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人體學
- 王紅衛 鮑建瑛
- 1126字
- 2020-08-26 17:21:22
第五章 血液
導學
?認知目標
掌握:血液的組成;血細胞的基本形態特點和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的過程。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細胞的正常值;凝血的過程;紅細胞血型和輸血原則。了解:血漿的化學成分;血細胞的生成和生成的調節;纖維蛋白的溶解和抗纖溶。
?技能目標
能熟練操作在顯微鏡下識別正常的血細胞,學會紅細胞ABO血型的鑒定方法,掌握輸血的原則。
情景導入
情景描述:
患者男性,30歲,因連續2周間歇性排黑便就診。患者上腹部不適2年多,疼痛一般傍晚時候開始,午夜發作更頻繁,有時從睡眠中疼醒。進食或者是服用抗酸藥物能緩解疼痛。目前沒接受其他治療。最近一個星期,患者爬樓梯時呼吸短促,患者的工作壓力很大,很少喝酒,但是患者嗜好吸煙。體格檢查發現患者皮膚蒼白,結膜和指甲蒼白最為明顯,安靜時心率100次/分鐘(稍偏高),上腹部有壓痛,其他體檢無異常。糞便黑色,潛血實驗和糞便查血實驗均為陽性。
請思考:
1.哪些主訴和檢查表明患者有慢性出血?
2.上述的哪些癥狀、體征和檢查與患者的貧血有關?
3.患者可能是什么貧血?為什么貧血的患者心率加快?
血液(blood)由 血漿(plasma)和懸浮于其中的 血細胞(blood cells)共同組成的流體組織。離體血液加入適量的抗凝劑(肝素或枸櫞酸鈉)離心后,血液被分為三層(圖5-1),上層淺黃色液體為血漿,下層是深紅色的紅細胞,兩者之間有一不透明的薄層,為白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血液是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的。血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為 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細胞比容為40%~50%;女性為37%~48%。由于血液中白細胞和血小板僅占總容積的0.15%~1%,所以血細胞比容主要反映血液中紅細胞的相對濃度。貧血患者血細胞比容降低。

圖5-1 血液的組成示意圖
圖示左側為全血抗凝離心后,至上而下分層為血漿層(55%)、白細胞和血小板層(<1%)和紅細胞層(45%);圖示右側為采血制備血涂片后在顯微鏡油鏡下的鏡下觀
血液是內環境中最活躍的部分,其主要具有四方面的功能:① 運輸功能:血液能運輸機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和組織的代謝產物,以保持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② 緩沖功能:血漿作為一緩沖系統,不但可以維持血漿本身及細胞外液的酸堿平衡,而且當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進入血液時,其pH不至波動很大,保持相對恒定。③ 調節功能:內分泌系統的激素和組織的代謝產物,不斷通過血液的流動對機體的活動產生作用。血液的比熱較高,有利于運送熱量,參與體溫相對恒定的調節。④ 防御和保護作用:血液中的多種免疫物質和淋巴細胞,均具有免疫作用;中性粒細胞對微生物與機體壞死組織有吞噬分解作用;血小板與血漿中的凝血因子,有止血和凝血作用。因此當體內血流量不足時,可造成組織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很多疾病可導致血液成分和性質的改變,故在臨床診斷上有重要價值。