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129篇
- 劉曉光編著
- 387字
- 2020-08-25 16:40:52
6.蟬
﹝唐﹞虞世南
解詞釋義
垂:古代帽帶在下巴處打結后的下垂部分。這里指蟬頭部的觸角,形狀像下垂的帽帶。 桐:梧桐樹。 藉:憑借。
賞析
虞世南沉靜寡欲,直言敢諫,唐太宗李世民稱贊他一人兼備博聞、德行、書翰、辭藻、忠直五種美德。本詩借蟬抒懷,說明只要立身高潔,不需要憑借外力,自然能留下清正的美名。
古人認為蟬棲高飲露,生性高潔,蟬鳴清亮悠揚,不必借助風力,聲音也能遠播。蟬的觸角,又似士大夫冠冕上的纓帶,在詩中具有比喻象征意義。
拓展閱讀
筆頭盈甕(wèng)
虞世南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與歐陽詢(xún)、褚(chǔ)遂良、薛稷(jì)合稱“初唐四大家”。曾拜僧人釋智永為師。傳說他把自己關在樓上刻苦鉆研,到了學業有成走下樓來時,練習書法用掉的毛筆筆頭已經裝了滿滿一甕。
品讀思考
本詩借蟬抒懷,說明只要立身高潔,不需要憑借外力,自然能留下清正的美名。請舉例說明“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