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保真音響PLUS1
- 《高保真音響》編輯部
- 3字
- 2020-09-07 00:23:02
有面兒
左耳的星芒是你發燒旅途的引路人
文、圖/新青年
她是你左耳的星芒。
無論你將她的璀璨理解為藏在耳朵里的亮藍,
還是浮沉在外的深灰低調,
她的美,
都會在你的內心流淌不斷,
時而平靜,
即便漣漪,
波瀾仍不驚。



本文,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美國ALO的新品——Polaris北極星。
本就是極具自我風格的產物。
北極星不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也不需要那仰望的人心里的孤獨和嘆息。
不得不承認一個事情,Hi-Fi耳塞市場火爆、新品迭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技術的進步,讓新出的“塞子”比以前的強太多。

經常有人讓我推薦耳塞,我一般只會推薦幾款,QDC、Dita、HIFIMAN RE2000,推薦后很多人覺得貴,我個人認為要買就該一步到位。
今天更新一下我的推薦,加個美國ALO的新品北極星耳塞。玩了一個月,整體覺得其異常討喜,且填補了一個價格區間。
當一個物件風格鮮明的時候,辨識度才高,才能彰顯其本身個性。這種個性無論是大家喜歡和希望接受的個性,還是使用時能體現使用者喜好的個性,都可算作代表性,這是好產品的要素。北極星就是這么一款。
簡單來說ALO的產品系,顏色和外觀是區別其型號最鮮明的標志。該產品系的顏色是多樣的;外觀分為兩種,一個是以織女星為代表的小體積、整體圓潤的既視感,另一個是以仙女座領軍的典型美式風格,棱角金屬外嵌螺絲的工業風。
北極星屬工業風系列。
ALO的外包裝都是小紙盒,小巧精致,顏色各異。北極星也不外如此,是討巧的藍色。不要小瞧ALO對色彩的執著,要知道從色板的無窮多顏色里,找出最契合觀感審美的那個不厚不薄、不鮮不暗、溫和舒適且好看耐看的顏色并不簡單,甚至我覺得還需要很大的運氣。
選中顏色只是產品的開始,真正的難度在于加工工藝,色準的高度還原,會導致其廢品率奇高,畢竟燒器材的多少都有強迫癥,追求盡善盡美的ALO當然不會輕易妥協。
ALO的仙女座耳塞因其扎眼的外觀早已被眾人所熟知,亮點一就是那“原諒色”,賓得相機的那種綠,所以不要奇怪為何無數人為之傾倒。腔體上有三顆螺絲,這也是ALO此系列的標志。經常和我做耳塞的業內朋友提起仙女座,并建議他多借鑒其成功思路,朋友每每聽我說這事往往就會不屑一顧,說這種浮夸的配色和螺絲釘的設定太過聒噪,不夠高雅、低調,我也只好作罷。
外觀審美就和聽音觀一樣,說不上誰高誰低,全是個人喜好。
在網上看到很多關于ALO耳塞設計感和顏色(甚至包括包裝盒的顏色)方面的評論,發現受眾人群對該產品的理解上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有人覺得不能再漂亮了,也有人覺得實在是太丑了。無論如何,我是贊同把耳塞做成這種有鮮明特征的,好看、難看放一邊,很有特點,很容易被記住已極為難得。
北極星繼承了ALO獨有的整體外觀風格,在配色上有不小的改動,且縱觀全系產品都算獨樹一幟,雙色——深石灰水泥板色+亮藍。深色部分采用了與很多槍械相同的CeraKote陶化覆膜技術,具備非常良好的表面耐高溫、耐磨損性能。亮藍色部分是金屬陽極氧化覆膜,所以戴在耳朵上不仔細看很是低調,仔細看會不經意瞥到其內在的亮藍,典型的低調內斂型。
回想初識ALO,聲音給我留下的印象其實是異常尷尬的。記得很清楚,第一次接觸的就是仙女座,當時還沒有大紅大紫般大賣。雖說設計風格印象不錯,但一直沒有為其發聲的原因,是我初次接觸它就強烈抗拒其聲音風格。當時記不清搭配了什么播放器,聽了一下馬上摘下來,覺得過于刺激,慣性地沒再認真接觸過該品牌的產品了。
直到這次仔細把玩北極星,終一入ALO“毒海”便萬劫不復。我認為北極星是當下這個價位最值得購買的產品。
◇一圈一鐵設計。8.5mm動圈單元,動圈單元結合專利技術Polarity tuned chamber(通俗點說,就是通過3D打印技術改進導氣孔空氣流動提升低頻聽感)。
◇Teac技術3D打印高頻動鐵單元導管,可改善高頻表現。
◇大名鼎鼎的LITZ結構純銅線材,MMCX標準接口。
從聲底來講,北極星一圈一鐵的設計,得益于良好的專利技術加持,盡可能地將單元素質發揮到極限,就其密度、解析力而言,如果非要和多分頻多單元的耳塞來比,可能會稍顯遜色,但良好調教下的北極星,所謂的遜色,也并不是特別明顯。在聲場、結像、定位、動態、細節、延展這些硬指標方面,可以說在所有耳塞中達到中高層次水準。但厲害的還不是這些。
如果說大家喜歡用松、潤、甜來形容高級音響設備,那就可以不用吝嗇地用這三個字來形容北極星的調音。
如果說中音甜、高音穩、低音勁是發燒友所折騰的目標,那這三組詞,就是對北極星極具Hi-Fi性調音的最貼切形容。
這一點都不夸張。
流暢的三頻銜接和良好且不過分的兩端延展,加上溫潤的聲音走向,辨識度極高的中頻甜味,充滿空氣感且泛音十足微華麗的高頻,以及質、量、下潛、彈性兼備的低頻。最后就是良好的Hi-Fi性帶來的強烈的音樂包圍感(或者說氛圍感)了。
喜歡聽古典的朋友,北極星會給你足夠的氛圍,但請不要苛求極限的硬素質。如果是聽搖滾的朋友,那我感覺北極星不夠刺激,可能無法很好地滿足聽感要求。
自打結識北極星后,私底下我在展會把ALO的耳塞認真聽了個遍,悄悄說一句,再讓我選,我還是會選北極星,無論外觀還是聲音,無論性價比還是緣分。
不過,下面我還是要說三點對北極星的希冀。
(1)腔體大小對我來說剛剛合適,但因為有棱角,時間長了(兩個小時左右)會有些許硌耳朵的不適感。
(2)北極星的金屬絲塑形耳掛如果換成膠管熱塑形的話,可以極大提升使用體驗。這點應該是當下實現起來最現實的。
(3)北極星使用久了,陽極氧化的顏色膜是會磨損脫色的。
瑕不掩瑜,北極星在我心目中是這個價位的極品塞和不二之選,毫無疑問。
至于我為什么起了個這樣的標題,我想表達的是:
如果你對聲音的認知還不夠明確,比如不太理解聲底硬素質到底怎樣才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水準,再比如還不太理解所謂的頂級調音風格和器材調音的Hi-Fi性是什么,那我相信,北極星,可以作為你深刻理解發燒聲音的最好介質,引你走向正確的“發燒”之路。
她是你左耳的星芒。
無論你將她的璀璨理解為藏在耳朵里的亮藍,
還是浮沉在外的深灰低調,
她的美,
都會在你的內心流淌不斷,
時而平靜,
即便漣漪,波瀾仍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