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自新
【拼音】gǎi guò zì xīn
【注解】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
【釋義】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例句】一個人如果犯了錯誤,只要能改過自新,他還是會有前途的。
【反義詞】死不悔改
漢朝初年,臨淄有個名叫淳于意的人,他從小就喜歡鉆研醫術,曾向名醫公乘陽慶學習。公乘陽慶那時已七十多歲。他沒有兒子,就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秘方和黃帝、扁鵲的脈書都傳給了淳于意。淳于意有高師指點,醫術越來越高明。三年后,他為人治病,手到病除,許多人慕名前來求醫。但淳于意不像扁鵲那樣盡心盡力地為人治病,他喜歡在達官貴人中間周旋,常常不在家,病人經常找不到他,有時找到他,他也不愿為人治病,所以許多病人都對他有意見。
后來,淳于意被人告發了。官府把他抓了起來,押解至長安。他的五個女兒見父親被抓,就跟在后面號啕大哭。淳于意又急又惱,罵道:“我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現在遇到急事,也沒有人能替我解決。”
淳于意的小女兒緹縈聽到父親的話非常傷心,決心要救父親。她一直跟著父親來到長安,寫了封奏書給漢文帝,信中說:“我的父親做官的時候,當地人都稱贊他為人廉潔,做事公平。現在他犯了法要受刑,我痛切地感到,一個人死了再也不能復活,受了刑傷殘了身體也再不可能復原,雖然有改過自新的愿望,也無濟于事了。為了使父親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我寧愿進官府當奴婢,替父親贖罪。”
漢文帝讀了緹縈的書信,為她的一片孝心所感動,就下令赦免了淳于意。
【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