧”,猴臉男臉上仿佛掛著一絲笑容,“有這么一個村莊,所有人都靠著村里的一口井打水生活,政府不是沒修自來水到每家每戶,只是這個村莊這么多年都是喝的井水,大家也都習慣了。”
易明眉頭漸漸升起,似乎有什么東西要慢慢揭開了。
“前幾年村邊修起了幾家工廠,很多村民都去那里工作了,也算是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可這好日子沒持續多久,村子里陸陸續續有人患了腸胃炎,很嚴重的那種。一開始大家也沒當回事,但是后來,一個小記者打拼了很多年后回村發現自己小時候的玩伴一家都趟在屋子里,一家人都患了癌癥。”
楊尚麟慢慢放下了手,所有人都聽著猴臉男把事情一點一滴吐了出來。
“小記者發現村子里很多人都患上了同一種病這很說明問題,于是他仔細調查,最后發現是村里面的水井有問題。小記者找到了市里有名的地下水專家——草灘大學水文系的教授,教授聽后懷疑由于長期開采地下水導致原有的水資源供給方式發生了改變,從地下水補給至河流變為了河流補給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