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故事
- 佚名 石磊改寫
- 465字
- 2020-09-08 18:17:03
不識廬山真面目
【拼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釋義】比喻事物真相不易弄清楚,或某人態度不明朗。
【例句】打雷是一種自然現象,古人不識廬山真面目,以為有雷神呢!
宋元豐七年,蘇東坡從黃州來到汝州,特地過江游覽了神往已久的廬山。
這一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蘇東坡興致勃勃地漫步在盤旋迂回的山道上,只見山巒起伏,群峰疊翠,丘壑縱橫,氣象萬千。橫著看過去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嶺,側面望過來則是壁立萬仞的山峰。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從高、低、遠、近不同的角度觀察,蘇東坡領略了廬山不同形態的秀美、奇美、壯美,他深深地陶醉于造物主的創造中,一顆偉大的詩心激動起來。于是,他在廬山西林寺的墻壁上,揮筆寫下了一首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這首題為《題西林壁》的詩中,蘇東坡沒有從實處直接描繪廬山奇美的形態,而是從審美的角度,巧妙地把觀感同哲理結合起來,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從而得出因各自所處位置不同,而所見必然各異的結論。這首詩讀來韻味無窮,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一直流傳到今天。
【出自《題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