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全2冊:整理術+實踐解惑)
- (日)近藤麻理惠
- 17字
- 2020-08-25 17:26:55
第1章
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
從此擺脫“不會整理”的噩夢
每當我介紹自己的工作,“我在開課教人怎么整理東西”,話音剛落,大家都會瞪大眼睛,驚訝地問道:“這也算得上一項工作嗎?”接著,他們還會繼續問:“我們過去一直都在整理,這也需要學習嗎?”
確實,以廚藝課為發端,相繼出現了服飾課、瑜伽課以及偶爾還會看到的“打禪課”。最近學習蔚為風潮,課程的種類五花八門,蔚為大觀,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沒有出現過整理課。
這種現象與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整理不是學來的,而是熟能生巧”的想法息息相關。在家庭料理方面,人們常以“媽媽的味道”“佐藤家祖傳的咖喱飯”為傲,并習慣以奶奶傳給母親、母親傳給女兒的方式來傳授傳統的技法。與此相比,整理法的傳授卻沒有那么幸運,從來沒聽說有人會在各家幾乎相同的家務整理上膽敢自豪地宣稱:“這是我家秘傳的整理法。”
請大家想想小時候的情景吧,父母雖然常會生氣地對我們大喊:“你給我好好整理一下!”但卻很少有人把整理方法當作教養的一部分正式傳授給孩子。一項調查表明,“曾經學習過整理相關理論的人”實際上連百分之零點五都不到。即使是父母,也不太知道正確的整理方法。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來進行整理的。
不僅家庭教育,即使學校教育中有關整理的學習,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如果有人問:“說到家政課,你會想到什么畫面呢?”或許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諸如小組吵吵鬧鬧一起做漢堡的烹飪課,或是使用不太順手的縫紉機縫制圍裙的縫紉課吧。
實際上,在中小學家政課的教科書中,整理知識所占的比例遠低于烹飪和縫紉知識。而且,就是這些非常單薄的教學內容也備受冷落。老師只是照本宣科、領著學生按順序通讀一遍教材就結束了。更有甚者,有的老師竟然對學生說“這部分請大家自學吧”,然后就輕易地跳到大家都喜歡的章節——“食物的重要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那些家政專業畢業、號稱“學過整理”的人,往往也“不會整理”。
就如“衣食住行”這四個字所表明的一樣,穿衣、吃飯、居住和交通應該同等重要,然而人們對支撐居住的重要元素——整理,卻一直不當一回事,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整理與其說是學來的,不如說是熟能生巧”的意識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
那么,如果說整理是熟能生巧,那么也就是說忙于整理的年歲越長,就越能自然而然地“會整理”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實際上,上我課程的人當中有百分之二十五是五十多歲的女性,大多數人已經做了近三十年的家庭主婦,是做家務的老手。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她們比二十多歲的女性更會整理,而且實際的結果也是恰恰相反。因為她們一直以來采用的,都是被視為常識、但實際上卻是錯誤的整理方法,所以總是留下過多沒用的東西,或是為不合理的收納方法所苦。
人們在過去沒有學習過正確的整理法,因此,“不會整理”對大多數人來說,反而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過也不必為此感到擔心,因為現在正是學習正確整理法的大好時機。只要和我一起學習、實踐正確的整理法,無論是誰都能擺脫“不會整理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