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奇人異士紛涌顯現(xiàn)

在窩闊臺等人商議的時候,蒙古包的另一方向,一頂帳篷中也有數(shù)人正在密謀商議。

不同于窩闊臺營帳內(nèi)的人聲沸鼎氣氛激烈,這里安靜了許多。

只因這里人數(shù)稀少,只有寥寥數(shù)人。

最上首的是個青年,科頭布服,雖然沒有什么霸氣外露、威勢橫生,但卻自有一股春風化物的和善氣度,令人不由自主便心生好感。

這人,就是蒙古最有權(quán)勢的四大王之一的忽必烈了。

他眼中雖藏有憂慮,但表情卻是顯得輕松異常,甚至嘴角還帶著和善的微笑。

只聽他道:“大哥遠在波斯帝國,聽說正與其展開了大決戰(zhàn),也不知情況如何,這種時候,發(fā)生這種巨變,該如何應(yīng)對?”

說罷,他笑吟吟的看向眾人。

“事情不對。”

一人說道。

說話的人,頭上戴著長耳僧帽,披著袈裟,英俊的面相上,顯得一片祥和寧靜。

這人自打進入營帳,便一直閉目養(yǎng)神,未發(fā)一語,這時一開口,頓時吸引了帳中所有人的目光。

忽必烈聽了此人開口,登時來了興趣,他道:“國師,哪里不對?”

忽必烈說的國師,當然不是金輪法王,而是大寶法王、八思巴。

八思巴,即藏語“圣者”之意。

他此時雙膝結(jié)跏趺坐,手掐法印,身軀紋絲不動,猶如一尊雕像,半響沒有下文,但眾人卻沒有一絲不耐,可見他的“重量”。

說起八思巴,那可就說來話長了,他的故事,能說上三天三夜。

他三歲就會口誦真言,心咒修法,自幼便有佛陀轉(zhuǎn)世之稱,什么神童之類的稱呼,對他來說已經(jīng)弱爆了。

少年時學習蒙古文化與漢文化,其中漢家的天文、地理、歷法、建筑、風水、儒學、易學、醫(yī)學等等等等都有涉獵。

且不是學個皮毛而已,是樣樣都是學個精通。

在原時空中,是現(xiàn)下BJ城的選址者、設(shè)計者、規(guī)劃者。

這么說就已經(jīng)牛逼到爆了,但這,還不是他最牛逼的成就。

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之前,蒙古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都是“借用”波斯字、漢字、西夏文等等。

是他,在藏文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了了一套方形豎寫拼音字母,即為蒙古新字。也是后來被稱為的八思巴字。

倉頡是憑借天地萬物造字,但當時詞匯量稀少,詞語簡單,并且是經(jīng)過無數(shù)代無數(shù)人的添磚加瓦形成規(guī)模。

而八思巴雖借鑒已有文字的基礎(chǔ)而創(chuàng)制新字,但其時詞匯量巨大,詞語繁多,也絕非尋常。

也不是尋常天才能做到的,是天才中的天才。

相對于這些,他一身通天徹地的武功,反倒不引人注意了。

這么一個天才中的天才王開口了,大家都洗耳傾聽了。

只聽他道:“貧僧于月余之前見過大汗,觀其氣色體態(tài),若無變故是不會出現(xiàn)病危的。”

“若是出現(xiàn)變故呢?”

忽必烈連忙追問。

八思巴微微一笑,“以大汗之智慧,什么事情預(yù)料不到?既有成算,又豈能稱為變故?”

忽必烈點頭認同,卻故意反駁道:“皇爺爺雖然英明神武,但老天尚有不測的風云,人又豈能事事盡知?”

“不錯,所以,我剛剛觀云望氣,為大汗推演命數(shù),大汗壽數(shù),少則二三,多則三五。”

忽必烈喜道:“大汗多則還能活上三五年?”

八思巴微微頷首。

當時蒙古人愚昧,大都迷信筮人巫祝,信任方士卜筮預(yù)測兇吉的方術(shù)。

忽必烈心慕漢化,日常與儒生為伍,讀經(jīng)學文,自是不信鬼神這一套的,但他卻對八思巴深信不疑。

當下歡喜不已,成吉思汗活的越久,窩闊臺和汝陽王的年歲就越高,而他的實力也會越強,可謂是此消彼長,如何不喜?

塔孩露出困惑之色,問道:“國師剛剛不是一直在帳中么?如何能看見外面的云彩氣象?”

塔孩,是蒙古開國八十八位功臣之一,是忽必烈的鐵桿心腹。

八思巴笑道:“貧僧所觀之云彩氣象,并不是有形的云朵,而是心中的氣數(shù)。”

塔孩似懂非懂,撓頭困惑。

“如國師推算無錯,那此事,必然是大汗一手策劃。”

一人斬釘截鐵道。

眾人訝然,不知此人有什么依據(jù)竟敢如此斷定。

忽必烈奇道:“以道先生,何以如此肯定?”

以道先生,姓王名文統(tǒng),字以道,是忽必烈?guī)は伦钪匾闹\士之一。

王文統(tǒng)此人,是并不是蒙古人,而是漢人,他自幼研讀權(quán)謀之術(shù),精通謀略權(quán)術(shù),好以言撼人,忽必烈對他甚是看重,曾評價曰;“有良平之謀。”

良平,說的便是漢初的張良與陳平了。

王文統(tǒng)道:“如何斷定,并不重要。眼下如何應(yīng)對,才最重要。”

忽必烈點點頭,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咱們能猜出大汗之策,三大王和五大王也未嘗不可,不出意料的話,他們也不會有什么驚人之舉,都會安安分分,靜待變化。”

王文統(tǒng)微微一笑,目光深邃,說話間風輕云淡,一派運籌帷幄的風范,他繼續(xù)道:“但也不可疏忽大意,需防備有人明知是計卻將計就計,孤注一擲。效仿那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事件。”

“如何防范?”忽必烈追問。

王文統(tǒng)道:“咱們?nèi)笋R雖沒有兩位大王多,但亦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二位大王對咱們的態(tài)度,不外乎有二……”

他語速緩緩降低,似在心中措辭。

他身旁的一人剛聽他說了個開頭,就猜透其意,為其補充道:“其一,便是好言拉攏,其二,便是刀兵相向。”

說話的人,一身服飾在這漠北之地甚是少見,竟是一副漢家僧人的打扮。

他叫劉侃,字仲晦,因信佛教改名為子聰,是忽必烈的謀主,與王文統(tǒng)相同,亦是漢人。

在正史中,劉侃乃是元初重臣,輔佐忽必烈,參與大元初創(chuàng),使蒙元政權(quán)迅速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蛻變,堪稱;“開文明之治,立太平之基。”

就連“大元”這個國號,也是他提議出來的,是劉伯溫、姚廣孝一般的人物。

他不僅精通天文地理律法占卜,同時也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大家。在元好問、耶律楚材之后,因為有他,才使北方文壇不寂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苍梧县| 治多县| 宁陵县| 榆中县| 屯留县| 丁青县| 城口县| 安龙县| 远安县| 察哈| 邮箱| 宝坻区| 澄迈县| 海丰县| 阳信县| 乌鲁木齐市| 龙南县| 新平| 志丹县| 新竹县| 尚义县| 西昌市| 崇仁县| 曲松县| 长宁县| 青田县| 鄂托克前旗| 清苑县| 曲周县| 武陟县| 奉新县| 崇左市| 怀仁县| 定襄县| 彭泽县| 哈密市| 锡林郭勒盟| 前郭尔| 宣恩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