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4章 科舉與武舉

  • 九淵神帝
  • 墨塵如雨
  • 2350字
  • 2020-12-04 20:00:00

九淵城皇宮御書房!

這里有陸九淵,錦衣衛(wèi)指揮使李儒,尚書令荀彧以及吏部尚書李南。

“荀愛卿,你先說!”陸九淵先問荀彧。

“陛下,微臣稍微調(diào)查過,各地的官員欠缺,如今沒有這么多適合的人,而且各地推薦的人選上報的信息與錦衣衛(wèi)調(diào)查的大不同。”荀彧說道。

官員問題很重要,陸九淵又不可能全部召喚出來,那么這些官員就需要選拔,但是要選拔出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官員太難了。

“這樣嘛!”聞言陸九淵先是思考了一番,官員選拔問題不能大意,所以得慎重,“官員的事情等朕想一下,李尚書的問題應(yīng)該和荀愛卿的問題相同吧!”最后看向李南問道。

“陛下,微臣也正是為了此事而來。”李南聽到陸九淵的話較忙點頭說道。

他和荀彧都是為了各地官員問題而來,官員欠缺太過嚴重了,有三個郡沒有郡守,六個郡沒有七八個知府,剩下的知州和知縣更不用說了,本來官員也沒有這么欠缺,但是陸九淵下令嚴查所有官員,錦衣衛(wèi)的能力又出眾,有一部分官員直接被革職,其中的一部分被押入大牢。

而且在陸九淵的命令中太原郡要重點照顧,除了官員外,還需要派遣文人去太原郡教書,太原郡原先是北寒草原,文化對于太原郡太過重要了。

“李儒,那還是你說吧!”聞言陸九淵只能夠問李儒了,李儒作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事情比荀彧和李南多得多,否則也不會設(shè)置內(nèi)外兩個指揮使。

“陛下,微臣在登基大典上發(fā)現(xiàn)外來人,應(yīng)該是風(fēng)宇帝國的人,是一位大宗師強者,不過已經(jīng)被蓋先生拿下了。”李儒說道。

“風(fēng)宇帝國?”陸九淵皺眉問道。

因為風(fēng)宇帝國也不見得會有兩位大宗師強者,現(xiàn)在被蓋聶打敗,然后被李儒關(guān)起來,現(xiàn)在的風(fēng)宇帝國可以說是沒有什么強者威脅,不過來人是大宗師強者就顯得意味深長了,風(fēng)宇帝國明顯不會派大宗師強者進入九淵王朝,那么只有那人私自來的。

“陛下,那人應(yīng)該是一個人來的,而且微臣查到那人姓姜,微臣猜測應(yīng)該與六年前的姜偉有關(guān)系。”李儒將查到的消息全部說出來,同時還帶有猜測。

“你不說,朕都忘記了,先把那人關(guān)著吧,等以后用得到的時候再說。”陸九淵說道。

“是。”李儒拱手說道。

“還有什么事嗎?”陸九淵見李儒并沒有要離開的意思就知道還有事情,索性一次性解決。

“陛下,在抓到風(fēng)宇帝國來人的時候,旁邊還有三個人,他們說是蒼龍書院,想要在我朝建立書院分院。”李儒說道,“不過微臣看來應(yīng)該是為了其他的事情而來。”

“既然你都看出來,那等找一個好地方招待他們,等什么時候他們愿意說了,在帶來見朕。”陸九淵自然不想見一個連目的都不說的人,反而顯得麻煩,“對了,告訴他們,朕的九淵王朝有自己的書院。”

“是,陛下!”聞言李儒說道,然后就離開了御書房,“微臣告退。”

如今御書房中還有陸九淵,荀彧,李南三人。

荀彧和李南都在等陸九淵的圣意。

“兩位愛卿,你們覺得科舉如何?”想了一番,陸九淵還是覺得科舉制度比較靠譜。

雖然科舉存在弊端,但是卻是最好的方式,也不會讓世族壟斷整個九淵王朝的官場,只不過他好像忘記了,荀彧有可能知道科舉制度,但是李南絕對不知道。

“陛下,不知這科舉為何意?”李南第一個出來問道,而荀彧并沒有問,想來要不是知道科舉考試,就是知道李南一定會問。

“科舉制度就是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陸九淵說了一句很簡單的話。

科舉制度確實是通過考試選拔人才,華夏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官員是通過科舉制度而來的。

“陛下,微臣覺得科舉制度可行,在加上錦衣衛(wèi)指揮使李大人的輔助,可以杜絕考試舞弊的現(xiàn)象,而且科舉是層層篩選。”

荀彧上前一步說道,科舉制度是最好的辦法,可以讓王朝上下那些有才能卻不能施展的人一個臺階。

“嗯,荀愛卿說得不錯,科舉制度朕原本是打算等明年在實行,如今荀愛卿和李愛卿提出來,也就讓科舉制度提前現(xiàn)世,不過朕的科舉制度不局限于讀書人,還有其他有本事的人。”陸九淵說道。

科舉制度在原先設(shè)定當(dāng)中就存在的,只不過局勢讓他必須拖延,現(xiàn)在王朝上下官員欠缺嚴重,所以科舉制度不得不出現(xiàn)了,但是他要的科舉制度并不是單方面的選拔官員,還要很多人才,就單單說工部人才就很稀缺,太醫(yī)蜀比工部也好不到哪兒去。

“兩位愛卿先調(diào)查一下有沒有適合郡守,知府以及知州的官員,至于知縣就讓科舉來決定,至于科舉制度朕稍后會讓趙高傳旨于你們,九淵王朝也應(yīng)該培養(yǎng)一些有能力的人。”陸九淵思考一番后說道。

科舉制度的復(fù)雜程度很難說,尤其是科舉制度還要經(jīng)過層層淘汰。

“是,陛下。”

李南和荀彧離開了御書房,但是陸九淵給他們二人的旨意終究太難做了,王朝上下缺三個郡守,十來個知府,至于知州知縣就更不用說了,一城一知州四知縣,需要的官員太多了。

不過他們二人剛出御書房就遇到了李儒,李儒告訴他們二人,上黨郡有一人可以擔(dān)任郡守一職,另一人可擔(dān)任知府一職,正是原先北郡北關(guān)城城主張國仁和葉志良。

聞言荀彧和李南二人較忙查看張國仁和葉志良的卷宗,也確實比較適合,雖然郡守一職對于張國仁來說有些高了,但是對于如今的九淵王朝很合適,或許這樣更加有利也不一定,最后荀彧和李南二人將張國仁定為遼西郡的郡守,葉志良定為上黨郡的知府之一。

話說陸九淵在荀彧和李南離開后就陷入了思考,經(jīng)過長時間的思考以及前世見過的經(jīng)驗,他決定先將想到的寫下來,以后有缺點的再改正彌補。

首先是科舉和武舉一起實行,科舉由荀彧,李南,張衡,李儒四人負責(zé),武舉由張遼一人負責(zé)。科舉考試有四個等級,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無論科舉還是武舉都是三年一次,然而武舉只在九淵城舉行,武舉的限制很多,凡是參加武舉都有一定的獎勵,但是前提必須是參加武舉之人必須是先天武者。

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由荀彧最終裁定,李南,張衡在其中輔助,而李儒則是負責(zé)試題的安全。至于為何讓張衡參與其中則是希望張衡能在科舉考試中找到一個擅長創(chuàng)造或者智造方面的人。

這大體上就是陸九淵讓荀彧李南等人做的,具體詳情則是由荀彧等人負責(zé),整個科舉考試之中他只參與最后的殿試,其他的一概由主考官荀彧負責(z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聂荣县| 舟曲县| 监利县| 潞西市| 桃园市| 临漳县| 正宁县| 弥渡县| 陕西省| 湛江市| 威海市| 长治县| 南和县| 平利县| 宜昌市| 绍兴县| 通化县| 三亚市| 科技| 儋州市| 唐山市| 墨玉县| 葫芦岛市| 昌宁县| 德清县| 云南省| 芜湖县| 自治县| 庐江县| 武威市| 泰兴市| 远安县| 贺州市| 宽甸| 永丰县| 安顺市| 保亭| 新田县| 尼勒克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