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她,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一個萌萌的眼神,奶聲奶氣的語言已足夠。
女兒的名字叫簡愛,和其父親簡單一樣,名字足夠易記,《簡愛》這本名著,上過高中的人,應該都會知道。
名字,就是一個符號,但會承擔很多期許、希望、祝愿,“愛”字含義甚廣,可以說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本質區別,是愛貫穿了整個社會。
自從做了媽媽,想起小寶寶就是甜蜜的,小孩子的變化很快,小寶寶現在1歲半了。
她會見到年輕的,就叫阿姨,看見年紀大的,叫奶奶,天真的看著,稚氣的聲音,還微帶笑意。見到小孩,會叫妹妹,姐姐。
寶寶,我們去出去玩好不好?
有時想一會兒,認真的說“好”,然后開始朝門口走。
寶寶,我們開始睡覺好不好?
掙脫開你,也不看你,“不好”
自己餓了,渴了,開始說“寶寶吃”。
每天吃飯時,就指著電視,說“玖玖”,電視的上一個童話片,適合1-2歲寶寶看的,其中的主角,名字叫“JOJO”。
1歲多一點時,就要自己拿勺子,自己端小碗,要自己吃飯,還不讓你碰;
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站在鏡子前,拿到一個新的玩具,穿新衣服,吃東西,什么事情都會跑到鏡子前,最早的時候,感覺里面是一個小朋友,想和她玩,現在估計知道鏡子里的是自己了。做鬼臉,摸香香。我對著鏡子,描眉,口紅,她各種動作,模仿一遍。
我叫我媽,媽,你干什么呢?她也對著,大聲喊,媽。
我媽,喜歡嘆氣,總是,嗨,嗨,她也跟著學,嗨,嗨。
我哎呦,她也,哎呦。
模板的一板一眼的,煞是認真。
蚊子咬了,紅紅的,用手指著,摸摸,指著花露水。
你只要告訴她一次,很快,她就會記住。
小跑的姿勢也甚是有趣,一扭一扭的,踉蹌著,還時不時看你是不是跟上了。
走到院子里,看到小狗,就旺旺,看到小貓,就喵喵。看到小鳥,就嘰嘰喳喳。嘴里還哼唧著,螞蟻,不管看沒看到,先念叨著。
這幾天,簡單照顧老爺子,在醫院,寶寶,有好幾天沒看見爸爸了,早晨,起床時,就喊,爸爸呀,爸爸呀。
我上班時,會提前告訴她,今天媽媽去上班了,你和姥姥玩,好不好,寶寶,懂事的說“拜拜,拜拜”。
每次晚上睡覺時,我說我們上床睡覺了,她如果想睡了,她會說,好,然后和姥姥,拜拜。揮一揮小手。
我們家有一個智能音響,叫小雅,現在,她早晨,也小雅,小雅。
就是有時候,脾氣有些暴躁,不如意就用手撓人,還用手拍自己的頭,不知道,什么時間學會的,也不知道向誰學的。
總之,如果決定生孩子,還是要陪伴她一起長大,會跟你增添很多的快樂,很多事情,你很驚奇,一個孩子的學習力。
當然,也有很多鬧人的時候,半夜醒來,要哄睡了,半夜,尿了,拉便便了,要洗,要換。
每天要追在后面,不停的收拾玩具,不一會兒,家里都凌亂成什么了。
從成人的角度,去看,感覺挺煩的。但從小孩的角度,去看,這是她探索世界的畢竟過程。她要不停的去體驗,去感覺,去感受。
做父母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