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序
蘇頌學術研究會成立之初,我們的老會長、長春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鄧明魯終身教授就提出學會要研究蘇氏的三部醫藥著作:《新修本草》《本草圖經》和《蘇沈良方》。
由于《本草圖經》在明末已經佚失,我們的副會長、原中國中醫研究院的蔡景峰教授與他的研究生胡乃長、王致譜完成了第一個輯復本《圖經本草》。1994年,我在吉林大學古籍所的研究生程啟貴又協助了尚志鈞先生出版了第二個輯校本《本草圖經》。《本草圖經》輯復本面世之后,我們學會作了三次研究,1991年,第二屆蘇頌學術研討會在長春召開,出版了《蘇頌與〈本草圖經〉研究》,收錄了北京大學鄧廣銘教授、中國科學院王振鐸先生、原中國中醫研究院蔡景峰教授等的論文。1993年,第三屆蘇頌學術研討會在吉林省敦化市召開,出版了《論蘇頌與〈本草圖經〉》,是到會的全國各中醫藥院校專家、學者的專題論文。201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蘇穎教授帶領團隊編寫的《〈本草圖經〉研究》,對《本草圖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深入研究,把《本草圖經》研究推向了最高峰。此書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三等獎、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蘇穎教授也因她科研和教學的突出貢獻被評為國家中醫藥院校教學名師和全國優秀教師,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去領獎。
2018年,蘇穎教授又帶領她的團隊完成了《〈蘇沈良方〉研究》一書。這也是第一次對《蘇沈良方》進行全面系統的深入研究的一部著作。第一,對蘇軾和沈括的生平經歷與中醫藥以外的學術貢獻作了研究,這對深入理解書中的醫理醫論有很大幫助。第二,對經過驗證的良方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深入探討,這為古方的臨床使用奠定了基礎。第三,對書中的養生觀和養生方法進行梳理和研究,這對各地蘇東坡養生文化研究也提供了可靠的科學研究依據。
蘇穎教授和鄧明魯校長在中醫藥古籍研究的最大長處是他們讓中醫藥古籍研究與當今促進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國夢”緊密相關,使《〈本草圖經〉研究》和《〈蘇沈良方〉研究》在提高公眾中醫藥素養及培養公眾中醫健康理念方面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公益作用。《〈蘇沈良方〉研究》一書的研究工作還得到了廣東省蘇東坡文化研究會會長蘇炬輝夫婦的關注及支持。
準此而論,就筆者所見,還沒有哪一本中醫藥古籍的研究產生過像蘇穎教授和她的團隊所作的《〈本草圖經〉研究》和《〈蘇沈良方〉研究》產生的社會公益效益啊!所以,我很愿意寫這篇序言。
蘇頌學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管成學
2018年1月12日于海南省興隆鎮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