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心除病患 雨露甘杏林——記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劉原
(劉聰蕊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位好的老師,會傳授學生畢生所學,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會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指點迷津,指引學生前進的方向;會用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潛移默化地使其形成良好的品格。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的劉原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好老師。
遇到劉老師,是我人生中十分幸運的事情。在報考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5+3”住培和研究生培養并軌臨床碩士研究生之前,就從其他老師和學長的口中得知,二附院是陜西省最早將研究生培養和住培相結合的醫院,而讓我最感興趣的呼吸內科里有一位劉老師,她對待住培學員認真負責、和藹可親、細致耐心。成為她的住培學員之后,我覺得她比大家口中說的更真誠、實在。
嚴謹治學,精益求精
作為老師,她總牽掛著學員在院期間的學習和生活規劃。在指導學員們的臨床和科研課題時,總想著給予學員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記得我剛入學時,每次和劉老師上門診,她總會在病人少的時候抽時間和我交流學業情況、規劃我的碩士課題。每次不等我開口,老師就會問我近期學習有沒有什么困難,需不需要幫助。劉老師從來不會用進度催促我,而是一直想著怎么幫我一起解決遇到的問題,這給予了我莫大的信任和前進的動力,讓我即使被學習的困難困住的時候,仍能保持信心和力量,因為我相信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還有劉老師。
在科室輪轉培訓期間,我們除了要學習相應科室的理論知識外,還要掌握臨床技能操作。每次翻閱劉老師編寫的《臨床技能培訓與實踐》一書,我都獲益匪淺。書上對每個科常用的技能操作都有全面細致的講解。比如呼吸內科,不僅有呼吸內科常見癥狀的問診、肺部查體、胸腔穿刺,還有難點問題如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等。這本書與別的教材不同之處在于通過臨床實際案例分析來講解多個指標的應用,讓我們對深奧的知識點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記得也更加深刻,這本書受到了學員們的一致好評,還被陜西省指定為住培推薦教材。
劉老師不僅耐心教我們臨床知識,在學業上也對我們嚴格要求。我住培期間發表的論文都是在劉老師的指導和修改下完成,尤其是碩士畢業論文,她幫我反復修改了十余次,從主題內容到框架形式,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的應用她都不放過。當我沒有耐心、不想再看論文的時候,一想到劉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要耐心、細致地給我修改論文,我心中總是很慚愧,也油然而生一種敬佩和感動。畢業答辯時,劉老師時刻關心著我答辯準備的各項事宜,從幻燈片的反復修改、答辯中可能被問到的問題,到邀請評委、答辯的海報制作等,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指導,讓我倍感溫暖,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劉老師就是這樣,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員,她的工作也贏得了學員、醫院和學校的高度認可,因此多次獲得了省、市、校級的教學成果獎和多項榮譽。
仁心仁術,孜孜不倦
劉老師從事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36年,致力于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教學經驗,她注重學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始終認為學員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才是真正學到了知識。從教學查房、病歷書寫到學科的最新研究進展,再到臨床科研思維的培養,甚至是醫患溝通等細節,劉老師都能十分耐心地傾囊相授。記得曾經有一位老年病人咳嗽后經常發生暈厥,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輾轉了多家醫院、多個科室后癥狀也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當劉老師接診后,先是耐心詢問了病情,仔細查體,很快做出了準確的診斷。在旁學習的我,對老師的醫術深感佩服。
在教我們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劉老師更注重我們醫德的培養。在臨床工作中,她總是會針對病人的病情,充分征求病人和家屬的意見,始終秉持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的理念,為病人選擇最有效、最經濟的檢查和治療方案,選用最基本且功效可靠的藥物。她總是對病人耐心講解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潤物細無聲地給我們進行醫德教育。劉老師常常叮囑我們,病人作為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醫生首先要發自內心地尊重病人,耐心傾聽病人就診的原因、重點詢問,溝通時要避免使用病人不易理解的專業詞語,語言上要體現出關心和理解,注意自己講話的語氣、語調,注意觀察病人的情緒反應和心理感受等,這些都特別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她常常教導學員們要具備病人意識,以病人為本。這種時刻保持換位思考、具備同理心的工作方式讓我們受益匪淺。
劉老師除了要完成教學和臨床工作外,她作為主管教學、人事、干部保健等的副院長,還要處理大量的行政事務,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在我入院學習的第二年,意外得知她患了乳腺癌,當時我心里非常震驚。作為醫療工作者,我深知癌癥病人要經歷手術的痛苦和風險,也明白放化療的不良反應如發熱、惡心、嘔吐等的痛苦。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劉老師總是很平和,臉上常帶著笑容,在患病治療期間,經常在病房處理公事,還不忘指導我們的學習。我們總想在病房陪護她,可是劉老師考慮到我們臨床工作繁忙,總是讓我們回去忙各自的事情,我們看著很是心疼,劉老師卻說:“我當一次病人,親身體會手術、化療、放療的痛苦,以后能更好地體恤病人,為病人提供更體貼、周到的服務。”
亦師亦友,教澤綿長
劉老師不僅在學習工作中指引我們前行,在生活上也對學員充滿關愛。她會經常詢問我們生活上有什么困難,慷慨地給予我們幫助,平常組織學員們交流,講講大家的小目標,聊一聊生活的小煩惱。她一再強調一個人應該掌握好事業和家庭平衡,只有這樣才能度過完美的一生,她自己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住培學員中有買房子資金困難、找工作拿不定主意等事情,都愿意告訴劉老師,她永遠都會耐心傾聽,盡其所能給予幫助,點點滴滴中體現著她對學員們的關愛。
雖然劉老師是領導,卻沒有一點架子,她始終充分尊重每一位住培學員,讓住培學員發揮各自的特長。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她是我們的老師,又像我們的大朋友。
我為自己是劉老師的住培學員而感到驕傲,我也想成為劉老師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